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8-01-17 17:48王春燕
创新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现状

王春燕

[摘 要] 20世纪末,我国首次引入了创业赛事,拉开了我国创业教育的序幕。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成了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本文以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深入了解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并进行梳理、分析,以期总结经验教训,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开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10-40-3

Research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 Take Sichu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Wang Chunyan

(Sichu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Luzhou Sichuan 646005)

Abstract: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our country introduced the business event for the first time and thus opened the prelud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alent training, and also a realistic demand for higher education to adapt to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aking Sichu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act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depth,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healthy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 strategy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的推动下,创新创业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转型中起到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促进科学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作用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肯定。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3年,办学历史源远流长,是西南地区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化工类高等职业院校。为深入贯彻落实有关“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改革政策措施,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探索,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促使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科技等因素紧密结合,形成了符合自身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工作机制。

1 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情况

1.1 建立组织领导,强化宣传引导

根据国务院、省市出台的相关创新创业文件精神,该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首先健全了学院创新创业实践的组织领导团队。学院从2014年开始,逐步成立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全院创新创业工作方案,全面指导学院创新创业工作。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学院通过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大学生素质训练》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将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传递给学生。同时,通过各类讲座、宣传栏、就业网站、短信平台、微信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转变观念,鼓励自主创业,大力宣传创业先进典型,在校园内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1.2 完善育人機制,全力支持创新创业工作

2015年,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发布,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日渐成了新形势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升高等教育对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贡献度,造就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内动力和活力[1]。学院从2014年开始进行育人机制的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明确教师创新创业的教育责任。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学院建立了校校、校企、校地相结合的育人新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源,有效促进创新创业实践。endprint

1.3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1.3.1 构建创新创业活动平台。为了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提高学院师生创新创业的能力。首先,学院成立了创新创业俱乐部,修建了大学生创业梦工厂活动场所,建立了相应的优质导师团队,定期开展大学生创业项目申报及创新创业大赛等工作,开展创业模拟训练、主题沙龙、创业与就业培训、创业相关讲座、赴知名企业感受职业未来等相关活动,在校内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其次,学院通过与政府、企业等单位合作,广泛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器,为学院师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2014年6月,我院与泸州西南商贸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西南商贸城淘宝创业项目工作室”。该创业项目受到了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政协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四川在线以及泸州本地媒体的广泛关注。

1.3.2 构建创新创业科技竞赛平台。参加创业赛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学院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理念,精心打造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创新创业大赛”“雏鹰计划”“华通杯”、科普作品创作大赛等赛事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同时,全院师生积极参与校外各种创新创业赛事。近几年在中国数字家庭创意与应用大赛、四川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四川省创新创业大赛、四川省大学生电子商务技能大赛等比赛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2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不论是学院还是全国其他高校,都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并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促使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快速发展,但普遍上仍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创新创业实践的需求,总体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2.1 管理不太规范,师资力量较薄弱

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缺乏完善的顶层设计,总体规划还需改善,创新创业工作管理部门不统一,分散在招生就业处、学生团委、科技服务处等职能部门,多头管理,管理方法不一,工作不深入。另外,师资力量是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目前学院取得SYB培训资格的教师只有40余名,但其中具有创业投资经历的很少,大部分缺乏实践经验,对学生的创业指导大多集中于线下课堂讲授为主,不能够完全胜任创业培训的岗位。

2.2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联系不够紧密,学生创新意识有待提高

创新创业教育是近年高职院校面临的新课题,各高职院校发展不全面,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目前学院主要以通识教育为主,与专业脱节,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现象。学生创业项目多以开网店、送快递、开小食店等为主,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结合甚少,利用专业知识创新更是寥寥,这种教育不但有悖于以科技创新带动创业的意义,更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2]。

2.3 创业项目孵化、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不足

学院师生在创业、科研创新等方面有很多优秀的项目、成果,但是大都还停留在规划、理论的阶段,在有效孵化学生的创业项目、实现科研成果转化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就需要强化学院创新创业实践的后期运行工作,促进创新项目的成长、科研成果的转化。

3 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对策

3.1 规范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做好顶层设计,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创新创业的重点。学院要完善创新创业领导小组,科学规划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并融入绩效考核的方式进行统一管理,确保学院创新创业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

师资力量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提高学院的师资力量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对现有的师资队伍进行培训,提高其综合水平;二是引进新人才,尤其是有创业投资实践经历的人才,为学校注入新的“血液”。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双层指导,促进学院学生创新创业水准的提高。

3.2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课程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载体,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步骤。学院应深入调查研究,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重点考虑如何将创新创业理念有效融入专业教学体系之中,使创新创业理念的培养成为专业教学的导向之一[3],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3.3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实践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学院要加强与政府、企业等单位合作,广泛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器,为学院师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其次,学院要充分利用已经建立的四川化工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平台共设3个子平台,12个服务机构,学院师生可以通过依托该平台积极广泛开展科技资源服务、研发推广服务和员工培训服务,为学院师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创新创业平台,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激发创新创业热情,促进学院创新项目的孵化及科研成果的转化。

4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搭建更广阔的舞台,让广大青年在创新创业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青春光彩”[4]。大学生是创新创业实践的有生力量,高校是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基地,肩上的任务光荣而艰巨。作为高职院校,面对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要深入解析在創新创业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积极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模式,着力提高学院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一美,常玲,李晶晶,等.创新创业赛事成果转化与高校政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策略研究[R].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会议论文集,2016.

[2] 林霞.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及对策[J].现代交集,2017(6):2.

[3] 朱彦杰.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以许昌学院为例[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8-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现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