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创新的盛会

2018-01-20 16:28张先堂李国
敦煌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敦煌学传承与创新研讨会

张先堂+李国

内容摘要:敦煌研究院与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联合于2017年8月23日-25日在莫高窟举办了“敦煌论坛:传承与创新——纪念段文杰先生诞辰100周年敦煌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的230多位中外学者围绕缅怀段文杰先生历史功绩、敦煌艺术传承创新、敦煌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四大议题进行了研讨。

关键词:传承与创新;敦煌学;研讨会;综述

中图分类号:K8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7)06-0001-08

A Grand Event on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A Summary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unhuang and

the Silk Road in Memory of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Birth of

Mr. Duan Wenjie

ZHANG Xiantang Li Guo

(Dunhuang Academy, Dunhuang, Gansu 736200)

Abstract: “Dunhuang Forum: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A Summary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unhuang and the Silk Road in Memory of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Birth of Mr. Duan Wenjie,” jointly organized by the Dunhuang Academy and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of Dunhuang and Turfan Studies, was held on 23—25 August 2017 at Mogao. More than 230 Chinese and foreign scholars attended the conference and discussed the four topics:1. Mr. Duan Wenjies achievements, 2.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Dunhuang art, 3. research of the culture and history of Dunhuang and the Silk Road, and 4. conservation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s of Dunhuang and the Silk Road.

Keywords: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Dunhuang Studies; conference; summary

(Translated by WANG Pingxian)

敦煌研究院携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于2017年8月23—25日在莫高窟联合举办了“2017敦煌论坛:传承与创新——纪念段文杰先生诞辰100周年敦煌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挪威、日本、韩国、伊朗、印度以及中国大陆、台湾、澳门等地区的230余位学者与会,提交论文157篇。

这些论文涉及学科领域广泛,内容丰富,主要围绕缅怀段文杰先生历史功绩、敦煌艺术传承创新、石窟考古艺术与敦煌和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四大议题进行了研讨。本文予以扼要的综述。

一 緬怀段文杰先生的业绩

纪念段文杰先生诞辰百年是本次会议主题之一,有多篇论文缅怀段先生的历史功绩。柴剑虹《敦煌守护众神与丝路之魂——为纪念段文杰先生百年诞辰而作》回顾了段先生招贤纳士,重视培养人才,不仅不拘一格,而且全方位落实,敦煌石窟保护和研究事业才得以发展、弘扬、壮大和巩固;段先生在关切研究院“个人”的同时,还特别强调建设“团队”的重要性。郑阿财《段文杰先生对我在敦煌研究上的启发》回忆在敦煌文献研究过程中每每受到段先生的启发,如段先生有关佛教石窟壁画融入中国传统的神仙思想和表现技法的中国化表现,以及以壁画图像为核心,结合传世典籍图文互证的研究观念与方法,对作者在敦煌文献的研究方面多所启发。刘进宝《杰出的学者,卓越的学术领导人》认为段先生作为掌门人,在高度重视学术研究、创办《敦煌研究》、延揽及大力培养人才、编写敦煌研究院院史和收集资料等方面,为敦煌研究院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史晓明《美术大家风范敦煌学界丰碑》回顾段先生不仅在敦煌艺术研究和壁画临摹创作上有着开拓性成就,而且在规划敦煌学未来,扩充壮大敦煌学队伍,凝聚中外研究力量,促进交流合作,提高石窟文物的科学保护水平多方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王志鹏《宏图绘敦煌彩笔写飞天》回顾了段先生以自己丰富的敦煌壁画临摹创作实践经验,从敦煌壁画艺术研究入手,开启了敦煌学研究的新时代。吴正科《段文杰先生对北石窟寺文物的断代》回忆1974年段先生带领敦煌文物研究所专家对北石窟寺重点洞窟做了分析断代,开启了北石窟寺研究的先河。马强《心摹手追妙合神契——探究段文杰先生敦煌壁画临摹艺术》以前所未有的细致系统梳理了段先生临摹敦煌壁画各时段的内容、特色和心路历程,进而深入地探究段先生临摹事业的精神世界和艺术成就。赵俊荣《咫尺匠心砥砺传承——段文杰先生对敦煌壁画艺术的临摹研究与传承》认为段先生不仅对壁画艺术临摹有丰富的实践,而且对壁画临摹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提高到理论的高度,对敦煌石窟壁画艺术的临摹、传承、研究具有深远的、纲领性的指导意义。黄山《川籍画家在敦煌壁画研究与保护上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回顾了张大千、段文杰、史苇湘、欧阳琳、孙儒僩、李其琼等川籍画家对中华传统艺术膜拜和崇尚的集群意识以及对民族文化追根溯源的文化自觉,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endprint

