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之“爱的教育”

2018-01-20 13:04刘海涛
高教探索 2017年14期
关键词:爱的教育师爱教育

刘海涛

教育,一直是个庄重的字眼,教师是教育的直接传播者和执行者,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神圣灵魂,师爱则是进行教育的原动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天职是给学生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不爱学生,不懂得如何施爱于学生的教师没有资格做教师。热爱学生,是教师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素质。爱应该与教育同在。

一、教师的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广义的,是非血缘关系的爱,是既普通又神圣的超越爱的诠释。它源于人民教师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的责任感,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深切理解和期望,同时也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释放和表达。可以说,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教师热爱学生是教师生命的延伸和生活的镜子,是教师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关爱学生,也就是关爱自己,这是一种珍惜,是一种生命的表达。

教师的爱,除了是教师的一种道德素质,还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着重体现在教师对爱的理解、对爱的意义的认识,体现了教师道德情操的高尚,是教师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还包括了教师创造爱的环境的能力——让每个学生处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以便感受和模仿,把爱的分寸能力恰到好处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自由自愿的爱的空间,感同身受地健康成长。

二、爱的表达

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一书中的主人公安利柯老师是一位表情非常严肃、额上皱纹清晰的男老师。在看似粗犷的外表下,却存着的是一颗母爱般细致的爱心。那天他发现有一个学生的脸上长痘时,便停止默写,用手捧起孩子的脸仔细察看,询问他是否不舒服,還用手摸摸他的额头,看是否发烧;当他发现有学生朝自己扮鬼脸时,并没有责骂他,而是抚摸着他的头,说:“以后别这样了。”最让人感动的是他的一番话:“你们是我唯一的爱,你们就是我的孩子,我爱你们,也需要你们爱我。我不想处罚任何人,请你们向我证明,你们都是真诚善良的孩子……”实在叫人佩服之至,将学生生理、心理规律作为教育学的黄金律令来遵循,用爱来感化、呵护学生。

每每追忆我十几年来的教学历程,回味与学生一起走过的时光。不时在反思:我有这么爱学生吗?有过这样爱学生的表现吗?“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爱学生不也是一样道理吗?在给予学生尊重、爱心之外,我也曾经不止一次地“严厉”批评“违规”学生,摆出过多么权威的“凶巴巴”的面孔对他们进行“教育”。可是,过去的学生还是对我说:“老师,你对我们太好了,应该凶一点。”家长对我说:“还是你比较温和,其实揍他们几下也是可以的。”我听后淡然一笑,如果我真的凶狠管教,那我的学生只能成为打手。

“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应该就是这个时代教育的真谛所在,是时代发展到今天的必然产物,是人性化的再现,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闪光点。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无不感受到爱的力量的宏大。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情景教育,与他们感同身受,通过活动的方式传递爱的教育。如重阳节到来时,我组织了本班学生为学校的一个孤寡老太太自主捐款(这钱必须是从平时的零花钱里省下的),班委邀请我一起去慰问,于是我精心组织了这一活动,使参加活动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大爱”的境界。在捐款的活动中,许多学生慷慨捐出自己少得可怜的一元又一元充满褶皱的钱,却真的体会到了付出的快乐。于是我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奉献精神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是的,教育如果没有爱,就不能称其为教育;教师如果没有爱,就实在不能算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更需要教师调整好健康向上的心态,以博爱积极的心胸履行教师应尽的教育职责。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个赞许眼神、一片热烈的掌声,都在传递爱、分享爱,都会使学生迸发激情,积极向上。

三、爱与教育

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应该永不放弃。在剖析了师爱、理解了师爱、注重师爱的表达后;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坚持走自己的路,规范自己的行为,强化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实现教育与爱同在。

作为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地在教,难免有情绪的低潮,难免出现情感的失落。但在傍晚放学突降大雨时,我依然会毫不犹豫地倾家里所有的伞给学生送去。

面对工作压力、面对别人的不理解、面对“清水衙门”的经济窘态,教师必须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神圣的历史使命,应该学会忘却感伤、丢掉失落,面对流动的学生,却不能流动地失去了爱,送走了长大的孩子,调整好健康向上的心态面对下一个受教育的对象。每届学生中都有困难学生,要么经济贫困,要么学习吃力,要么家长不负责任,我都会尽我所能帮助他们,因为我爱他们。

爱,使我们不言放弃,不改初心,不堕入低潮。当我们从事了教师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当我们以一个教育者的角色出现,我们注定肩负历史的使命,以教师博大的心胸投入战斗。然而,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在爱的教育过程中找到教师的乐趣。

是啊,教育需要爱,爱就是最好的教育。教师爱学生,学生爱教师,这是人性的根本,是教育的呼唤,是一个教师应有的品德闪耀,是宽宏、博大、和谐教育的理念。爱是信任,就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无限的潜力,而且教师也要善于发现学生,发现他们身上有各具特色的潜能,鼓励学生去自主探究,把他们自身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样才算达到了教育的良好效果。爱是理解,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必然有失误与困惑,需要教师支持他们、宽容他们重新扬起前进的风帆。爱是和谐、共荣,需要建设起教育环境的瑰丽空间。

所以,作为与时俱进的教师,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去爱教育,让爱与教育同在。endprint

猜你喜欢
爱的教育师爱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平凡而真挚的师爱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以师爱诠释教育
《爱的教育》对中国素质教育的启示
走进陶行知 笃行爱的教育
教师职业道德培养
爱在字里行间
有一种师爱叫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