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散文的审美性教学

2018-01-16 11:25林玉莲
关键词:散文阅读高中语文

林玉莲

【摘要】 现当代散文在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高中课堂的散文阅读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教学中一味的强调散文的工具性、思想性和应考性,而忽视了散文阅读的人文性和散文自身的魅力,即审美性,忽略学生的情感发展。针对这种现象,本文提出了高中语文中散文阅读的审美性教学,目的在于达到高中散文阅读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自觉的审美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散文阅读 审美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12-175-01

0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审美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受到一些语文工作者的推崇,然而,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的影响,学校、家长都普遍关注学生的成绩,在这种情况下,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的审美性教学存在着缺失,影响着学生情感教育和审美阅读能力的培养。本文以高中语文散文教学的现状为切入点,对散文阅读的审美性教学进行探析。

一、何为审美性阅读教学

审美性阅读教学具体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关注文本的内在 “美”,然后再将文本的审美规律和学生的审美心理及审美经验等结合起来进行创造性教学,进而引 起学生的审美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去感受美的存在,愉悦地投入到文本的阅读中。如此一来,阅读教学就可以使学生不 仅掌握知识,而且得到深刻而强烈的审美感受及精神满足,使阅读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成为一种最优化的教学方式。

二、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的审美性教学的意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课应重点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審美创造能力。”

散文阅读中有许多的审美教学资源值得在教学中去挖掘,但高中散文的阅读教学存在着严重误区,过分重视散文的工具性和应试性,忽视学生的审美心理。高中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的核心在于“审美”二字,具有和谐性、情感性和体验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达到理性和感性的有机统一,充分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新课标也明确的提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审美性教学是散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散文的魅力是无穷的,对学生进行散文审美性阅读的指导,能够推动学生人格心理结构的健康发展。

三、高中散文阅读审美性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

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文无疑是最富有生命和情感的学科,而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散文阅读教学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方法得当的散文阅读教学能够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丰富的情感,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的各种情感,激发学生的感性思维。因此,在散文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

如在《散文两篇》这一篇目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应的音乐,营造一种温暖的氛围,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情感,引领学生去感受和阅读文本,以及领悟认识文本中所蕴含的各种美,包括语言美、情感美、哲理美与人性美等,去感知和体验文本中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另一方面,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散文的语言是优美的,情感是真挚而又饱满的,教师可以运用独白的方式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如《荷塘月色》这一篇目的教学中,文章既描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又含蓄的而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的思想感情。教师在导读设计中就可以创设相应的情境,既对客观景物进行描述,有抒发作者的主观情感,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对荷塘月色的憧憬,使学生满怀激情的投入到学习当中。

(二)引导学生品味散文的抒情美

抒情是散文的生命。散文是作者情感的体现,写出的文字是作者的心灵展现散文阅读的教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和体会。在字里行间去探索和寻找所蕴含的生动、朴实和细腻之美。

引导学生品味散文的抒情美,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文本,让学生去感知文章的整体氛围,让学生去体味作者的情感;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去体味语言的美感,散文的文字行云流水,通过反复通读,学生可以在字里行间体会其中的优美和意蕴;最后,教师通过对重点段落的品析讲解与脉络的整理可以更好地使学生感悟到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而学生可以从作者的情感角度出发,真正感受到文章的整体抒情美,体会现散文的语言美。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审美

每个学生由于自己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的不同,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的审美阅读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审美当中。只有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才能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才能在散文阅读中提升自己的审美创造能力。

例如上文提到的《荷塘月色》一课,语文教师可以从语言审美着手,把语言审美作为阅读的突破口,比如写月光下荷花的姿态,“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句形容“袅娜”、“羞涩”的荷花,其情真,其意深,其境美,其词丽,令人遐思无穷,浮想联翩。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平台,让学生去想象、去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 参 考 文 献 ]

[1]曹咏梅.论高中语文新课改对教学方法的影响[J].课程教育研究,2012,(07) .

[2]王森林.试论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审美教育[J].西北职教,2009,(08).

[3]潘晓东.浅谈高中语文审美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0,(2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王国维.人间词话[M].沈阳: 万卷出版社,2016.endprint

猜你喜欢
散文阅读高中语文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关于小学高段散文阅读教学现状的相关思考
以群文阅读助力中考复习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