二 敦煌艺术及其传承创新研究

多位学者关注探讨敦煌艺术的特色及其价值。高阳《敦煌莫高窟北朝时期装饰图案色彩研究》认为敦煌图案所呈现出的色彩演变与历史、文化、审美背景的变化有关,而不同色彩效果的产生,则主要是通过改变色彩配置的比例、冷暖、明度、纯度、面积等实现的。邹雨芹《图案在空间中的运用——莫高窟中的装饰图案》认为壁画装饰图案具有深刻佛教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它的存在离不开整个洞窟空间,因此需要探寻敦煌图案在洞窟空间中承担的职能及其与空间结构的关系。谢成水《敦煌绢画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认为绢画的重彩画法打破了之前绘画用色极少的表现形式,对唐代和后来兴起的卷轴画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大竹卓民《图形“间”的排列、秩序——青绿山水空间语境的构造》提出青绿山水是中国绘画的艺术独创,是岩彩绘画成熟期的一个重要内容题材。莫高窟第217窟经变故事空间场景,超越了人物故事场景而具有了实质性意义的青绿山水的空间营造。沈淑萍《关于敦煌莫高窟第107窟、第130窟壁画的“刻线”与“压线”》认为莫高窟第107、130窟壁画局部出现的凹痕不是“刻线法”起稿遗留的痕迹,而是后期人为描拓壁画留下的压痕。岳阳《浅析中国古代壁画绘制技法——沥粉堆金》认为中国传统壁画的沥粉堆金的艺术特点主要在于它给予画面立体性和装饰性,将两者合成一种特殊的立体装饰结构。王小雄《唐宋绘画中折枝花图像研究》考察佛教美术图像中和唐宋花鸟画、人物画中折枝花图像的起源、成形、风格、形式、意义、传播等,试图寻求佛教美术图像和中国花鸟画、人物画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有关敦煌艺术传承创新是学者们热烈讨论的话题。孙景波《敦煌艺术的启示》回忆了上世纪70年代亲历敦煌,在千年艺术长廊考察、临摹,从中汲取营养,临摹、借鉴、转入到再创作——传承敦煌艺术的经历。段兼善《敦煌石窟艺术对人民大会堂甘肃厅壁画创作的启示》探讨了敦煌壁画在构图和造型方法上给美术工作者在人民大会堂甘肃厅画稿创作上的启示。侯黎明《敦煌美术研究的历程与展望》从敦煌美术研究的回顾、现状、展望三个方面探讨了敦煌研究院73年来美术研究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发展到飞跃的历程。田卫戈《百年情缘——西北近现代美术与敦煌艺术精神》认为西北近现代美术的开启乃至中国美术史中的近现代叙事,在某种程度上与敦煌“被发现”这一历史事件有关。赵栗晖《寻求具象绘画中的意象表达——敦煌艺术当代启示录》认为应该从中国绘画艺术中的图像学、材料学、色彩学和构图学,进入到中国绘画体系的深入解读与挖掘,并在体系的框架下解决绘画语言的问题,接续传统发展脉搏,为今后中国绘画艺术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和活力。毛建波、刘磊《“融合”与“创新”——顾生岳工笔人物画中的敦煌元素》认为当代著名浙派人物画家顾生岳先生通过在敦煌、麦积山等地临习壁画,有机会从中汲取营养,其工笔重彩人物画在“气息”上具有敦煌壁画的特征。楚艳《敦煌莫高窟唐代女供养人服饰复原研究及创新设计》以仿制敦煌洞窟唐代壁画供养人服饰及创新设计为前提,仿制出了5套传统式样的敦煌服饰,尽可能忠实壁画人物形象原貌,恢复使用传统染、织、绣等手工技艺,再现盛唐时代中国传统服饰华丽绚烂的风貌。王雄飞《建构传统敦煌壁画体系下的岩彩画技艺与方法》认为敦煌让中国的艺术家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文化根脉,从敦煌艺术中看到了过去所忽视的中国传统美术的价值,同时也为当代岩彩画的探索和发展,提供了研究与借鉴的经验。孙玉明《敦煌飞天的美学特征及其线描运用》通过在绘画实践过程中对飞天线描技法的学习运用,说明了敦煌飞天对静物、山水乃至人物等绘画创作的借鉴意义。藤町《恒器敦煌·花开的声音》探讨了陶瓷文化和敦煌文化两条不曾相遇的文化,推介了以敦煌图案为主体的陶艺作品技术与艺术在材料与烧造、审美与创造等的研究情况。

