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型谷胱甘肽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

2018-01-17 15:38姜东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还原型丙肝对症

李 锐,姜东莉,李 忻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药学部,吉林长春130033)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61岁,因间断腹胀4年,呕咖啡样物半年,加重半个月于2017年1月9日入院。患者既往丙肝病史,未系统治疗,1年前于我院诊断为丙型肝炎肝硬化,3个月前于外院行肝MR平扫+增强考虑肝细胞癌。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结核病史及密切接触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此次入院查体:体温:36.5℃,血压:124/63 mmHg,呼吸18次/分,脉搏78次/分,皮肤、巩膜无黄染,无肝掌、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8次/分,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完善相关辅助检查:血常规:血小板84×1012/L,肝功:GGT 69.30 IU/L,GLDH 13.48 U/L,LDH 250.71 IU/L,直接胆红素5.35 μmol/L,总胆汁酸87.88 μmol/L,前白蛋白85.04 mg/L,球蛋白38.38 g/L,白球比例0.93,便潜血试验(-),常规免疫:丙肝抗体(+);肾功、离子、血糖、血脂、甲功三项、淀粉酶、多肿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D-二聚体、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明确诊断为:丙肝肝硬化,给予保肝、营养支持及对症支持治疗。

初始治疗药物有:保肝: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 (双益健) 1.2 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ivgtt,qd);营养支持:氨基酸注射液210 ml +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40 ml(ivgtt,qd)。1月12日,停用氨基酸注射液和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加用质子泵抑制剂注射用泮托拉唑钠40 mg+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ivgtt,bid)抑酸治疗。1月16日上午10时50分,患者输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时出现发冷、寒战、恶心未吐,头痛、头昏。立即停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查体:血压107/70 mmHg,意识清,烦躁不安,四肢皮温稍低。立即给予呼吸、心电、血压监测,低流量吸氧,并给予地塞米松5 mg静推,异丙嗪1 ml肌注,同时地塞米松5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点,急检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17.9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75.26 U/L,乳酸脱氢酶1806.60 U/L。急检血糖17.86 mmol/L,肾功示肌酐53.88 μmol/L,离子示钠133.59 mmol/L,钙2.00 mmol/L;D-二聚体2946.0 ng/ml。对症治疗约1小时后患者症状较前有所改善,测体温37.5℃,意识清,皮肤温暖,心电监护示偶发室性早搏。加用稳心颗粒对症治疗。之后未再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继续给予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抑酸治疗,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

2 讨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可通过巯基与体内的自由基结合,促进易代谢的低毒化合物的形成,因此对部分外源性毒性物质具有减毒作用[1]。临床上主要用于各种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药物毒性、酒精毒性(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急性酒精性肝炎)及其他化学物质毒性引起的肝脏损害的治疗,还可用于各种低氧血症(如急性贫血,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败血症等)、急性中毒(有机磷、胺基或硝基化合物等中毒)、恶性肿瘤的放化疗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还原型谷胱甘肽不良反应较少,其说明书中提示不良反应有偶见脸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异常等类过敏症状,偶见皮疹等过敏症状,偶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痛等消化道症状,注射局部轻度疼痛[2]。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对于本品的不良反应报道主要以皮肤、粘膜损害及消化系统损害为主[3-9],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累及多个脏器器官,一般多为轻型ADR,如过敏反应、过敏性皮疹等,且发生过敏反应者多为过敏体质。也有过敏性休克的报道,但较少。

该患者因丙肝肝硬化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保肝治疗,具有用药指征,且其用法用量符合说明书要求。患者在输注本品过程中发生发冷、寒战、恶心未吐,头痛、头昏等,急检血糖及心肌肌钙蛋白均有异常增高,停药对症处理后,患者症状缓解,说明该反应的发生与输注药物的时间有合理的相关性。患者既往无糖尿病史,此次血糖异常增高,考虑为应激反应所致。心肌肌钙蛋白示肌酸激酶同工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均有异常增高,考虑有心肌损伤,患者既往丙肝病史多年,无冠心病史,入院时查心肌肌钙蛋白正常,可排除丙肝肝炎病毒因素,考虑为药物不良反应所致。之后未再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继续给予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抑酸治疗,患者未再出现类似不良反应,因此,考虑此次不良反应为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所致。同期其他患者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并未发现类似反应,可排除药物批次问题。该反应是还原型谷胱甘肽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按照国家药品不良反应评价标准[10],笔者认为,该反应是还原型谷胱甘肽可能的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需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

本病例提示我们,在使用本品时仍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严格掌握适应症,按照说明书要求的用法用量、溶媒及溶媒量、滴注速度等配制和使用。②有文献报道,在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长达35天后发生延迟性过敏反应[11]。因此在本品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重视不同患者个体生理、病理的差异、病情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对症处理,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猜你喜欢
还原型丙肝对症
中药泡茶要对症 体质差异方不同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还原型锡酸铅粒度对Al/HMX/CMDB推进剂燃烧性能及安定性的影响
四种中药茶 对症助消化
78%的国人不知它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
空心菜为什么烂根 找准原因对症防治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菱鲆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有关两种还原型辅酶的高考试题分析与教学启示
还原型谷胱甘肽脂质体的制备与表征研究
丙型肝炎发病率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