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种植历史,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作为越冬作物,一般春季开花收获油菜子榨油。而记者在新疆各考察点看到,小麦收获后(7月上、中旬),播种饲用油菜,不收子只收茎叶,种植2个多月,每667平方米即可收获3吨以上的青饲料。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傅廷栋介绍说,油菜喜冷凉,偏西北的冬小麦、南方的水稻和玉米等夏作物收获后,气温迅速下降,但油菜仍可正常生长,且速度快于其他牧草。饲用油菜不但能缓解当地冬春青饲料贫乏,减轻雪灾危害,还有利于育肥,使畜禽提早出栏,而且延长地面绿色植被覆盖2~3个月,对减少水土流失都有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农村劳动力日趋短缺,依靠传统人力投入的油菜种植模式难以适应现代规模农业发展的需要。目前,油菜全程机械化的问题已初步解决,“灭茬、旋耕、施肥、播种、开沟、覆土、封闭除草”等油菜种植工序都可以通过农机一次完成。
饲用油菜比青贮玉米、小麦的营养要好,在麦后复种气温下降的条件下,饲用油菜蛋白质含量(干基20%左右)与豆科牧草相当,但复种饲用油菜比豆科牧草产量高,因此亩产蛋白质比豆科牧草高,饲养效果显著。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周广生说,对广大农民来说,在适宜种植的地区发展饲用油菜,可谓投资少、效益大,经济账很划算。
傅廷栋建议,国家提倡种植业结构调整、粮经饲统筹发展,在“镰刀弯”农牧交错区,单纯减少玉米面积恢复小麦效益不明显,可采取冬麦后复种一季饲用油菜,或考虑“青饲玉米+饲用油菜”模式。目前饲用油菜还处在初步推广阶段,最有效益的还是由养殖户自己来发展,有多少头畜禽配多少地来种,降低中间交易成本。
“饲用油菜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是一个典型的科技和经济融合的项目,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完全可以做大做强。”华中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关恒达说。
(何红卫 乐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