还有一些论文探讨了敦煌乐舞艺术的传承。许琪《敦煌舞蹈新理念》认为敦煌舞蹈新理念“抻曲、旋拧、劲、意(劲儿)”的提出,是作者四十余年来对敦煌石窟艺术学习实践的总结。史敏《敦煌壁画伎乐天男性舞蹈研究与呈现》认为既要继承中华文化中历史悠久、绚丽璀璨的舞蹈艺术精神,亦要紧紧抓住民族舞蹈之根,学习、研究、探索、发现其价值和内涵,从中获取有价值的艺术表现形式。罗泽燕《大美,敦煌乐舞——旋拧出敦煌舞蹈新元素》认为敦煌舞蹈“S”型的曲线之美,由头、颈、胸、腰、胯、膝、足等部位协调动作,形成勾脚出胯的S型曲线,从曲线本身出发,给人一种美的感受和乐趣。

三 石窟考古艺术与敦煌、

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

有关石窟考古艺术与敦煌和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是本次会议最多最广泛的议题,其中涉及多方面话题。

1. 石窟考古艺术研究是本次会议的热门话题。李中耀、李晓红《敦煌北魏龛楣(梁)Kamidana上双首一身龙纹与商代青铜器龙纹图像形态及甲骨文虹/霓字的渊源》从敦煌自北朝至隋的龛楣或龛梁中的龙纹形象溯源到商代青铜器双首一身以及甲骨文虹字,并与法国卢浮宫所藏伊朗、埃及古代龙纹形态予以比较,从中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纹崇拜的最初形象以及受西域影响的双首一身龙纹的图像演变。谢漠兮《敦煌石窟北朝白衣佛再考》认为敦煌北朝时期的五铺白衣佛是犍陀罗风格的释迦瑞像图,一是作为释迦瑞像绘制于中心塔柱窟中以供奉和礼拜,二是对印度犍陀罗造像的摹写与继承,是一种雕塑的参照摹本。马兆民《〈大方等陀罗尼经〉信仰与莫高窟第249窟的营建》认为249窟窟顶主体内容应为依据流行于西魏前后的《大方等陀罗尼经》所绘制。赵声良《敦煌隋代经变画艺术》认为佛教经变画是隋唐时代壁画的重要内容,反映了佛教信众对净土佛国世界的向往,审美方面体现出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对宏大空间的追求。滨田瑞美《关于莫高窟隋代维摩诘经变的图像组合》讨论了敦煌隋代维摩诘经变与其他图像的组合情况,确认其明确表现了佛法的付嘱、相承以及经变所展示的秽土即为佛国净土的场景。樊雪崧《莫高窟第419窟须大拏本生图像新探》从第419窟须大拏图像中新发现的几处线索出发,引入对南传佛典本生经的参考,对敦煌须大拏图像的源流问题提出新的探讨。武琼芳《莫高窟隋初第303、304、305窟壁画世俗供养人服饰》探讨隋代三个洞窟中所反映的当时敦煌地区不同阶层身份的世俗男女在正式场合的服饰样貌和搭配形式。刘惠萍《从摹写时尚到超凡登仙——莫高窟壁画中的“飞襳垂髾”服》认为莫高窟初唐第203、334窟的吉祥天女、盛唐第45窟化現大自在天的观世音穿着这种服装,可能是想借这种服饰突显其“超凡登升”的形象。endprint

