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屋里的亲情时光

2018-01-18 10:23李甫辉
新农业 2018年24期
关键词:厢房祖屋堂屋

文/李甫辉

前日上班忙,没时间关注手机,晚间休息,打开手机里的家族微信群一看,嗬,兄弟姐妹们发来好多祝福语和红包,我这才知道我51岁生日到了。漫想51年的人生,我有许多难忘的经历,其中最感念的,是童年时在故乡祖屋中和家人们相伴度过的那些美好时光。

祖屋是乡下一栋再普通不过的土砖布瓦房,坐西面东,前后两间,中间有天井。前间是厅屋,两侧各有厢房,后间是堂屋,两侧也有厢房,天井南北分别是厨房和收拾房。

那时候,我们孩子和祖母同居堂屋一侧的厢房。里面互相垂直地摆放着两张木床,妹妹和祖母同睡那张枫木床,我和三哥抵足共眠栎木床。祖母床前那张桌子,总用旧报纸垫着,桌上常放一只外壁烧绘有雄鸡啼晓图画的白瓷茶壶。每年春节一大早,孩子们总是格外高兴地穿上新衣服,来祖母床头拜年祝福,祖母开心回祝,分发给我们每个孩子一个寓意祥瑞的福橘,辉煌的煤油灯光映照我们红活的脸和精致的白瓷茶壶,那壶上的图画是格外地鲜亮了。

记得我读小学三年级时的一个夜晚,在小学读五年级住校的三哥回来了。睡觉之前,三哥在昏黄的煤油灯光下写作文,我和他讨论作文的写法,三哥很认真地手执内囊里汲满了蓝墨水的钢笔在作文本的方格格里写上一行行工整的字,一边勉励我。铁皮煤油灯点燃着祖母新用棉纱捻就贯穿进去的灯芯,灯光闪闪烁烁,我那时感觉多么温馨和受益匪浅啊。

堂屋的正中,也常吊挂着一盏三嘴煤油灯。每年春节前,父亲总要在堂屋切麻糖。切麻糖的夜晚,我们孩子最高兴了,在温暖亮堂的屋里跑来跑去。祖母在厨屋的灶膛口添柴把火,母亲在灶台上混拌,把烧热化开的糖饴和炒米拌好端出,父亲专在堂室主刀切,三嘴煤油灯的亮光映照全家人幸福快乐的脸,一直到很深的夜里。

天井是祖母做饭看日头的瞭望所了。小学时候,为了孩子们回来能及时吃上热腾腾的饭菜,每临中午估摸着时间差不多时,祖母总要走到天井中央,手在额前搭个凉棚,仰看天上的太阳。看看日头快到头顶,马上烧锅做饭,我们放午学回家,香喷喷的饭菜就做好温在锅里了。

那时候,祖屋中的我们这些小弟弟小妹妹,最盼望的就是在城里工作的大哥回来了。每当这天,还走在放学路上的我们远远看到屋后客车停了,就料定是大哥回来下车了,便别提有多高兴了,连书包也不回家放下,就径直一路小跑着去迎接,穿着蓝色红色衣服的小身影在乡村的田埂上急兴冲冲,一闪一闪的。这天,家里过节一般,我们从田沟里抓来鱼,从菜地里拔来新鲜蔬菜,洗净焙炒半熟,又从后园林里捡来枯棒,架起铁锅炖炉烧煮起来,开饭了,满屋子弥散着鱼菜的香气,全家人围坐一起,沉浸在欢聚的喜悦中。

祖屋里的亲情时光,点点滴滴,太多温馨和美好,它幸福了我的成长,温暖了我的流年,将永是我人生的至宝。

猜你喜欢
厢房祖屋堂屋
绝 句
守 望
下午愈加忧郁(二首)
祖屋
板凳:平衡的世界
寂寞的祖屋(外一首)
父亲的笑容
寿星(外一首)
祖屋
堂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