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试验区(港)建设对本地高职院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8-01-15 09:52王敏
智富时代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王敏

【摘 要】海南自贸试验区(港)的建设,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海南发展的良好机遇。作为海南人才培养基地的高职院校也将牢牢抓住机遇,因此本文将分析自贸试验区(港)的建设现状,及海南自贸试验区(港)建设对本地高职院校的影响,进而提出对策。

【关键词】海南自贸试验区(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一、海南自贸试验区(港)建设的现状

自贸试验区(港)的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是国家战略需要,符合当前国际经贸形势和国内经济发展要求。

中国自2013年9月27日批复成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来,先后批复成立了12个自贸试验区,并鼓励海南积极探索自贸港的建设。其中中西部地区有5个,东部和南部地区占7个。

建设海南自贸区(港)是重大国家战略,也是海南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为海南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因此海南省领导对此也是高度重视,首先组织全省人民、各机关单位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建省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其次通过“百万人才进海南”“百日大招商”等一系列措施,按照“体现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符合海南发展定位”的要求推进海南自贸试验区(港)的建设。

二、对海南高职院校的影响

(一)带来的机遇

1、促进就业、创业

海南在全力推进自贸区(港)建设过程中,陆续启动了“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百日大招商(项目)活动。一时间,各类企业、人才纷至沓来。从地域分,有国内知名民企,也有知名外企;从行业分,有从事旅游、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金融等企业。

毫无疑问,海南自贸试验区(港)的建设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进驻,这位海南创造了更多就业、创业的机会,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海南各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

2、促进海南各级教育的国际化

在《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中,鼓励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举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鼓励引进国内外知名教育培训机构培养培训国际化人才。这无疑会成为一个新的投资焦点,更多的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将进入海南,在激烈竞争下,必将推动海南教育的国际化,促进海南高职院校也不断做出改进,实现教育的国际化。

3、促进高职院校的招生

海南地处中国最南端,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区域,被称为“东方夏威夷”,是国际旅游度假胜地。现在再加上自贸区(港)的建设,为海南的腾飞插上翅膀。凭借海南与身俱来的独特魅力和自贸区(港)的建设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教育国际化和未来良好的就业前景,相信一定可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国外学生来报考海南的高校。

(二)形成的挑战

1、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足

自贸试验区(港)的建设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外语水平高、较强实践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职业素养等复合型人才,而海南的教育水平相对于发达地区来说比较落后,各高职院校生源质量较差,从学生日常学习情况来看,能够认真主动学习的为数较少,毕业后很多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因此,海南的国际复合型人才严重培养不足。

2、海南的教育国际化水平较低

海南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尚处于起步阶段。在2017年5月4日,海南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联合国际旅游学院获教育部批准设立,并于同年秋季正式招生。这是海南省实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零的突破。此前,地方政府和教育相关部门尚未把教育国际化列入工作规划和要点中,各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还停留在寻找校企合作。因为师资队伍的质量达不到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另一方面国际化生源不足,导致海南教育国际化水平较低。

3、校企合作“双赢”局面尚未形成

在校企合作之初,企业和学校之间因为不明白各自的需求和能力,高职院校因为自身办学基础和实力相对薄弱,在为企业服务中表现出能力不足,导致企业缺乏参与合作的动力,而由于企业的缺位,又反过来导致学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定位出现偏差,从而不能市场的需求。校企之间很难找到合适的对接点,无法达到双赢,从而导致校企合作难以有效开展。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培养复合型人才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紧密对接自贸区人才需求

海南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贸试验区(港)的政策方针以及对自贸区人才需求特点,借助海南的区域优势,以多渠道、多专业合作的方式,集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力量,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设置。

2、完善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训与实践。

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习理论的同时,有机会应用知识,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因此按以下环节进行教学:一、实训项目驱动教学;二、以赛促学,组织校内实战模拟竞赛和积极参加省市级技能大赛实训;三、通过相关专业软件和沙盘实训;四、毕业顶岗实习;五、政、企、学联手为毕业生搭建创业平台。

3、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有调查数据显示:文理科高中生在11种教学方法偏好上无显著差异。而在对三个年级高职院校的调查上,发现女大学生和男大学生对于教学方法各有偏好,前者更偏好演讲法、座谈研讨法和实地考察法,而后者更偏好访问式教学法。

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素质教育的教师观要求教师转变自己的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备课、上课都要结合学生特点来进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二)推进教育国际化

1、打造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教育要国际化,首先教师团队得国际化。如何使教师团队国际化?两个途径:一、通过好的政策从外部引进优秀人才;二、提升现有师资力量,政府、学校设立专项经费,分批次安排积极进取的教师前往国外进行交流学习,拓宽视野;同时鼓励现有教师定期前往自贸试验区各行各业进行挂职锻炼,积累实践经验。

2、中外合作办学

实施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师资、教材和课程设置上与国外教育资源紧密对接,课程一般实施双语教学,注重语言素质和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在教学方式上更灵活、实用,便于学生接受;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生可以选择国内外两个市场进行就业、创业;另外,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可以就近享受国际教育,如果想出国深造可以缩短学习时间,降低成本。因此,中外合作办学可以促进教育的国际化,提升人才的竞争力。

(三)将校企合作落实到实处

“校企合作”已经多次被提出来,但要保证校企合作真的发挥效用,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政府从政策上引导,通过政策法规明确学校和企业双方的权利、义务,并规范双方的行为;同时,政府牵头,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促进双方了解彼此的需求和能力。

其次,企业方面,即要根据市场经营状况,明确人才需求,与高校积极沟通,以便培养符合要求的人才;也完善自身的经营管理和盈利状况,为学校搭建好的实训平台,为企业揽人才。

再次,高职院校要提高实力,及时了解市场前沿的动态和需求,通过培训、挂职锻炼提升高校教师的素质,通过优化的人培、课程设置、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服务企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春丽.国际营销人才培养与国际自贸区建设对接的创新路径研究[J].消费行为与研究.2018(10).

[2]周东亚.河南省高职经管类人才培养对接自贸区需求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7x).

[3]韩燕.面向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高职外贸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5(9).

[4]唐宁,赵莹.厦门自贸区建设背景下地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戰及应对之策[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6).

[5]葛丽萍,李媛,鄂帅文.营口高职院校对接自贸区人才培养策略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8(6).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