荣新江《玄奘东归与敦煌莫高窟翟家窟的修建》探讨了初唐时期敦煌与长安之间的联系,考察了玄奘东归时长安官员来往敦煌的情况,以及敦煌地方豪族与长安官员的密切关系,为长安画样的传入敦煌、莫高窟第220窟的营建,提供了新的更为丰富深入的历史背景。陈菊霞《莫高窟第217窟应是刘家窟》根据217窟西壁下方和前室西壁门上的盛唐供养人中有“刘怀念”和“刘承化”之题名,以及五代时以洪认为代表的刘氏家族重修第217窟,提出将第217窟定为刘家窟要比定为阴家窟妥当的新观点。张勇《敦煌莫高窟的等级和地位新说》根据文献碑刻诸种史料,对敦煌莫高窟一带的石窟寺群在历史上的实际地位,作出了新的思考。沙武田《观念表达图像记忆——敦煌石窟朝鲜半岛人物形象阐释》指出敦煌石窟中的朝鲜半岛人物图像显示了古代文化交流现象,也让人们看到佛教图像在创作和传播的过程中,受到当时社会政治、文化认同等诸多复杂因素和观念的影响。张元林《关于敦煌〈法华经变〉中“灵山会+虚空会”场景定名的再思考》在对敦煌法华经变中的“灵山会+虚空会”场景形成过程及具体表现形式进行整理和解析的基础上,结合《法华经》的文本结构,对其重新进行定名、释读。赵燕林《莫高窟第220窟维摩诘经变中的“帝王图”研究》认为220窟帝王所穿冕服章纹符合相关文献要求,此冕服系“六冕之制”之“絺冕”,系唐“武德令”和“开元礼”纠缠期间的产物。熊雯《敦煌与长安关系语境中的涅槃变相研究——以庆山寺舍利宝帐中涅槃变相的叙事性为例》认为庆山寺舍利宝帐中“荼毗图”出现,一方面与印度和中亚涅槃图像系统的影响有关,另一方面与涅槃经的翻译和流传有关,庆山寺舍利宝帐上的涅槃图像相对敦煌148窟的多情节叙事更为完整凝练。简佩琦《敦煌金光明经变再识读》指出金光明经变遗存地区包括敦煌、高昌、于阗、江苏四处,在敦煌金光明经变的研究中尚有许多问题,如数量、样本与粉本、构图形态、图像演变等更待进一步揭橥。李惠东《从佛陀造像的面部特征看民族文化艺术的融合与演变》对比275窟与130窟弥勒造像的比例关系、塑造特征,探讨了造像面部形象的时代差别、人种差异、民族差异与塑造差异的关联及延续性。印度Sharma《武则天女皇的合法性与敦煌的大佛像》、日本大西磨希子《倚坐弥勒佛的流传与则天武后——敦煌莫高窟弥勒下生经变的出现背景》都考察了初唐倚坐弥勒大佛的盛行与武则天执政及其宣传佛教信仰观念的密切关系。郭俊叶《〈辛亥年腊八燃灯分配窟龛名数〉文书中的“法华塔”考》认为法华塔应是莫高窟第234窟上方之塔。祁晓庆《敦煌藏经洞P.4524〈牢度叉斗圣变图〉研究》分析了该幅卷轴画的构图特点、创作年代、与敦煌壁画同类题材构图的异同。张小刚《再论敦煌石窟中的于阗国王与皇后及公主画像》认为莫高窟第4窟东壁门南于阗皇室供养人像分别是于阗国王尉迟苏罗及其皇后阴氏、两位于阗公主及两位婢女,该窟可能是于阗皇室与阴氏家族共同开凿的洞窟。张先堂《回鹘石窟艺术的代表——敦煌西千佛洞回鹘石窟试探》指出回鹘人在西千佛洞创建特别是集中重修的许多洞窟,在造窟形式、造像题材等方面有一些自己的特色和价值,堪称为回鹘石窟的代表。殷博《敦煌莫高窟回鹘时期比丘形象初探》考察回鹘比丘形象的造型特征、艺术风格、时代特色,试图探讨莫高窟回鹘时期比丘形象所反映出的部派因素。苗利辉《丝绸之路的回鹘艺术——西域、敦煌两地回鹘壁画艺术的比较研究》认为龟兹与敦煌的回鹘洞窟壁画既有明显的相似性,但在题材内容、人物造型、色彩运用、线条表现、图案纹饰使用上也有诸多不同,其差异主要应与其周边的文化环境有关。杨冰华《莫高窟第61窟甬道北壁西夏重修僧尼供养人像探析》猜测第61窟甬道僧尼供养人像可能与西夏仁宗皇后罗皇后有关。孙毅华《甘肃西夏石窟中的建筑画与中原建筑之比较》试图通过敦煌石窟群西夏壁画中的建筑图像来为中原的宋辽金建筑提供一些可靠的图像资料。王慧慧、刘永增《皇庆寺碑原址考——兼谈皇庆寺与莫高窟第61窟、第94窟之关系》认为清代文殊洞是指第94窟,而非第61窟,皇庆寺寺址可能与第94窟有关。

