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野生蔬菜资源开发利用初探

2018-01-18 20:47乔继雄
中国果菜 2018年8期
关键词:普洱栽培蔬菜

乔继雄

(普洱市经济作物工作站,云南普洱665000)

野生蔬菜是野生或半野生于山区、荒漠、湖泊、路边等区域,其根、茎、叶或花果等器官可供食用的植物,是重要的食用野生植物资源。野生蔬菜生长在地域广阔、空气清新、无污染的山野,具有“鲜、绿、野”以及“营养、药用、美味”的特点,是绿色食品,因此备受人们的青睐。作为传统蔬菜的一种补充,野生蔬菜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发展前景很好。食用野菜已经成为都市人们追求的一种生活新时尚。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5个气候带类型,年均气温15~20.3℃,无霜期315d以上,年降雨量1000~2780mm,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普洱市被誉为“动植物王国缩影”和“生物种质基因宝库”,是世界茶树原产地,境内2个国家级、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拥有高等植物5600种,药用植物1000多种,其中有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58种,是云南省动植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具备发展野生蔬菜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与资源优势。

1 资源情况及利用现状

1.1 资源情况

普洱市具有独特的气候环境条件,野生蔬菜资源十分丰富,传统采食的野生蔬菜分属62科170种,常见的有野棠梨花、老白花、象腿蕉、臭菜、香椿、树头菜、水蕨菜、旱蕨菜、火廉菜、马蹄莲、薄荷、鱼腥草、大芫荽、海船王、小苦果等近30余种[4]。

1.2 利用现状

普洱市是个多民族的地区,各民族采集食用野生蔬菜已有悠久的历史,采集食用的种类和方法各有不同,在野生蔬菜中,采集量最大的是植物嫩茎叶,约占总消耗量的70%。随着商品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普洱野生蔬菜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渐受到重视,由原来的农民自采自销零星销售转向野生采集和引种驯化栽培相结合、产品批量销售。

目前,鱼腥草、刺包菜、刺五加、象腿蕉、茨竹笋等具有普洱市的特色,且种植技术较成熟,栽培面积较大,市场前景较好。全市都有野生的鱼腥草分布,以嫩茎叶和地下茎供食用,人工种植主要是在思茅区,种植面积20hm2,每 667m2产量为 1000kg,年产量 300t,按平均批发价8元/kg计算,每667m2产值达8000元,通过分期播种,已实现了四季供应上市,且深受消费者欢迎。刺五加的种植主要是在墨江和思茅区,其中以墨江的紫五加最有特色,现有种植面积33hm2,每667m2一年累计可采收鲜菜1000kg,按平均价格8元/kg计算,每667m2产值可达8000元,主要销往玉溪、昆明等地。现有野生蔬菜加工企业5家,主要加工野生辣椒、野生苦瓜、茨竹笋、海船王等,年加工量2000t,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2 存在问题

2.1 基础研究不足

目前从事野生蔬菜开发利用研究的科技人员匮乏,致使许多珍稀种类得不到保护和驯化,难以大面积栽培。而且缺乏对野生蔬菜形态结构、营养成分和生理活性物质等方面的研究,大部分工作停留在对优势种类的研究上,而对潜在优势种类和有待开发的种类研究很少,这将影响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其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2.2 开发利用率低,盲目无序

通过人工栽培,从而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是野生蔬菜开发的基础和前提;特殊风味,即“野味”是野生蔬菜栽培时要尽可能保留的特性;高营养、安全、健康、有机是栽培生产野生蔬菜的基本原则。

目前,普洱市野生蔬菜驯化种植的种类、面积不大,许多好的野生蔬菜资源未被开发利用。长期以来,人们在效益的驱使下对野生蔬菜的无度采集,加之野生蔬菜生长的分散性、较强的季节性及部分品种较差的耐贮性,在采集、贮运过程中会造成野生蔬菜资源的枯竭及较大的浪费。因此,造成开发利用率低及开发利用无序的局面。

