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病毒性出血症重组杆状病毒HP-VP60的构建及鉴定

2018-01-17 21:39龚文波田丽梅于作古静方鹏飞
四川畜牧兽医 2018年1期
关键词:杆状病毒免疫原性家兔

龚文波,田丽梅,于作,古静,方鹏飞

(华派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四川 简阳 641400)

兔出血症(RHD)俗称兔瘟,是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呼吸系统出血和实质器官水肿、淤血及出血性变化为特征,可引起兔群大批发病和死亡[1]。RHD病毒基因组中的主要结构蛋白VP60是病毒的免疫保护性抗原,在诱导抗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2]。本研究利用Bac-to-Bac系统构建了表达RHDV LQ株VP60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HP-VP60,并对其表达产物的血凝效价及免疫原性等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该重组杆状病毒的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用于制备RHDV亚单位疫苗。

1 材料与方法

1.1 质粒、菌种和细胞 pT-VP60质粒(含有RHDV LQ株VP60基因)由华派生物质检研发中心构建;pFastBacDual杆状病毒转移载体、DH10Bac感受态细胞和Sf9细胞由华派生物质检研发中心保存。

1.2 主要试剂 DNA凝胶回收试剂盒、质粒提取试剂盒、醋酸纤维素膜(NC膜)购自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ExTaq DNA 聚合酶、DNA Marker、T4 DNA 连接酶以及其他限制性内切酶均购自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DNA-RNA共提取试剂盒和RHDV兔高免血清由华派生物质检研发中心自制;HRP标记的羊抗兔IgG抗体、FITC标记的羊抗兔IgG抗体购自Sigma公司;转染试剂Lipofectamine 2000、胎牛血清购于Thermo Fisher公司;SF-SFM培养基购自苏州市沃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本文引物序列见表1,由上海英潍捷基有限公司合成。

表1 引物序列

1.4 VP60基因的扩增与克隆 分别用VP60F1/VP60R1引物和VP60F2/VP60R2引物,以pT-VP60质粒为模板进行PCR反应,扩增出VP60/EH和VP60/KN基因片段,然后克隆入pMD19-T载体上,经菌落PCR及相应酶切鉴定后,将阳性质粒送上海英潍捷基有限公司测序,鉴定正确的质粒命名为pTVP60/EH和pT-VP60/KN。

1.5 重组杆粒Bac-VP60的构建 用EcoRI和HindIII双酶切pFastBacDual和pT-VP60/EH质粒,将VP60基因克隆入pFastBacDual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Dual-VP60。然后再通过NheI和KpnI双酶切将VP60基因克隆入pFastBacDual-VP60上,所得到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FastBacDual-2VP60。用pFastBacDual-2VP60质粒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再涂布到LB-Bac平板(含有50μg/mL卡那霉素、7μg/mL庆大霉素、10μg/mL四环霉素、100μg/mL X-gal和 40μg/mL IPTG),37℃培养 48h。挑取白色单菌落,重新划线于LB-Bac平板,37℃培养24h后,再挑取白色单菌落接种于LB-Bac液体培养基(含有50 μg/mL 卡那霉素、7 μg/mL 庆大霉素、10 μg/mL 四环霉素),37℃振荡培养过夜。提取重组杆粒分别用P10F/P10R、PH-Profor/SV40-PArev和 VP60F1/VP60R1引物进行PCR鉴定,鉴定正确的重组杆粒命名为Bac-VP60。

1.6 重组杆状病毒HP-VP60的获得及传代 参照转染试剂Lipofectamine 2000说明书,将重组杆粒Bac-VP60转染Sf9细胞,转染后每日观察细胞形态,待细胞出现直径变大、产生泡状物、脱落等明显病变时收获细胞培养物,以2620r/min离心5min,收获上清即为重组杆状病毒母液(F0代病毒),命名为HPVP60。将F0代病毒液以1%体积比接种Sf9细胞,接毒后72~96h收获细胞培养物,以2620r/min离心5min,收获上清即为F1代病毒,分装后短期可于4℃避光保存,长期应于-70℃保存。

1.7 重组杆状病毒HP-VP60的鉴定 根据DNARNA共提取试剂盒说明书提取重组杆状病毒HPVP60的基因组DNA,用VP60F1和VP60R1引物进行PCR反应。PCR反应体系为:基因组DNA 2.5μL,10×Ex Taq Buffer 5μL,10mM dNTP 2.5μL,Ex Taq 1μL,上下游引物各 1μL,ddH2O 37μL。反应程序为:93℃ 3 min,94℃ 45 s,55℃ 45 s,72℃ 2 min,30 个循环;72℃ 10min。

1.8 IFA检测重组杆状病毒表达产物 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上,将F1代重组杆状病毒HP-VP60接种到对数生长期的Sf9细胞,培养至产生病变时进行IFA检测,同时设未接毒的正常Sf9细胞作对照。操作步骤如下:吸弃96孔板中的培养液,用1×PBS洗2次,加入-20℃预冷的无水乙醇于室温下固定30 min;再用1×PBS洗3次,加入1∶50倍稀释的兔RHDV高免血清,37℃作用1h;1×PBS洗3次,加入1∶100倍稀释的FITC标记的山羊抗兔IgG,37℃下避光作用1h;1×PBS避光洗3次,然后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