此外,还有论及其他地区的石窟考古研究。魏正中《龟兹石窟中的“毗连建筑”》以区段组合的概念探讨了克孜尔石窟成组出现的“毗连建筑”的特征及其功能。陈爱峰《净土的选择:柏孜克里克第29窟六字观音经变考释》分析了柏孜克里克第29窟左侧壁六字观音经变的内容及其绘画风格,同时也关注了该经变与窟内正壁弥勒塑像、右侧壁西方净土经变两种经变画之间的关系。杨超杰《从敦煌石窟看龙门隋代窟龛造像》指出龙门石窟目前得到确认的隋代石窟仅100多个小龛,没有大型洞窟,这一反常现象应该得到重视和思考,同时讨论了1387窟(药方洞)、669窟(老龙洞)、1069窟(破窑)等属隋代开凿随后辍工以及废弃的原因。王友奎《大同云冈第5、6窟图像构成分析》对云冈石窟第5、6窟的图像配置、图像构成做了分析。夏朗云《试论麦积山第4窟(散花楼、上七佛阁)是北周皇家洞窟》认为麦积山第4窟是北周皇家营造的洞窟。项一峰《六世纪前〈维摩诘经〉变图像研究——以泾渭河流域造像为中心》指出六世紀前泾渭河流域壁画、造像碑中的《维摩诘经变》图像,由于所依据经典的译本不同,造成经变图像的差异。王云《麦积山早期洞窟与西方的关系》认为麦积山早期造像身体造型具有贵霜时代的犍陀罗、马图拉佛像等中亚与印度以及中国早期佛像的特征,僧衣形式来自西方,是古希腊哲学家、祖先像中的一种常见着装方式。林梅、谢箴之《麦积山石窟女性因素相关问题调查》指出麦积山石窟诸多女性造像,与北朝晚期皇室女性大力推崇佛教的社会风气有关。石建刚《陕西志丹县城台石窟第2窟调查与初步研究》考察城台石窟第2窟的洞窟形制、造像题材、题记碑刻等,并分析了题记内容、石窟营建及重修情况、功德主身份及其祈愿内容、造像工匠等问题。胡文和《成都龙泉驿区山泉乡石佛寺摩崖石刻考察报告》对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山泉乡石佛寺的北周文王碑及其他碑刻、题记、造像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调查与研究。米德昉《南宋佛教“赵智凤派”石窟造像的初步调查》调查大足与安岳两地赵智凤派石窟造像遗存的分布、规模、内容、风格等情况,为探讨该派弘教思想、播布空间、社会影响等问题提供一定的依据。endprint

还有以考察各地出土文物为主题的论文。王乐庆《西安博物院藏〈唐会昌二年铭经幢〉小考》指出西安博物院现藏一基唐代经幢对于考证陀罗尼经在唐代的流播状况、唐代民众的社会信仰和民俗情况,以及建幢人刘氏家族族源族系情况具有珍贵价值。屈涛《神圣与凡俗:襄阳曾家巷宋代僧人墓线刻画图像的释读暨内涵研究(上)》认为襄阳曾家巷宋墓为一座古代高僧墓葬,兼有俗世“墓室”和高僧“影堂”的双重属性,探讨了宋代僧人在对待生死问题上介乎“神圣与凡俗”之间的角色心理作用。陈于柱《江苏扬州市曹庄隋炀帝墓出土双人首蛇身俑研究——兼论武威西夏二号墓中的双龙首木板画》认为江苏扬州曹庄隋炀帝墓中随葬品双人首蛇身陶俑系北朝至宋元时期墓葬中普遍使用的冥器“地轴”,并考证武威西夏二号墓中的双龙首木板画是冥器“地轴”的变相,而非此前学界所认为的“墓龙”。

2. 有关宗教历史文化研究也是本次会议热议的话题。胡文和《巴蜀汉代铜钱树佛像源流与提花——蜀锦输出路线新探索》认为以巴蜀为代表的中国早期佛像主要是受公元1—3世纪贵霜犍陀罗或秣菟罗佛教艺术造型模式的影响,是通过两条路线传入中土的,一条是由“丝绸之路北道”输送到中原地区,另一条是通过“丝绸之路南道”再经“甘肃、青海丝路”传送到长江上游的蜀地。郭丽英《谈敦煌受戒仪文书和戒牒上的人师及佛菩萨师》考察敦煌早期僧人安居受戒文书,并据公元五、六世纪《菩萨戒经》、《瑜伽师地论》及观经等探讨了出家在家菩萨戒牒内容的含义和承传。刘屹《“法灭思想”及“法灭尽经类”佛经在中国流行的时代》指出古代有一批“法灭尽经类”佛经,并区分了印度佛教“法灭思想”与中国佛教“末法思想”,对二者各自兴起和流行的时代初步做了界定。牟和谛(Moretti)《中世纪佛教伪经中的修积功德、斋戒与其他救济方法》指出考察敦煌石窟中保存的《提谓波利经》、《佛说净度三昧经》、《佛说十王经》等疑伪经和疑伪经图像,对疑伪经及图像在佛教中国化、世俗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获得进一步的认识。严耀中《试说隋唐以降涅槃的图像表达》认为隋唐时期涅槃图像的盛行,是西晋之后涅槃学在隋唐后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北方石窟中涅槃图像的流行,说明注重具形的涅槃概念,而非抽象的形而上之涅槃。赵飞鹏《试论〈六祖坛经〉之〈无相颂〉——以敦煌系统本为主的考察》从文献呈现与思想脉络两个角度,对《六祖坛经》中三首《无相颂》诗偈之名称及应在的位置,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侯冲《敦煌佛教斋意文S.2832释读》通过对S.2832的释读,发现对地域广泛性的关注显然被前此整理者忽略了,S.2832非敦煌本地文本,它应该是晚唐五代宋初中国佛教仪式文本的重要范本。陈大为《唐五代宋时期敦煌灵图寺研究》考察了灵图寺的寺院建筑、僧人群体的佛教活动、寺学、社会交流,指出从悟真升迁的告身可以看出,归义军政权在敦煌地区的影响及敦煌佛教教团在敦煌佛教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领导作用。董大学《般若与唯识之会通——敦煌写本伯2165号背与斯2047号〈金刚经疏〉的综合研究》指出学界对于伯2165号所抄内容性质的判定虽无分歧,但在写本题记内容释录、题记归属等具体细节方面仍存有不少漏误,对其内容和价值关注不足,重点对其内容和解经特色进行了论述。杨明璋《敦煌文献中的无著、世亲菩萨神异传说与神圣崇拜》认为《唯识论师世亲菩萨本生缘》的编撰,应是以南朝陈真谛所译的《婆薮盘豆法师传》为基础,参酌了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与昙旷的《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决》进行改写而成,可能出自与西藏有往来的昙旷之手笔。胡同庆《敦煌壁画中反映的人性“三毒”及其对治方法》探讨了敦煌壁画中关于人性“三毒”即贪欲心、嗔怒心和愚痴心,以及与其相对的布施与持戒、忍辱与禅定、精进与般若三种对治方法。