2.3 人工驯化栽培相关配套技术研究滞后

野生蔬菜的栽培最终目的是将其产业化,形成产品,丰富人们的“菜篮子”,改善人民生活。因此规模化、标准化、自动化的栽培技术,以及周年供应是野生蔬菜栽培的目标。

目前虽然有部分野菜品种已经进行人工栽培,但是种类不多,而且采用的也是简单的直接引种和简单驯化栽培,对于一些珍稀品种极少有人工栽培。缺乏对品种选育、杂交育种的研究,无法指导生产。在栽培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的技术手段,导致部分品种失去了野生蔬菜的特点,也失去了原有的价值。此外,在野生蔬菜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缺乏采摘、保鲜、储藏等相关研究,导致对普洱市野菜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够,缺乏相应的市场竞争力。

3 发展建议

3.1 发挥资源优势,拓展资源利用范围

目前,普洱市许多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野生蔬菜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造成了资源的闲置浪费。成立野生蔬菜资源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加强对野生资源的开发研究,有效掌握野生蔬菜的种类、分布、生长环境、贮量、加工处理、食用价值、生态影响等方面的科学基础数据,在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资源枯竭的前提下,积极有效地扩展对野生蔬菜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发挥资源潜能,增加野生蔬菜的花色品种,丰富人们的饮食结构,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3.2 合理开发,用养结合,保护资源

出台保护野生蔬菜资源的相关条例,禁止出现毁灭性采收的行为;在野生蔬菜资源区建立保护区,做好野生蔬菜资源的管理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采集和开发利用,以免造成资源枯竭。对某些珍稀或濒危的野生蔬菜种类可采取就地建立保护区、迁徙异地、引种驯化等多种方法加以保护。一是对棠梨花、老白花、象耳朵叶等乔木类野生蔬菜资源进行保护、合理开发;二是对臭菜、香椿、木姜子等能作为庭院绿化的野生蔬菜,在房前屋后进行推广种植;三是对鱼腥草、刺包菜、刺五加等具有普洱市特色、种植技术较成熟的野生蔬菜进行规模化种植。

3.3 加强野生蔬菜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一是加快良种选育。利用普洱市丰富的野生蔬菜种质资源,建立种质资源圃,选育优良品种。市级结合旅游景点建设,建立具有普洱市特色的野生蔬菜种质资源圃,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每个县(区)建立一个具有当地特色的种植资源圃,选择3~5个自然村种植特色野生蔬菜,确保市场供应。二是建立良种扩繁基地。围绕野生蔬菜区域布局,建立专业化的良种苗木扩繁基地。推广高效嫁接技术,缩短良种苗木培育周期,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良种壮苗。三是推广驯化栽培技术。根据不同野生蔬菜品种的立地条件、品种特性、加工工艺及用途,因地制宜,全面推广驯化栽培技术。

3.4 实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高精深加工水平

当前普洱市野生蔬菜加工基本上以初级产品为主,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方面较为薄弱,这极大影响了资源的增值。应积极拓展各种渠道,加大扶持力度。可开发如野生蔬菜汁、蔬菜罐头、蔬菜精、蔬菜粉、蔬菜片、蔬菜保健食品等系列产品。同时,利用高新技术实现野生蔬菜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改进野生蔬菜产品包装,实行标准化生产,创立名牌产品,提高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尽快创立云南省野生蔬菜的产品品牌。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改善和对野生蔬菜营养、保健等功能认识的逐步深化,野生蔬菜产品市场需求日益扩大。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野生蔬菜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进一步拓展,野生蔬菜种植已成为普洱市广大山区农民增收、改变山区贫困面貌的重要经济来源,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普洱栽培蔬菜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油麦菜栽培要点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绿色是普洱的底色
奇怪的蔬菜
蔬菜
一杯普洱的姐妹情怀
大豆要高产,该如何栽培?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