1.9 Western Blot法检测重组杆状病毒表达产物 将收获的F1代病毒液感染Sf9细胞,72h后收获上清进行SDS-PAGE电泳,同时以感染非重组野生型杆状病毒的Sf9细胞以及未被感染重组杆状病毒的Sf9细胞作为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然后转印至醋酸纤维素膜(NC膜),用5%脱脂奶粉封闭过夜。用1×TBST洗涤3次,加入1∶100倍稀释的RHDV兔高免血清,37℃作用1h;用1×TBST洗涤3次,加入1∶2 000倍稀释的HRP标记的羊抗兔IgG,37℃作用1h;1×TBST洗3次,然后用DAB显色、观察。

1.10 电镜观察 将收获的病毒液进行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取纯化的病毒样颗粒,用2%磷钨酸钠溶液负染,电镜下观察。

1.11 表达蛋白的血凝效价测定 在96孔“V”形血凝板中每孔先加入50μL灭菌生理盐水,然后在第1孔内分别加入50μL感染重组病毒的细胞培养物,混匀后,吸取50μL加入到第2孔中,如此连续稀释至第11孔,第11孔吸取50μL液体弃掉;第12孔为灭菌生理盐水对照,阴性细胞培养物按相同方法稀释;然后每孔加入50 μL 1%的人O型红细胞悬液,混匀,37℃下作用30min后观察结果。

1.12 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测定 将收获的病毒液上清,经二乙烯亚胺(BEI)灭活后,制备成氢氧化铝胶灭活疫苗,接种10只1.5~3.0kg健康易感家兔,每只颈部皮下注射0.5mL。14日后,将10只免疫兔与10只同条件、同来源的对照兔,分别颈部皮下注射1∶9稀释的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肝、脾毒)1.0mL,攻毒后连续观察7d,记录家兔死亡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重组杆状病毒HP-VP60鉴定 提取重组病毒基因组DNA,以VP60F1和VP60R1引物进行PCR鉴定,结果得到一条1740 bp电泳条带(图1),与目的基因大小一致,说明VP60基因已经整合入重组杆状病毒基因组中。

图1 PCR鉴定重组杆状病毒HP-VP60凝胶电泳图

2.2 重组杆状病毒HP-VP60表达产物的IFA鉴定 IFA鉴定结果显示:感染重组杆状病毒的细胞具有很强的特异性荧光,而作为阴性对照的正常Sf9昆虫细胞无特异性荧光出现,说明VP60蛋白得到了表达。

2.3 重组杆状病毒HP-VP60表达产物的Western Blot鉴定 对F1代病毒感染Sf9细胞72h后收获的上清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在60kDa处出现明显的目的蛋白条带,而感染非重组野生型杆状病毒的Sf9细胞悬液和正常Sf9细胞悬液均无条带出现。说明VP60蛋白在Sf9细胞中成功表达。

2.4 电镜检测 电镜下可见大小约35~40 nm的病毒样颗粒,与RHDV病毒粒子大小相当、形态学相近。

2.5 表达蛋白的血凝效价测定 血凝试验结果显示:重组杆状病毒HP-VP60的表达产物能凝集人O型红细胞悬液,血凝效价为1∶4096。

2.6 免疫原性检测 将收获的病毒液上清灭活,制备氢氧化铝胶灭活疫苗,进行家兔攻毒保护实验。结果显示:免疫组家兔100%保护,对照组家兔全部死亡(表2),表明构建的重组杆状病毒HP-VP60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表2 免疫原性试验结果

3 小结

RHDV不能在鸡胚上增殖,也难于在各种原代或传代细胞中稳定增殖。目前广泛使用的疫苗为组织灭活苗。近年来,新型疫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上,现已在大肠杆菌、酿酒酵母、痘苗病毒以及植物等多种表达系统中表达了VP60蛋白[3-5]。但是,目前RHDV基因工程疫苗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大肠杆菌表达的VP60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具有不可溶性和免疫效果较差的缺点,应用前景并不乐观;重组病毒疫苗存在向环境扩散经遗传修饰的生物安全问题;采用转基因植物生产VP60的表达水平目前还不理想。因此,研制RHD安全、高效的新型疫苗势在必行。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表达效率高,表达的蛋白抗原性、免疫原性均与天然蛋白相似,生物活性较强,并且可以实现全悬浮培养,利用该系统表达外源蛋白,经济、高效。本研究利用昆虫杆状病毒Bacto-Bac系统构建重组杆状病毒HP-VP60,用该重组杆状病毒感染Sf9细胞后能够表达出VP60蛋白,且在细胞内能自动组装成病毒样颗粒(VLP)。将表达出的VLP制备成疫苗后免疫家兔,能够100%保护家兔免受强毒攻击。

[1] 李岳余,张立颖.兔病毒性出血症的防治[J].中国动物保健,2016,18(3):27-28.

[2] 于新友,李天芝,莫玲,等.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国养兔,2016(1):32-36.

[3] Boga J A,Casais R,Marin M S,et al.Molecular cloning,sequencing and expression inEscherichia coliof the capsid protein gene form rabbit haemorrhagic disease virus(Spanish isolate AST/89)[J].J General Virol,1994,75(9):2409-2413.

[4] 张夏兰,王红宁,张昌菊,等.兔病毒性出血症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7,29(10):821-824.

[5] 李娇,王艳,王文秀,等.我国兔病毒性出血症疫苗研究与应用进展[J].中国养兔,2015(3):21-24.

猜你喜欢
杆状病毒免疫原性家兔
杆状病毒载体灭活方法的研究进展
春季家兔管理四要点
秋养家兔 配种要点需牢记
家兔“三催”增效饲养法
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病(WSSV)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家兔疾病 如何检查
昆虫杆状病毒组学研究进展
猪乙型脑炎PrM-E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免疫原性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N蛋白杆状病毒表达与间接ELISA方法建立》图版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V/JZ06-3基础毒株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