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市通过积极探索和创新,率先在全省推行“粮改饲”种植模式,成为省内第一个全市域推行“粮改饲”种养结合绿色发展的试点市。2017年辖区内6个县市区实现“粮改饲”项目全覆盖,带动农民走出了一条低碳循环、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有力地推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去年,泰山区、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5个县市区立项国家级“粮改饲”示范县,争取国家资金3892万元,成为全省实施资金最多的市;调整“粮改饲”种植面积1.3万公顷,组织收贮优质牧草60.04万吨,项目涉及70家实施主体(其中奶牛养殖企业55家、羊10家、肉牛肉驴2家、饲料企业3家)。结合项目实施,各实施主体积极探索适宜的扶贫方式,以代养牛羊、合同用工、订单收购、折股量化分红等方式,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450户、607人脱贫。
探索创新模式,创建样板试点
全市探索创新五种发展模式。一是龙头企业发展种植基地模式。组织泰安澳亚现代牧场、金兰乳业等大型奶牛养殖企业,在奶牛场周边集中流转耕地,建设自己的饲草种植基地,实施种养结合一体化模式,开展饲料作物的自给自供,有效解决了企业优质饲草不足的问题,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二是中小型奶牛养殖企业结成产业联盟模式。宁阳县丰庆牧场有限公司、溢源奶牛养殖合作社等多家奶牛养殖场达成产业联盟,共同与当地及周边县区种植大户签订收储订单,有效提升了分散养殖企业订单收储能力,提高了收储质量,降低了收储成本,从根本上解决了小订单存在的纠纷多、质量差等实际问题。三是草业经纪人模式。新泰市开创了草业经纪人与周边村户农民签订耕地收储合同,养殖场(户)与草业经纪人签订全株青贮订单的新型收贮模式。通过经纪人,农户按养殖企业需求种植饲草,满足了农户调产和养殖企业的需求。四是商品青贮模式。考虑到青贮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工作强度大,特别是一些个体养牛户受人员、机械、时间的限制,岱岳区、宁阳县在一些农户养牛数量少、但养牛户数多(小规模大群体)的集中地区,专门组织了以山东春秋草业有限公司、宁阳宏达牧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专业青贮公司,在青贮期间,把农民一家一户的秸秆买回来,进行大规模青贮,等贮好以后再卖给养牛户。五是企业抱团外购模式。岱岳区方顺牧业等部分奶牛养殖企业考虑到当地专业机械设备和设施技术层次、工作效率方面与现实青贮工作存在的差距,组团外出考察,先后与滨州等地的牧草加工企业达成收储协议,利用当地先进的德国克拉斯收割机等设备开展全株玉米收割,再租赁大型运输车辆快速运输到场进行青贮。这种外购模式,收获方根据地头不同的DM(干物质)含量设定不同的切割长度和玉米子粒的破碎程度,有效提升了饲草料品质。
为筛选出适应不同区域、不同生态环境的青贮玉米品种,优化青贮玉米品种布局,帮助养殖户、农民选择青贮玉米品种,泰安市青润草业与山东农业大学张维国团队合作,在马庄镇平家村流转土地近30公顷,引进“粮饲兼用玉米德单5号”、“青贮玉米鲁青贮1号”、“登海618”等20余种参试品种,率先在全省开展全株青贮玉米种植、饲喂试验,为全省青贮玉米良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数据支持。新泰市惠美农牧依托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技术优势,开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大数据建设,调整种植优质紫花苜蓿200公顷,收贮干苜蓿4500吨,有效引导了该市优质牧草的推广种植。
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快农村土地流转
为打破传统青贮人工收割、三轮车运输、铡草机揉丝的低效率模式,该市开展了玉米秸秆青贮机械化技术集成推广,引进、试验示范了美迪、一能、五征、克拉斯等一批国内外先进的青贮收获、加工设备;推广了机械化窑贮、袋装、裹包等新型饲料生产工艺集成技术。利用农机补贴政策倾斜优势,吸引农民投入2000多万元,累计引进青贮机械20余台(套),年加工青贮饲料60余万吨,累计新增效益近亿元。玉米秸秆青贮机械化技术集成推广,带动了种植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善了生态环境,推广了现代农业建设,带动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升。
另外,泰安金兰乳业为保证全株玉米质量,先后连片流转马庄镇土地200多公顷,成立种植服务团队,购置大型机械设备,种植专用青贮玉米,统一规划、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公司流转土地自主种植,解决了周边村1000余户农民土地种植问题,使每个家庭确保年亩地净收益1000元,鼓励农民进入公司种植服务队务工,人均年增收2.5万元。公司收购周边农户9200吨全株青贮玉米,收购价320元/吨,今年干玉米子粒实价1600元/吨,一亩地干玉米子粒实产量500千克、收入800元,农民直接出售全株青贮玉米,每亩地平均产量3.5吨、亩收入1120元,亩均增收320元。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还节省了农民收粮的时间和精力。去年,“粮改饲”实施已带动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近700公顷。
有效整合资金,严格监管监督
在不改变项目性质和资金用途的前提下,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大胆整合项目,捆绑使用资金,着力在整合资源上下功夫,在多元化投入上做文章,全力保障“粮改饲”基础设施和技术服务建设工作的开展。宁阳县协调金融部门对项目实施主体新购置的中型、大型秸秆饲料收贮机械给予贷款贴息;岱岳区整合相关政策,资金向现代奶业倾斜,借助该区实施省农业厅、省农机局相关项目的机遇,在建设青贮池、购置全株玉米收获机方面给予资金扶持。同时,该市采取先建后补等形式,最大限度地激发群众在“粮改饲”实施中的热情,从而形成“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多元投入格局。
为了严格监管监督,全面推行项目建设招投标制,招投标均邀请纪检、财政等部门全程监督,保证有资质、信誉好、实力强的优秀施工队伍进行建设。同时,实行“三管齐下”的监管机制,市县技术人员定期不定期现场监督,项目区乡镇确定1名领导专抓本乡镇项目实施主体的监督,对建窖、收贮等环节全程监督,引进第三方监管机构,对项目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全程现场跟踪监管,建立检查台账,确保项目建设质量。推行项目资金报账制,对项目资金实行专人、专账、专户的“三专”管理,严格资金拨付和管理。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监管体系,既做到了工作的全面细致,又保证了过程的公开透明,发挥了资金的最大效益,真正把“粮改饲”示范项目建成一项惠民工程。(徐胜林 于 宏 泰安市畜牧兽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