荒见泰史、桂弘《摩尼教〈下部赞〉与佛教仪礼的转化》分析敦煌文献中摩尼教资料,认为在探讨中华社会宗教的时候,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无论是经典、诠释或唱导、讲经,一定要把当时王朝管理宗教的方针、语言背景和同时代的不同宗教的情况考虑进去。杨富学《元代敦煌伊斯兰文化觅踪》认为元朝后期来自中亚的蒙古豳王家族入主敦煌一带,给敦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伊斯兰文化因素,如从莫高窟北区B53窟出土的回鹘文佛教诗歌对穆斯林和大食(阿拉伯帝国)的称颂,以及在锁阳城、西域城、赤金城西北角刻意留下的伊斯兰风格圆形角墩。

3. 有多篇论文探讨敦煌语言文学研究。朱凤玉《敦煌诗歌写本原生态及文本功能析论》指出敦煌诗歌写本原生态呈现的文本具有咏物诗写本的诗歌教育功能、咏史诗写本的历史教育功能、展现地方风物知识的功能、训诫诗的通俗教育功能。伏俊琏、郝雪丽《李唐〈文姬归汉图〉与刘商〈胡笳十八拍〉图文关系研究》认为唐人刘商的《胡笳十八拍》与宋人李唐的《文姬归汉图》各自代表了当时的民族思想,展示了历史的真容,它们与祖国命运、时代精神紧紧联系,还掺入了作家个体的人生际遇与生命感悟。李青青《S.5556〈望江南〉三首曲子词所涉人事及创作时间考订》探讨了《望江南·边塞苦》、《望江南·龙沙塞》、《望江南·曹公德》三首曲子词所涉及的历史人物事件及各词的创作时间。许超雄《P.3620号〈无名歌〉本事考》对《无名歌》的写作年代、写作地点及相关的历史背景作了进一步的分析。苏宁《唐诗中的丝绸之路与天府之国》认为丝绸之路所带来的社会变化、文化风尚与题材体裁的奇情异彩,为唐代巴蜀诗歌、宫廷乐舞等文学艺术创作带来多维影响,巴蜀文化的深厚积淀与丰富内涵深深影响了唐代文化。

松井太《榆林窟第16窟叙利亚字回鹘文题记》对瓜州榆林窟第16窟叙利亚字回鹘文题记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解读。白玉冬《Or.8212/76突厥鲁尼文文书研究》对英国图书馆藏Or.8212/76突厥鲁尼文文书做了换写、转写和简单词注。张小艳《敦煌本〈字宝〉(平声)词语疏证》对《字宝》平声部分前人未曾考释或释义欠妥的词语进行疏证,藉以探求《字宝》的原貌。

