一家亲故事会(组篇)

2018-01-15 00:57
回族文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海瑞尼亚民族团结

你鼓舞了我

张洁

第一次去我的回族“亲戚”马海瑞家时,心里十分忐忑。尽管社区给我的信息里有他家的基本情况,电话里我们也简单地沟通了,但我还是感到有些不安和担忧。

从计划去他家那晚到第二天往他家走的路上,心里就存了一堆问号。

“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能帮助他们做点什么呢?他们对我这个汉族“亲戚”会怎样呢?”

桃源新村的安居房,环境比我想象的要好很多。敲开门的那一瞬间,两张笑脸、一屋亮堂占满了我的视线,心里一下灿烂了起来。

?“大姐,快进来,快进来……”递拖鞋、接我手里的大包小包,就这样我被热情裹挟了进来。

房子不大,但收拾得格外干净。窗台上、柜子旁,角角落落摆满了花花草草,枝繁叶茂格外生动。

我们聊了起来,从我主动问到他主动问,话题渐渐被打开。四十五岁的马海瑞有国家一级厨师证,三十岁之前在昌吉一家有名的酒店任大厨,手艺很好,不少食客都是冲着他的菜品而去。

那个时候夫妻俩的梦想是,再干几年攒点钱,自己创业。没想到疾病的魔爪却悄悄地向他袭来。

关节肿痛,疼的时候握不住刀、端不起锅,连站立都有些困难,更甭提切菜、掂锅了。正值创业的大好年华,风湿性关节炎就这样误了他一手好厨艺。

那个时候,妻子卖手机的生意时好时坏,为了给他看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了不少亲朋好友的钱,却依然未见好转。听到这些,心里的酸楚难过全都写在了脸上。可是马海瑞和爱人却像讲别人的故事,没一句对生活的抱怨,没有一句对未来的彷徨。

我被他们深深打动,仿佛那个需要帮助和鼓舞的人是我!

后来马海瑞的妻子李瑞芳开始自学中医理疗,在家给丈夫做调理。苍天不负有心人,慢慢地潜伏在马海瑞身上的那些病痛被妻子的一双巧手赶跑了,酸痛僵硬的身体开始变得轻松协调,直到马海瑞能重新拿起炒勺。有了丈夫这个治疗案例,李瑞芳对自己充满信心,于是在昌吉君悦海棠开了一间中医经络治疗室,凭着热情善良和患者的口碑,顾客络绎不绝。

后来,我的亲戚马海瑞在延北街道天池社区承包了社区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每天中午给社区的老年人做饭,晚上能承接两桌酒席,为院子里的居民请客吃饭提供方便,也给自己一个谋生机会。

有个这样的亲戚,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忙碌的工作之余,到亲戚家聊聊,总能给我平淡的生活注入些力量。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忙的时候工作家庭无法兼顧,心情难免沉郁,便情不自禁给亲戚打电话,或者去他家坐坐,听听他们一家人的笑声,聊聊一家人的近况,心情不由得明朗起来。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庭共同的心愿。有时候女儿学习态度散漫,有时候女儿成绩不理想,我就开始着急,言语间不由得流露出焦急和责难,母女之间便有了“战争”。马海瑞的儿子和我女儿一般大,可是上职业技术学校的儿子在马海瑞他们眼里却处处是优点,他们总是给孩子最大的尊重和充分的信任,让孩子充满阳光地去寻找自己的未来,为什么我不多看看女儿的优点,也给孩子一点自由的空间呢?

谢谢你,马海瑞!这一年你们一家的阳光和热诚洒满了我的心房,不停地鼓舞着我;谢谢 “民族团结一家亲”这项活动,让我认识了这对夫妻,并且成为亲戚。他们的不畏苦痛、不惧贫穷、不怕艰难,把生活给他们的一手烂牌打出了精彩,赢得了喝彩。虽然我们没有血缘,但却都有着共同的心愿,希望家人健康平安,希望明天越来越好!

送别亲戚尼亚孜老人

王志虎

作者简介:王志虎,男,汉族,新疆吉木萨尔人,出生于60年代末。现供职于新疆昌吉州委党校。从小生长在农村,有浓厚的乡村情结,偶尔有感而发撰写发表一些反映基层变化和群众生活的文章。

2018年7月7日,我刚起床就接到亲戚的大儿子加巴尔电话,他悲痛地告诉我,他的父亲尼亚孜老人凌晨不幸去世。我不敢相信,两天前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看望,他拉着我的手还说了好多话,怎么突然之间就走了?我匆忙开车赶到了昌吉市三工镇常胜村亲戚家中。院内院外都是前来送行的维吾尔族村民,亲戚的儿子叫了声“哥,你来了”就相互拥抱泪流满面,吐逊汗老妈妈握住我的手泣不成声,负责料理后事的村民听说老人的亲戚来了,很理解地带我到停放遗体的房间,让我和亲戚尼亚孜老人见了最后一面。一瞬间,我忍不住流泪了……从上午到下午,我看到村党委书记潘金永带人来了,拉着吐逊汗老人的手,给在场的村民们说:“尼亚孜同志作为老党员,几十年来为党积极工作,为常胜村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是个好党员。”并代表党组织送上一千元慰问金。我也看到州党校副校长王永瑾带着校“民族团结一家亲”办的同志们前来慰问。还看到许多汉族群众前来为老人送行,我的妻子也赶来看望慰问……各族群众在这里共同送别尼亚孜老人,让我见证了一幅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感人画面。

