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器官养生指南

2018-01-17 02:20
华声文萃 2018年4期
关键词:颈动脉

心脏:喜淡

高盐饮食会显著增加心脏衰竭的风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我国居民盐摄入量为每人每天不超过6克,差不多相当于1啤酒瓶盖。

胃部:喜温

胃喜燥恶寒,除了冰的东西以外,其他寒凉的食物像绿豆沙等也都不宜多吃。可以选择多吃保暖温润食物、多喝温水等。

温性食物有强身益气,滋补肠胃的作用,太过热性的食物只会造成肝火、胃火旺盛,适得其反。过寒性的食物易造成腹泻、肠胃炎等疾病,因此养胃需吃温性食物。例如:牛肉、瘦肉、石榴、大豆等。

肺部:喜润

肺是人体最“娇嫩”的器官,秋冬天气干燥,很容易伤肺,特别是老年人,到冬季就容易感染许多肺部疾病。肺喜润而恶燥,在出现鼻燥唇干、咽痛干咳时,除了要多喝水、多吃果蔬、避辛辣食品刺激外,一日三餐也可适当煮些滋阴养肺的粥来喝。

太子参粥:太子参、北沙参、枇杷叶各10克,粳米120克。北沙参、枇杷叶煎水取汁,放入太子参、粳米煮成稀粥,以白糖调味吃。

四仁粥:取白果仁(去芯)、杏仁、核桃仁、花生仁各10克(研碎),加粳米50克,一起熬粥即可。

肾脏:喜暖

肾喜暖恶寒。冬季养肾很重要的一点是“防寒保暖”。肾虚会让人未老先衰。膀胱经脉行于背部,可将手掌搓热,放于腰间,上下摩擦,直至腰部感觉发热为止。常按摩后腰能起到温煦肾阳、畅达气血的作用。

冬夜睡前最好用热水泡脚,并按揉脚心。此处的涌泉穴有补肝肾、清虚火的作用。冬日养肾,具有缩尿之功,可减少老年入夜尿频多的现象。

胆囊:喜乐

性格内向的人,容易忍出胆囊炎。一些女性胆囊炎患者长期面对压力,找不到出口“泄洪”,只能自己生闷气,结果闷出病来。内向女性出现心理问题以后,要学会适当的倾诉,与人多交流,提高认识,少生气着急。保持积极愉悦的心情。

肝脏:喜卧

俗话说,人活的就是一个精气神,面色红润、精神饱满都是精气神足的表现,而这些就是靠健康的肝来发挥作用而实现的。肝的特点是喜静不喜动。卧则血归于肝,晚上11点是经络气血流经肝脏最多的时候,此时,肝脏的解毒能力最强。

平时最好11点前入睡,并且要睡够7-8小时。

肠道:喜净

肠道虽是一个排污器官,但它的卫生要求可不低。要减“肠龄”,平时就要注重个人卫生,具体说来可以记住“六要”原则:食物要新鲜煮熟3分钟以上:餐具要消毒;室内要保持通风:饮用水要消毒:瓜果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

(摘自《健康时报》)

增强免疫力二黄冲泡服

黑龙江刘女士问:最近我的肤色看起来很不好,免疫力下降,朋友推荐了一个方子,即取黄精、黄芪各3~5克,枸杞、西洋参各2~3克,共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加盖焖5~10分钟即可服用。

辽宁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夏茗琦点评:黄精具有养阴润肺、补脾益气、滋肾填精的作用,能够降脂、降压、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功能,并有助于控制血糖。黄芪是补气升阳的要药,能补气生血、利水消肿。枸杞能滋肾补髓、养肝明目、祛风。西洋参能抗疲劳、调节内分泌、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心血管功能。

诸药合用,共奏补气养血、滋补五脏、提高免疫力、抗疲劳、延缓衰老的功效。不过,此方最好连续服用10天后停1周。

(摘自《生命时报》)

核桃食疗快速止咳

最近感冒、咳嗽的人很多,吃药也不见好。有个小验方,大家可以一试。

首先准备几个大核桃,剥好放盘子里。热锅倒入蜂蜜进去,大概烧起白沫,再把核桃仁放到锅里,用筷子多搅拌下,炒一两分钟即可。把核桃仁都吃完,吃完就睡觉。一般再严重的咳嗽,吃个两三天差不多能好。

(摘自《生活报》)

得了滑膜炎,关节屈伸受限,下蹲困难还伴有疼痛,患者十分痛苦。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刘维忠主任推荐用花椒盐热敷。

花椒盐热敷缓解滑膜炎

将花椒与大粒盐按照1:1比例装入纯棉布袋中,制成花椒盐袋,也可以加入少量红花和艾叶,将花椒盐袋表面淋湿,放入微波炉中加热4分钟后,直接敷于滑膜炎疼痛的关节处。每次30分钟,早、晚各1次。花椒有温通、散寒、止痛作用,盐能消肿散结、活血止痛。花椒盐热敷关节可以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促使滑囊内液体吸收,使之重归产生和吸收动态平衡,达到消除滑囊内滑膜炎症而痊愈的目的。同时,在“阿是穴”及其相应的穴位同时治疗,可达到标本兼治,彻底切断复发根源的目的。(摘自《医药食疗保健》)

