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浇灌“脱贫花”

2018-01-18 08:13杨秀银吴文仙
当代贵州 2018年2期
关键词:黎平县茶场黎平

文_杨秀银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吴文仙

岁末年初,走在黎平县桂花台茶场,阵阵茶香扑鼻而来。放眼望去,一条条水泥路和旅游栈道,环绕在翠绿的茶园,厂房整齐划一,环境干净整洁……

始建于1976年的黎平县桂花台茶场,经过40多年的发展,如今,传统的生产加工方式已适应不了新时代发展需要,转型发展是必然的选择。

“购买先进设备是转型发展的第一步,但是由于资金困难,发不了工人工资,600多名职工只剩32名。”桂花台茶场场长胡绍斌说。就在自己一筹莫展时,2016年3月,人民银行黎平支行引导黎平县农商行推出“农商茶”的信贷产品,通过扶贫再贷款,支持其100万元用于购买设备。

“增添了新设备,我们可以扩大生产规模。金融扶贫帮助我们度过难关。”胡绍斌感慨地说,桂花台茶场已成为黎平县境内最大的茶场,茶园规模达5000亩,转型第一年茶场纯利润就达到70余万元。

为了帮助茶场周边百姓脱贫,他们通过技术指导,带领周边农户一起种茶,2017年又在县农商行贷了100万元,组建天生桥种茶业合作社,修建茶叶加工厂,茶青农贸交易市场,解决茶叶的销路难题。

茶叶种植已成为黎平主推特色产业之一,全县种植规模已达38万亩。截至2017年10月底,黎平县累计发放“两茶”(茶叶和油茶)贷款4.89亿元,直接带动全县19万群众增收致富,支持茶叶加工企业206家,带动9.1万人就业,覆盖贫困户8100余户,促进农民年人均增收6000余元。

侗族茶农在黎平县高屯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的侗都花果山生态茶园采摘茶叶。(杨代富 / 摄)

地处 湘桂三省交界的黎平,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体量相对较小,过去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动力相对不足。

为充分发挥好金融助推脱贫攻坚作用,打造省级金融精准扶贫示范县,黎平县以政府主导、人民银行主推作为工作总机制,按照“有科学系统的创建方案,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有全面动员发动,有金融扶贫产品或模式,有稳定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等”“五有”总框架,引导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金融精准扶贫力度。

如今,黎平县积极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开发扶贫信贷产品,激活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撬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让百姓扬起自信的笑脸,脱贫工作一路繁花盛开。

素有“侗乡第一寨”的肇兴侗寨,自发展旅游以来,黎平农商行就有针对性地开发出“侗家乐——摇钱树”信贷产品,让肇兴生态农庄、农家客栈等焕发新活力,肇兴村民也乘着旅游的快车踏上了脱贫之路。

截至2017年10月底,全县发放12.87亿元支持以肇兴景区为中心的“百里侗寨”精品旅游线路及“美丽乡村”建设,沿线带动13万余人增收致富,覆盖贫困户4100余户。

猜你喜欢
黎平县茶场黎平
新伟茶场
1991—2020年黎平县降水变化特征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分析
你的笑容里有茶香
黎平:“十条规范”匡正党员干部行为规范
黎平侗族大歌的艺术风格特征研究
推进黎平县精准扶贫工作的几点建议
内蒙古政协原副主席赵黎平获死刑
伊马茶场
陈鹤琴不赚昧心钱
赵黎平警察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