与尼亚孜老人结亲半年来,不知不觉中与这家维吾尔族亲戚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回想起来,是自治区党委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正确决策,使得我们这些机关干部有机会和少数民族群众有了这样零距离的交往交流交融,才产生了这样深厚的民族团结情谊,也让我们学会了怎样做好群众工作。这两天,我思绪万千,满脑子都是对尼亚孜老人的回忆,促使我把一幕幕难忘的画面记录下来,以纪念离世的亲戚和这段难忘的民族团结情谊。

2018年2月,上级安排我们单位驻村点调整到昌吉市城乡接合部的常胜村。大年三十这天,我第一次到尼亚孜老人家中认亲结亲,热情好客、面带慈祥的尼亚孜老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大年初一,我带上妻子一同来亲戚家过节,最让人想不到的是尼亚孜老人安排中午包饺子和我们过大年。晚上,和他们全家人又在一起吃了火锅。我十分感动,在微信朋友圈中发了“中午饺子,晚上火锅,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和民族团结情谊”图文,亲人、朋友纷纷点赞。之后的节日就成了我们相互祝福、增进感情的最好方式。“三八”妇女节,我买鲜花、巧克力和电子血压仪为亲戚的老伴吐逊汗老人过节,尼亚孜老人则安排做了少数民族特色的晚餐招待我和家人。之后的端午节、肉孜节等节日成了两个不同民族家庭的祝福日,在节日祝福中我们加深了感情,如果上升一个层次讲,可以说是潜移默化中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常胜村是一个汉、回、维吾尔等多民族聚居的村,有着深厚的民族团结基础。结亲住户期间,我常鼓励尼亚孜老人多讲讲过去的故事。他深情地回忆王恩茂同志当年在常胜村三年中的感人故事,让我和他的子女们深切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忠诚于党、心中始终装着群众的高尚情怀。还讲了他作为大队的拖拉机手给群众服务、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故事,让他谈了常胜村过去到现在的变化,我又借机宣传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惠民政策,共同说变化,感党恩,使他的家人、子女也接受了教育。特别难忘的是老人家讲了当年自治区机关派了两个年轻大学生到常胜驻村,来时白白胖胖的,由于当时农民家里吃住条件差,两年后变得又黑又瘦,但也没叫什么苦。他看得很心疼,说,现在农民家里条件好了,你们驻村干部哪有那时候艰苦啊。我就把这个故事讲给单位的结亲住户干部,让他们也接受了一次教育。

住亲期间,发现尼亚孜老人喜欢每天看新闻。我觉得这个习惯很好,等于每天听党的声音,就对他大加赞赏和鼓励,住亲期间我们经常一起看新闻。按照上级要求,重要时段全家人坐在一起看两会新闻,收看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同时引导他作为老党员,应该要求子女多听一听党的声音,多关心国家大事,听党的话,远离宗教极端,不做违法的事。现在回忆起来晚上和老人看新闻的场景,觉得很温馨,很怀念。

尼亚孜老人的大儿子加巴尔在家一直没有就业,成了两位老人最大的心病。住亲期间,我们多次交流,工作队员孙晓芳也经常到家里走访,帮助出主意,我和加巴尔专门到昌吉街面上去考察一番,最终加巴尔选择要开一家农家烧烤店。思想比较开通的尼亚孜和吐逊汗老人最后还是支持了儿子。今年“五一”,烧烤店正式开业,加巴尔就业了,我也忙着给他置办了些祝贺开业的物品,帮助搞了些对外宣传。从此,全家人忙于小生意,过起了忙碌而充实的生活,我看到两位老人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

烧烤店生意做得也算是红火,这个时候,尼亚孜老人却因肺部感染等原因得病了。孝顺的儿子、女儿拉着他去医院治疗,但回来后仍不见大的好转。我听到后专门去看望,并动员他赶快再到大医院检查治疗。后来得知尼亚孜老人怕大儿子烧烤店刚开业,二儿子开出租车,经常去住院影响子女生意。我和他家人做了他的思想工作,我专门开车拉着他,约中医院专家给他做了一次检查治疗。再后来,他病发又到新区医院和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病情时好时坏,儿子、女儿始终陪伴在身边,我也两次去医院看望。7月3日,去自治区人民医院看望他时,他拉着我的手说了不少感谢的话,没想到这竟然成了我和亲戚的永别。现在想起来,就觉得像自己亲人不在了一样悲伤难过。

