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及实施方案

2018-01-18 10:23
新农业 2018年24期
关键词:村庄导向上海

上海市政府近日出台《上海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上海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上海市农业农村委主任张国坤说,上海将紧紧围绕强村、富民、美环境,做实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加快打造具有江南水乡特征和大都市郊区特色的上海农业农村新风貌。

上海在抓好战略规划的同时还抓紧编制村庄规划,重点解决村庄空间布局散、规模小、风貌不协调问题。8月下旬,《村庄规划编制导则》和《郊野乡村风貌规划设计导则》已完成,明确分阶段、有重点地落实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到2019年实现全覆盖。

此外,上海还抓紧编制农业布局规划,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蔬菜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三区”划定,做到规划既落图、又落地,全面纳入国土“大机”管控。

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上海进一步强化政策的导向作用。对2013年以来出台的128项涉农政策文件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甄别,并明确今年要制定推进乡村振兴“1+19”配套文件。目前,14个政策文件已经或即将出台,6个政策文件正在征求意见。这其中,对涉农财政政策作了重大调整,制定出台《关于本市建立健全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重在打破原来“九龙治水”传统体制,改变涉农资金分散的现状,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以打包的方式将建设资金下放到各涉农区,给基层更多的自主权。

为进一步激活农民闲置房屋“沉睡的资源”,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制定出台了《促进乡村民宿发展的指导意见》,解决了长期制约乡村民宿发展的土地、消防、工商登记、安全保障等瓶颈问题,为促进农民增收创造了良好条件。

上海还加大了对农业农村用地政策顶层设计,回应基层干群期盼。明确通过加强乡村土地综合整治、盘活的建设用地指标向乡镇倾斜,主要用于农业设施建设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发展。对符合上海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实际需求的设施农用地用途管理规定和用地标准也已形成,相关政策意见已经出台。

上海调整完善了新一轮农村帮扶政策。重点整合市、区各方力量,大幅增加帮扶资金,全市将筹措帮扶资金不少于50亿元,帮助经济相对薄弱的纯农地区建设一批产业“造血”项目,利用项目收益形成区级帮扶专项资金,重点帮扶经济薄弱村生活困难农户,全面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以提高农民收入为导向,上海对农民职业培训政策作深化完善。以产业发展为导向、促进就业为目标、非农就业为重点、精准对接为路径、一区一计划,对未就业且有就业意愿的农民,通过建档立卡提供培训就业服务;对已就业农民,提供个性化培训就业服务,实现农民培训就业服务全覆盖,为农民增收奠定扎实基础。

上海在抓规划编制与落地、抓政策顶层设计的同时,大力抓实践探索。一是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力度。为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预计今年底,上海农村承包地流转率可达80%。同时,探索在区级层面对承包地流转实行统一管理;二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促进农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增效转变,加快农业向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地产绿色农产品率已由2016年的4%提高到目前的13%,预计2022年将提高到30%,位列全国第一;三是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抓好村庄改造年度项目推进。

猜你喜欢
村庄导向上海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我的小村庄
“偏向”不是好导向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村庄,你好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村庄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