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海地区稻套麦栽培技术及其应用效果初探

2018-01-17 03:50吴昌兴姜忠旭王远玲马里超沈丽丽
上海农业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病虫草害套作开沟

陈 婷 吴昌兴 姜忠旭 王远玲 马里超 沈丽丽

(上海市上海农场种植事业部,江苏省盐城市 224151)

稻套麦即稻田套播小麦的栽培技术,是在水稻生育期偏迟或因连日阴雨水稻收割期推迟等情况下,为防止秋播过晚影响二麦的产量而采取的栽培技术,该技术可争取季节主动,确保二麦的短期早播,最大限度地抢播期、控风险。稻套麦栽培既能保证水稻产量,也可解决收种期间的劳动力与作业机械紧张等问题,进而实现二麦的高产、高效种植,达到水稻和二麦双丰收的目旳。为促进稻套麦栽培技术在江苏沿海地区的推广应用,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及应用效果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稻套麦栽培技术要点

1.1 小麦品种选择

选用半冬性小麦品种“淮麦33”,于前茬水稻收割前抛种,套种于稻田。一般在水稻收割前11 d抛种,每667 m2播种量为17 kg。

1.2 播前种子处理

所有小麦种子均要通过精选,以保证籽粒饱满,出苗率达90%以上。选种后进行包衣处理,可使用天歌源种衣剂(15%多·福+60 g/L戊唑醇)包衣,具体用量为15%多·福1 kg +戊唑醇0.03 kg +水2.5 kg拌种150 kg。

1.3 套作时田间管理

应选择水稻搁田到位、没有倒伏,没有水塘,田间草害发生较轻的田块套作。套作抛种前,要密切关注田间土壤湿度及天气情况,如土壤过干且近期雨水偏少,在抛种前1 d应灌跑马水,保持田间湿润。水稻选用带切碎装置的履带式久保田收割机进行收割,要求秸秆切碎长度不超过10 cm,留茬高度不超过6 cm,且稻草被切碎后,需进行均匀撒播,以免草层过厚,使小麦出苗受到影响。水稻收割完成后,要及时进行麦种的适当补种。播后利用开沟机开墒,若稻草较少麦种裸露在外,还应适当增加开沟密度和泥土覆盖量,避免发生冻苗死苗现象。

1.4 平衡施肥

基肥每667 m2施复合肥15 kg+尿素12.5 kg,在水稻收割前抛施;拔节孕穗肥于第2节间伸长1 cm时施用,每667 m2施复合肥15 kg+尿素7.5 kg;穗粒肥于倒1叶伸长前施用,每667 m2施尿素6 kg。

1.5 病虫草害防治

稻套麦田在病虫草害防治上不同于其他麦田,容易发生较重的病虫害,应及时防治,且要重点防治纹枯病、白粉病。在草害防除上,因麦田有秸秆覆盖,草害防除难度较大,应采取冬前化除与春季化除相结合的方式,以确保对杂草的防除效果。

2 稻套及栽培技术应用效果

2016年上海农场受连日阴雨天气影响,水稻收割有所滞后,进而影响了二麦的播种。对此,上海农场种植事业部技术中心针对部分不能实现适时播种的田块,采用了稻套麦栽培技术。具体田块为上农十二队一排7号田,田块土壤为偏粘土,地力中上等,前茬为水稻,于2016年10月29日(水稻收割前11 d)进行抛种,每667 m2播种量为17 kg。

2.1 小麦形态特征

经观测,采用稻套麦栽培技术的小麦在成熟期形态特征表现较好。小麦总叶片数13张,齐穗时间5月4日,株高80 cm,节间数5节,基部第12节间长分别3、6.5 cm,穗下节长27.2 cm,穗长9.8 cm。

2.2 小麦产量及种植效益

稻套麦中小麦的每667 m2基本苗数为23.8万苗,每667 m2有效穗数为28.3万穗,群体偏小,每穗实粒数为34.3粒,千粒重为47.1 g,与同期常规播种的小麦相比,千粒重约低3 g,每667 m2理论产量为457.2 kg、实际产量为344 kg,实际产量比常规播种小麦每667 m2减少57 kg。但稻套麦的每667 m2生产成本比常规播种小麦低140元左右,最终每667 m2纯收益增加15元,确保了小麦的种植效益。

3 注意事项

稻套麦栽培技术推广应用中需注意以下事项:(1)在雨水较多的天气条件下,如无法正常播种二麦,可适当尝试应用稻套麦栽培技术。(2)稻套麦高产栽培中要做好相应管理工作,在水稻收割和小麦播种期间要做好田间墒情的控制,在生产管理期间要重视二麦的沟系畅通、肥料运筹、病虫草害防治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产栽培。(3)若采用大型收割机收割水稻,粉碎的秸秆较长,最好进行二次粉碎,以免影响小麦光合作用。(4)若土壤墒情允许,最好能开沟覆土,防止小麦越冬期产生冻害。

猜你喜欢
病虫草害套作开沟
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预切种式甘蔗横向种植机开沟器结构优化
秋施基肥单、双边开沟对葡萄品质的影响
甘薯与小麦套作对甘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与“三剑客”的书信
秸秆捡拾开沟抛撒机的研制
桑园全年免耕周年套作技术进行专家测产
对小型茶树开沟和施肥一体机的有限元分析
远离套作之嫌,力创真我之文—以2019年浙江高考考场作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