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层基础 聚力脱贫攻坚
——铜仁市基层党建“四个围绕”助力精准扶贫

2018-01-18 08:13黄欣王春艳文叶飞
当代贵州 2018年2期
关键词:铜仁铜仁市春晖

文_黄欣 王春艳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文叶飞

铜仁市依托“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农村综合改革助推精准脱贫模式,推行抓党建“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成绩清单、负面清单”管理,助力精准扶贫。

2017年以来,铜仁市依托“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农村综合改革助推精准脱贫模式,围绕主责抓主业、围绕问题破难题、围绕中心找重心、围绕重点凸亮点,助力精准扶贫见成效。

围绕主责抓主业

铜仁市各级党委(党组)聚焦基层党建主业主责,坚决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强化管党治党建党责任。

推行抓党建“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成绩清单、负面清单”管理,制定“责任清单”,建立“任务清单”,形成“成绩清单”,对推进不力的建立“负面清单”。全面推行基层党建联系点,明确市委常委分别联系1个区(县)、1个乡镇(街道)、1个村(社区),区(县)委常委分别联系1个乡镇(街道)、1个村(社区),市直单位党委(党组)书记联系1个村(社区)制度,逐步健全完善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目前,全市共建立基层党建联系点1531个。

加强党建工作的动态管理,对各基层党委实行党建工作“纪实考核台账管理”,把党建工作项目化、指标化。建立“三会”定期研究制度,围绕解决基层难点、重点、短板和基层经验典型选树、推广,市、区(县)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党建研讨会,半年至少召开1次工作推进会或现场观摩会,一年召开1次党建述职评议会,倒逼各领域党建工作全面破题。

围绕“一站两网三屏”建设,创新运用大数据手段,推出“铜仁组工”微信公众号,党员群众通过手机终端能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培训。目前,公众号共吸引65000余名党员干部群众持续关注,日均点击量达25000至35000次,单条最高点击量90000余次,在全国党建类微信影响力排名中一直处于前12位。

围绕问题破难题

铜仁市各级党组织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作为党建工作龙头任务,突出学思践悟、知行合一。

制定《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实施方案》,将每月第一个星期五作为“铜仁党员活动日”。全市8005个基层党组织开展各类学习活动4.6万余场(次),参学党员58.6万余人(次),认真召开“旗帜鲜明讲政治”专题研讨8000余次,带动14万余名党员参与实践活动,为群众办实事17520余件,解决困难问题5520多个。

以“四讲四有”为主线、做“合格党员”为目标,以“铜仁党员活动日”为实践载体,引导各级党组织围绕脱贫攻坚中心工作、本地本单位业务工作等开展实践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认真开展党员设岗定责、民主测评、承诺践诺等活动,引导广大党员把合格党员的标尺立起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

制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百分制考核细则》,围绕“学”“做”“改”等关键环节,研究制定涉及动员部署、学习研讨、民主评议、示范引领、评优评先等8个考核项目34条评价标准的百分制考核细则,切实将学习教育由“虚”变“实”、由“软”变“硬”。

围绕中心找重心

铜仁市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深化拓展“民心党建”内涵,创新探索党建促脱贫攻坚345工作法。

铜仁推出“铜仁组工”微信公众号,吸引65000余名党员干部群众持续关注。图为驻村干部现场培训微信公众号关注方法。(铜仁市委组织部供图)

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民心党建”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从市、区(县)遴选108名科级以上干部到2个极贫乡镇和深度贫困村所在乡镇挂任党委副书记。组织招聘292人到极贫乡镇和深度贫困村所在乡镇事业单位工作,选派319名副科级以上干部担任深度贫困村村支部书记。选派7770名驻村干部和1340名“第一书记”进驻贫困村和后进党组织开展帮扶,实现管理、考核、工资、组织关系的全面划转。目前,“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共走访群众121.76万人(次),召开调研座谈会17820余次,培训党员干部群众18.9万人(次),协调项目4830个,协调解决资金29591.49万元,化解矛盾纠纷6320起,解决困难问题37847个。要求各地每年整合2000万元项目资金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产业,每村按50万元入股到经济组织,实行“6.5%的固定分红+经营收益分红”,带动产业发展。要求各区(县)再按每村10万元的标准安排引导资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目前,全市1411个村有村集体经济积累,其中“双超村”(村集体经济积累超百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村)7个、12个村集体经济积累超过100万元。

为做好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服务管理和人文关怀,拓宽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培养路径和渠道,铜仁市印发《关于做好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关怀激励工作意见的通知》,从培养使用、表彰奖励、待遇保障、人文关怀、抚恤救助、能力提升、创新创业、容错纠错八个方面强化正向激励。

围绕重点凸亮点

铜仁市各级基层党组织以“创品牌、抓重点、见实效”作为工作重点,持续用力抓好“民心党建”工程各项工作任务。

出台《铜仁市强基固本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实施强队伍、强责任、强服务、强发展和强保障“五项行动”,推动“七化”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探索“民心党建+”模式创新乡村治理,以“民心党建”为核心,以“春晖社、村规民约、干群连心室”等10种模式为载体,创新推进全市基层党组织引领下的农村治理体系建设。创新推进“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农村综合改革,汇聚“组织、市场、社会”三种力量,着力打造农村改革和“民心党建”升级版。目前,全市建立春晖社335个,春晖产业扶贫基地59个,春晖 归人才创业示范基地26个,惠及3000多个村民组、近50万名群众;印发《推进2017年各领域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得到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邑飞的肯定性批示。

出台《非公有制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三量”管理改革实施方案》,搭建铜仁市“三量”管理系统,投资800万元在万山区双创产业园规划建设“三量”管理智慧党建体验中心,该做法被贵州改革情况交流专期刊发。以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城市街区等为重点,在全市初步构建15个区域化党组织设置单元,实行区域统建。整合150万元资金,首批集中打造100个标准化支部,着力开展区域化党员服务中心(党建工作站)建设。每年按不低于1万元标准将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市、县两级按照“对上保留、对内统筹”和“职级不变、职责整合”原则,在不改变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职级的前提下,成立了“大党建”办公室,设立了“一室五中心”即综合室、农村社区党建中心、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建中心、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中心、党员教育中心和党代表联络服务中心,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健全收文、发文、文件处理跟踪督办、文件归档等制度,形成周动态、月例会、季调度、半年督导、年终述职的常态化工作调动机制,不断提高党建办规范化、高效化、常态化运转水平。

猜你喜欢
铜仁铜仁市春晖
给炎炎夏日加点“苦”与“甜”
百年富春:四季宴魁春晖飨
发现非遗之美
铜仁:山与水的交响
诗书画苑
关于对铜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分析
谢自洁、陆春晖设计作品
The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Learning strategy
铜仁学院艺术学院学生作品
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