4. 有关敦煌历史文献的研究是本次會议广泛讨论的内容。政治史方面,郑炳林《唐敦煌归义军瓜州刺史康秀华考》认为瓜州刺史康使君就是康秀华,是敦煌粟特人康氏家族的代表,在吐蕃时期担任敦煌粟特部落的部落使,并请人在莫高窟第44窟南壁绘制观世音菩萨一身;大中年间参与张议潮收复瓜沙及河西等一系列战争,因军功而晋升为瓜州刺史墨离军使。杨宝玉《河西军移镇沙州史事钩沉》认为传世史书和敦煌文书对凉州失陷后率军移镇者为杨休明的记载是一致的,以前之所以认为敦煌文书所记与传世史籍相左并以文书否定史籍,是因为误读了敦煌文书的文义。宋坤《敦煌吐鲁番文书所见唐代起诉文书的程式及演变》对照研究唐代起诉文书文体的演变与其前后各朝起诉文书文体,以期对唐代诉讼制度在我国古代诉讼制度发展史中的地位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知。赵大旺《唐五代敦煌的地方精英与民间结社——以社邑“三官”为主的考察》指出地方精英由于具有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优势,在其活动的范围内拥有一定的权威,也常常会被推荐成为社邑“三官”,他们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促成了社邑集体利益的实现。经济史方面,姚潇鸫《敦煌文献所见“胡粉”考略》认为胡粉并不是一种天然的矿物,而是人工合成品,因而并不存在产地的限制。中原内地使用胡粉的历史也很悠久,至少在秦代已传入。王祥伟《敦煌寺院经济文书ДX.01426+endprint

P.4906+ДX.02164缀合研究》将法藏、俄藏3件文书拼接缀合,认为其残存的内容虽有所增多,但主要还是报恩寺二月至九月的斛斗破用账历,故拟名为《公元962年报恩寺诸色斛斗破用历》。文化史方面,马德《敦煌本〈诸经杂辑〉刍探——兼议敦煌草书写本研究的有关问题》认为敦煌草书写本无论对佛教文献的整理研究,还是对书法艺术的学习研究,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谭茹《写本情境下P.3128+S.2682综合研究》认为P.3128+S.2682写本的抄写者为敦煌某寺院的僧人惠深,其内容为佛教经典及民间俗文学变文、社斋文、曲子词,是惠深平时学习并参与僧俗仪式活动的备用讲诵文稿。李新《敦煌古代朝鲜半岛人姓氏研究》认为敦煌文献中发现的菜、顿、盖、具、难、判、泉、钳、似、松、昔、星、新城、影、贞、兆等姓氏,基本可以认定敦煌古代朝鲜半岛人姓氏的真实性,足以证明史籍的可信。王萍《清代敦煌神庙戏场文献考略》认为神庙祭祀演出在清代敦煌军户、移民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戏剧史等文献资料对全面研究清代敦煌卫所建置及其移民文化、精神历程有着一定的补证、旁证的作用。

四 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也是本次会议研討的主要议题,涉及多个方面。

石窟保护是本次会议一个热门的话题。王旭东《敦煌石窟崖体加固历程——以崖体加固为例》回顾总结了不同时期敦煌石窟崖体的加固,系统梳理了石窟保护理念以及保护技术的发展历程。三箇山茜等《风沙对敦煌莫高窟第285窟壁画劣化的影响研究》提出三个结论:最严重的脱离剥落劣化可能来自风沙的影响,沙的粘附将使壁画在向上倾斜的墙壁上褪色,东壁上的细微擦痕预计是未知原因的结果。苏伯民、张化冰等《高分子材料用于莫高窟壁画保护的历史、现状与研究》介绍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开展的高分子类壁画保护材料的性质评价与研究,分析了材料的物理化学参数,评价了材料的工作性质,材料的耐老化性质。陈港泉等《莫高窟壁画疱疹形态与分析》指出疱疹作为莫高窟壁画的一种典型的多发盐害,疱疹类型多样,疱疹的外貌、大小、分布特点各有不同,绝大部分的疱疹分布呈规律性,表明疱疹病害的形成与水的侵蚀、流向有密切关系。武发思等《古代壁画生物病害及其防治研究回顾与展望》回顾了全球范围内古代壁画生物病害及其防治的研究现状,对比了石窟寺、岩穴、殿(教)堂、博物馆和墓室等不同保存条件下典型壁画生物病害特点,梳理了不同类型优势病害生物侵蚀和损坏壁画的作用机理,分析了影响壁画生物病害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归纳了相关的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王璐等《莫高窟旅游垃圾现状及填埋处置建议》实地调查了莫高窟垃圾的来源、类型、性质和产量,进行了废弃物数量和成分的典型抽样调查,并根据相关数据对莫高窟旅游垃圾未来发展趋势做了预测。严绍军等《龙门石窟鲕粒灰岩劣化试验》指出在相对恒定的酸性、水体流动环境条件下,鲕粒灰岩风化明显,出现类似现场风化现象;在风化影响因素上,ph值影响明显,H+离子浓度越高,风化速度越快。冻融这种物理风化对这种鲕粒灰岩影响不是太明显。