结亲期间我做了些组织安排的分内工作,但尼亚孜老人全家把我们结亲干部当亲人看待。记得今年5月的一天,尼亚孜老人给儿子说他们房子里孙子多怕吵着我,把后院的那套新房子收拾出来让我和他儿子住,我坚持说这样肯定不行的。最后在他和家人一再坚持下,我只好找人帮助装了家具,打扫了卫生,和他儿子搬进了新房子住,这令我十分感動又有些惭愧。后来,吐逊汗老人听说我们有两位结亲干部晚上不方便住亲戚家,就大方地让两人住在她家,令结亲干部深受感动。另一件事就是每次住完亲后缴纳伙食费成了头疼事,两位老人总要推来搡去拒收三四次,说都是亲戚了,这样见外就生气了,最后我们就坚持说这是纪律,讲过去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故事,不收我们就违反纪律了,最后他们才勉强收下。有一次,住亲结束时,吐逊汗老人听说我第二天要出差到内地,硬是给我塞了一百元钱,说,穷家富路,这一百元少了点但是我的心意,你路上买点吃的。这件事让我感动和温暖了好久。

艾合麦提叔叔的微笑

罗 青

作者简介:罗青,女,汉族,1990年10月生,新疆昌吉州奇台县委网信办干部,2013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选调生。曾在《印象新疆》网站发表《我的选调Life》《T306》等文章。

深目高鼻,嘴角上扬,随着微笑连两道浓浓的眉毛也泛起柔柔的涟漪。对,正是艾合麦提叔叔这暖心的微笑让我心中的忐忑与不安慢慢消融,渐渐打破之前我心中的担忧与顾虑。

微笑中的“羞”

自“结亲周”活动开展以来,每当我问艾合麦提叔叔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叔叔总是摇手居多。我知道,在他的眼里我还是一个孩子,而且他把我当成了自己的孩子,谁又会“差遣”自己的孩子呢?

不过,“结亲周”让我们有了更多的“畅聊时光”,渐渐地我知道了叔叔的“小困难”——家中有一套商品房急售,但因发布信息渠道闭塞,迟迟未将房屋售出。我立即联系“古城信息”平台编辑人员伊斯拉木哥哥,让他用维汉双语帮忙发布信息。但,这一切对叔叔而言都是“秘密”,我没有告诉叔叔是想给他一个惊喜,就像平常人家俏皮的孩子给父母的惊喜一样,同时,也是想“回馈”一年来叔叔对我的关心与照顾。

但“纸终究是包不住火”,叔叔很快就看到了平台发布的信息,也接到很多来访的电话,叔叔眉毛向上皱起:“那些信息是你发布的吗?”我怕叔叔生气,事先没有与他商量,尽言语哽咽,迟迟未语。不过一会儿,叔叔的眉毛又舒展开来,只见叔叔面带“羞涩”,微笑道:“谢谢!”我迟疑片刻,连忙说:“不客气!不客气!”

微笑中的“善”

每到吃饭时就不见温切姆阿姨,“叔叔,阿姨呢?”

“阿姨去给对面的奶奶喂饭了。”艾合麦提叔叔回答得十分淡然,随后,又义愤填膺地说道:“小时候,一个妈妈可以养四个娃娃,现在四个娃娃却养不了一个妈妈。”说着叔叔频频摇头。

原来,自从对门的奶奶患上了肺结核,手脚不再麻利,她的四个儿女总以忙为由,很少到家中照料她。奶奶因为出门买菜多次摔了跟头,便在家中静养。自卧床休息起,叔叔便每天让温切姆阿姨多做一人的饭菜。阿姨每日三餐将饭送入奶奶口中,才肯安心回来自己吃饭。

“我们饭菜做多了也吃不掉,都是邻居,是不是?”叔叔面带微笑这样“牵强”地解释着,这解释包涵着太多意味深长,而这微笑包含着满满的正能量。

微笑中的“情”?

夜已深,叔叔和我一同翻阅《结亲工作纪实手册》。

“这是什么时候的照片?这是艾则孜古丽,这是你嘛!哈哈哈!”

“对呀,这次是你过生日,我给你买了蛋糕,你和朋友一起去聚会了,不记得了吗?”

“哦!对对对!那这一张呢?”

“这是古尔邦节拍的呀!”

“哦!对对对!”

“叔叔,你的连心卡呢?我把这张‘全家福给你贴上,上面还有我的电话,下次手机再找不到了就不怕联系不上我了。”

叔叔憨笑道:“对对对!这张照片好!”随后,指指照片中的我,再指指女儿艾则孜古丽,说:“这是我的大女儿,这是我的小女儿。”简单的话语如同姜茶一般,既不失“温度”,却让我暖到心田。

在新疆有句谚语:亲戚越走越近,朋友越走越亲。开展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我认为不仅仅是通过“走亲”的方式拉近彼此的距离,更要把活动当作融洽感情、增进友情、升华亲情的催化剂。一个星期,七个日日夜夜,一百六十八个小时,我与艾合麦提叔叔从手牵手到心连心,从寡言少语到推心置腹,叔叔总说:“你要来我家,我永远在家等着你。”提起“结亲周”活动,叔叔更是赞不绝口,但给我最深影响的还是叔叔的微笑,这微笑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当前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民族交融的表达。

猜你喜欢
海瑞尼亚民族团结
童心绘团结 各族一家亲
民族团结的内蒙古样板
天下钱粮减三分
清官海瑞妻妾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