百合生地止胃痛

慢性胃炎指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病人常有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泛酸等症状。本病属中医“胃脘痛”范畴。医生推荐一款百合生地汤,可缓解心肺虚热、胃阴不足引起的慢性胃炎。

取百合15克、生地10克、北沙参10克、麦冬15克、玉竹15克、白芍15克、甘草6克、柴胡10克、黄连5克、砂仁5克(后下),用水煎服。方中,重用百合以滋心肺之阴、清心肺之热、益心肺之气,以解心肺阴虚内热证。生地、沙参、麦冬、玉竹养阴益胃,芍药、甘草和中缓急止痛。诸药合用,有清心润肺、养阴益胃、和中止痛的功效。

(摘自《生命时报》)

赤小豆鲤鱼消水肿

取500克重的鲤鱼1条,去内脏和鱼鳞,赤小豆150克洗净,二者一同放人瓦煲中,加水适量,微火煲至豆烂为度。煲好后,鲤鱼、赤小豆及汤均应吃完。

唐代《外台秘要》中记载了赤小豆鲤鱼汤可用于妊娠水肿。赤小豆性善于下行,通利水道,使水湿下泄而消肿,故适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等症。鲤鱼味甘、性平,入脾、肾、肺经。

(摘自《生活报》)

半数脑中风病根在脖子

中老年人由于生理機能减退,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应激性和抵抗力降低,气温走低时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更易引发脑卒中发作。脑卒中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前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引起脑出血,后者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人大脑而引起脑梗死。当颈动脉出现狭窄时,会引起脑灌注不足,导致患者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发作。相关资料显示,将近一半的缺血性脑卒中是由颈动脉狭窄引起。

为何颈动脉会出现狭窄,这要归因于颈动脉中的血管斑块这类潜藏在颈动脉中的暗礁。因此,管好脖子这个“大将军”,防控好颈动脉狭窄,及时避免颈动脉中沉积的斑块脱落或者破裂,循环冲上大脑造成急性中风,是防控卒中的关键一环。

日常筛查并治疗颈动脉狭窄应当格外引起关注。最简单的办法是做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超声显示的狭窄程度,请医生做专业判断。颈动脉疾病诊疗指南中规定,当颈动脉狭窄程度大于70%,或颈动脉狭窄超过50%,产生了脑血管病症状者;颈动脉狭窄超过50%,虽然没有症状,但斑块是混合型、溃疡型、不稳定型或局部并发血栓者,都建议首选手术治疗。

(摘自《中老年时报》)

倒春寒这几个部位要捂严

初春虽然天气回暖,但毕竟春寒料峭,不能“美丽冻人”,身体这几个部位还是需要捂一捂的。

头颈捂一捂,上身全暖和保护好头颈,这样可避免因头颈受风寒带来的不适,如头痛、头晕、颈肩胀痛或感冒、气管炎等。

手腕捂一捂,心脏好舒服手腕上有心经对应的神门穴,神门穴保暖就能让心脏更加健康。老人外出活动时,尽量在外套里穿一件袖口能达到拇指根部的长袖毛衣,或是戴上一副稍微长点的手套。

腰腹捂一捂,下肢不麻木人的阳气以肾为本,肾居于我们的腰腹部,一旦有风寒侵入人体腰腹部,容易出现下肢麻木,疼痛、腰膝酸软等问题。

小腿捂一捂,脑袋不痛苦小腿外侧是保护阳气的地方,如果受寒,有些人在寒冷的天气里会出现头痛等症状。正如老话所讲“寒从脚底起”,所以,“春捂”宜下厚上薄。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年老体弱或阳虚之人,在春捂时节也要进行适时的锻炼,这样才可以健健康康。

(摘自《健康时报》)

腰椎吃“硬”不吃“软”

现在很多人选椅子沙发都是首选柔软舒适,但其实这样的椅子很伤腰。相反,木质硬靠背椅是对腰最好的,它可以让你坐正、坐直。

腰椎吃“硬”不吃“软”还体现在睡觉的床上。为了护腰,睡觉也最好睡硬板床,比如木板床或较硬的弹簧床,床垫也最好买硬一些的,这样可以帮助维持脊椎生理曲度。睡觉的时候最好是平卧,让身体形成一条直线,帮助腰椎放松。侧卧也可以,趴着睡就不太合适。

此外,寒冷和潮湿,都会妨碍局部气血循环,造成腰背肌肉和筋膜紧张、痉挛、变形,引发腰痛,所以腰部的保暖非常重要。

(摘自《京华时报》)

猜你喜欢
颈动脉
血管“说明书”——颈动脉篇
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的应用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3例颈动脉血管再生术后脑高灌注综合征的观察护理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祛脂定斑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型30例
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评价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临床价值
颈动脉狭窄的手术治疗决策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