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观察

2018-01-17 07:22董峰冯慧琼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骨坏死自发性假体

董峰 ,冯慧琼

1.包钢三医院骨科,内蒙古包头 014010;2.包头医院一附院,内蒙古包头 014010

骨坏死是指人体骨骼活组织组分如成骨细胞或局部骨髓组织发生坏死状况,人体大多数部位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骨坏死几率,且骨坏死的诱发因素众多,临床治疗中以股骨头坏死最为常见,因此临床治疗中通常更加注重对股骨头坏死病症、病因、治疗及预防手段展开探究[1]。晚期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病症在骨坏死病症中占比较大,仅次于股骨头坏死情形,此病在中老年女性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发病原因与骨质疏松、骨密度降低及女性绝经后性激素水平下降等具有直接关系[2]。该文对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应用于晚期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病症中的临床治疗结果展开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该院接收诊治的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晚期患者7例作为研究样本,抽取患者均患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骨坏死三期及以上病症,病变部位均为内侧间室,患者膝关节活动程度均超过90°,具备完整的前、后十字韧带。抽取患者中无膝关节炎症性病症、侧副韧带受损、半月板受损、前、后十字韧带受损、创伤性关节炎及严重肾功能障碍病症。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5,年龄在52~68岁区间,平均为(64.35±2.43)岁,体质量数值在 17~31 kg/m2区间,平均为(25.43±4.26)kg/m2。坏死作用于左侧病例 3例,右侧4例,病变作用于股骨远端内侧髁病例6例,作用于胫骨内侧平台1例。

1.2 护理方法

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操作,使之处于仰卧体位。在患者膝内侧选择长度为8 cm的部分区域,将其作为切口区域,需满足上端距髌骨上缘1 cm、下端距关节间隙1 cm条件。沿髌旁实施关节囊切除及内侧骨赘剔除操作,对前、后十字韧带及外侧关节软骨实施检查,观察病变蔓延范围。开展截骨需确保截骨后伸屈间隙的平衡性及假体顺利植入[3]。截骨操作时借助髓内对股骨位置实施确定操作,并通过髓外对胫骨位置实施确定操作,磨削远端骨质,磨削过程需注意深度。对坏死组织展开清除工作,利用截骨块自体骨移植对较大骨损伤实施填充,较小损伤情况选用骨水泥完成填充。选取厚度符合要求的假体开展植入工作,测量患者侧膝关节伸屈间隙的平衡性功能,测量时患者膝关节需保持20~90°体位,若测量结果符合标准,则使患者变换为45°体位,实施骨水泥固定。最后开展善后工作,将关节内积血清理干净,置入一次性负压引流管,缝合切口。术后给予患者镇痛药静脉滴注及相关病症的抗感染操作,辅助患者开始功能性练习,练习强度及时间需依据患者机体的实际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手术平均耗时及在院医治平均时间,观察并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半年疼痛程度,并采用VAS对患者疼痛程度实施评断,选用HSS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具体实现实施评断。

1.4 统计方法

在该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都将会被保存在Excel文档中,并且将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期间将会用到SPSS 13.0统计学软件。采用平均值±标准差(s)的方式来表达计量资料,同时对组间比较进行 t检验,使用[n(%)]来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诊治基本情况

全体患者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均顺利实施,其中采取自体骨移植病例5例。手术平均耗时(79.43±14.34)min,患者在院诊治平均时长为(7.83±2.43)d,术后并未产生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松动、假体脱位等并发症。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平均为(137.38±28.72)mL,引流量平均为(139.32±12.25)mL。

2.2 患者VAS、HSS评分术前、术后对比

患者膝关节功能实现优良率,术前为0.00%(0/0),术后半年为85.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VAS、HSS 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见表1。

表1 患者 VAS、HSS 评分术前、术后对比[(s),分]

表1 患者 VAS、HSS 评分术前、术后对比[(s),分]

时间情况VAS HSS术前(n=7)术后半年(n=7)7.142±1.2 2.52±0.528 61.63±7.29 92.62±9.15

3 讨论

晚期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病症发生后通常会累及股骨内侧髁,导致患者患病一侧膝关节内侧间隙产生剧烈疼痛现象,对膝关节相关功能的实现造成严重阻碍作用[4]。晚期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病症于1968年首次提出,临床表现为累及侧膝关节内侧间隙并使之产生剧烈性疼痛感,负重后及夜间患者痛苦度更加严重[5]。目前晚期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病症诊治手段中,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结果最佳,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实现对坏死组织及病症的彻底性清除,置换操作部位严格限定于出现病变的部分间室,不会对其余部位造成影响,降低对周围正常组织及结构的损害程度,且术后创伤较小,患者在院诊治时间极大限度被缩短,术后康复进程提升幅度较大。全体患者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均顺利实施,手术平均耗时(79.43±14.34)min,患者在院诊治平均时长为(7.83±2.43)d,术后并未产生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松动、假体脱位等并发病症,患者术后膝关节的疼痛程度相较于术前,减缓效果显著,膝关节功能的实现情况及功能实现优良率均明显优于术前。

综上所述,将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应用于晚期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病症的诊治过程中,治疗结果显著,患者术后创伤较小,同时对膝关节功能的具体实现及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均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患者关节疼痛感的减轻。

[1]郭万首,张启栋,刘朝晖,等.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J].中华骨科杂志,2014,34(6):631-637.

[2]张嘉良,魏凌峰,赵传喜,等.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用于青年晚期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治疗中的疗效及患者功能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34):4304-4305.

[3]叶华.晚期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患者行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效果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6,28(12):1652-1654.

[4]翟向前.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8):42-44.

[5]王路,林文军,陈凯,等.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伤,2015,28(4):357-362.

猜你喜欢
骨坏死自发性假体
Not afraid of incompleteness,living wonderfully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骨坏死
4例自发性肾破裂患者的护理
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治疗急性人工关节感染
口内纵型“川”字切口假体隆颏术
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7例诊治体会
自发性血胸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