有多篇论文探讨遗址保护研究。Sharon Cather《保护,气候变化与创新:21世纪预防性技术对丝绸之路遗址的保护》认为气候的不断变化与旅游业的发展威胁着遗址过去千年内保持着的相对稳定性,用新技术去了解劣化的进程和机理,创造新方法去阻止变化,将会对这些非凡的遗址保护得更加完好和长久。Viles Heather《向自然学习——丝绸之路土遗址保护》介绍近期牛津大学与敦煌研究院合作研究,共同改进中国丝绸之路土遗址保护的信息与技术,探讨了怎样与自然协作可以帮助保护这些濒危遗址。C.Modena《遗址修复与加固的标准、方法与技术》介绍意大利的研究与规划机构一直致力于制定、完善能够保护与改善遗产结构性能措施的设计与实施方法,还尽可能地保留其历史与艺术价值;提出对于遗址的修复与加固,无论是利用传统的还是创新的技术,都要尽可能减少干预原始建筑行为,注重日常的保养和维护。谷本亲伯《遗产科学中的发现》总结了作者25年里在中国与埃及的石质遗址保护经验,其科学基础是土木工程,尤其是岩石力学、隧道工程、结构分析、材料科学和现场测量。张明泉等《东山村遗址渗水病害防治技术研究》针对遗址保存区粘性土层特殊的水理性质,在总结分析已有地下水防渗、排水技术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宜粘性土地层中地下水控制的填砂排水沟技术方法。孙满利《汉阳陵外藏坑监测与预防性保护》探讨了遗址博物馆的监测内容和方式、预测、预报及风险预控。李永辉等《不同通风及采光环境下潮湿土遗址表面霉菌生长速度实验研究》指出四种环境下潮湿夯土表面均有霉菌生长,不通风环境下潮湿土遗址表面霉菌生长滞后于通风条件下的霉菌生长,不通风、无光的环境中土遗址表面霉菌发育速度落后于人工照明和自然照明条件下。靳治良等《土体中硫酸钠与氯化钠迁移速率的模拟研究》指出在各种运移方式中,氯化钠的渗透系数均较硫酸钠大,NaCl和Na2SO4在重力作用下的自上而下运移时的渗透系数较自下而上饱和自然吸附运移时大,■受土质胶体的吸附作用大,加之硫酸钠晶型结构多变,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剧烈。

还有数篇探讨现代科技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的论文。吴健《科技引领下的敦煌石窟数字文化创新与推广》介绍敦煌研究院近20年开展敦煌石窟数字化工程,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数字化工作理念、程序和方法,全面推进了石窟寺数字化行业的进程。黄先峰《空地一体化遥感技术在石窟数字化的应用》介绍运用航空摄影、激光扫描、近景摄影等技术手段获取莫高窟内外的壁画、雕塑、洞外环境、地形、地貌等全方位的三维点云数据和影像数据,建立敦煌莫高窟地区的数字地面模型、正射影像、三维可视化模型、部分洞窟的三维环境,建立全方位的石窟档案。陈刚等《现代射线技术与文物保护/考古应用研究》介绍了中科院高能所在现代射线技术与文物保护及考古研究领域所做的一些工作。Peixun LI《中子散射在文化遗产中的应用》介绍了最近在ISIS,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开展的文化遗产方面科学研究的范例,说明中子作为一种研究“原子位置和原子如何相互作用”工具的独特能力,以及与其他实验技术的互补性。魏向军等《同步辐射在彩绘类文物工艺研究中的应用》指出同步辐射光源以其高亮度、高强度、高空间分辨、高探测灵敏和快时间分辨等特点,可提升文物彩绘分析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总括而言,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

首先,本次国际学术会集中展示了近期国内外学者有关敦煌艺术传承创新、石窟考古美术与敦煌和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等学术领域的大量研究成果,学者们或纠正弥补前人研究的疏漏,或介绍新的研究资料,或提出新的观点,显示了相关领域最新的学术成果。

其次,本次会议显示出国内外学者在考古、美术、文化、历史、文献、语言、文学、宗教、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等学科领域努力寻求新角度、新视野,在探索新的研究方法上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第三,在本次国际会议中,国内外学者交流了学术,沟通了信息,增进了友谊,还显示出了敦煌学研究队伍老中青结合、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良好态势。endprint

猜你喜欢
敦煌学传承与创新研讨会
项楚先生与川大敦煌学研究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2019 年上半年第二次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阿来长篇小说《云中记》研讨会实录
王国钦《知时斋说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在齐越精神研讨会上的发言
试论英语专业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探析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承与创新”
湘西土家织锦元素在现代服饰中运用与创新
浅析中国传统手工艺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再设计”
2016年国际云和可信计算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