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说明文自主预习策略与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8-01-21 15:53兰雪香
教育界·上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说明文

兰雪香

【摘要】说明文较其他文体,平淡无奇,乏味单调,因而课堂往往沉闷,效果不佳,说明文教学情况目前不容乐观。要改变这种现状,可以从预习方面多下功夫,可采取以下策略:提出具体问题,使预习有针对性;让学生动手,使预习有趣味性;让学生练笔,使预习有巩固性。

【关键词】说明文;自主预习策略;课堂教学有效性

【基金项目】南宁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规划“初中语文分类预习指导研究”课题成果(编号:2013B165)。

一、说明文教学的现状

说明文的逻辑性、抽象性和科学性较强,作为阅读教学的一种,它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但是,由于说明文没有小说的曲折情节,没有散文的浓郁情感,没有诗歌的朗朗上口,它平淡无奇,乏味单调,教师在课堂上较难出现亮点,因而很多教师不愿在说明文教学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造成说明文课堂沉闷、效果不佳的局面,说明文教学情况目前不容乐观。教师的不重视,弱化了学生对说明文的深入认知和阅读兴趣,误导了学生对此类课文的关注程度,容易造成教师照本宣科,缺乏新意,学生兴趣不高,索性不学的恶性循环。

二、说明文自主预习策略

要增强说明文课堂的有效性,必须转变思维方式,把说明类的教材文本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素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语文素养得到提高,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完美结合。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可以从预习方面多下功夫。预习,即课前的自学。它能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增强独立性,削弱依赖性,并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针对说明文的预习,具体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提出具体问题,使预习有针对性

预习,教师应当让学生将其当作作业来完成,不能含糊其辞,让学生无所适从。教师应该在预习作业中提出具体问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的导读,或利用课后的研讨与练习,问题越具体越好。例如,在布置学生预习《中国石拱桥》时,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说明文,教师可以布置有针对性的预习作业,提出具体问题:“1.请查阅相关资料,思考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的方法有哪些?说明顺序有哪些?说明文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2.仔细阅读课文,找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卢沟桥的特点和赵州桥的特点分别是什么?请你在文中圈画出来。”又如,在布置学生预习《苏州园林》时,由于学生已经学过《中国石拱桥》,对说明文相关知识已经了解,那么本课又可以提出这样的具体问题:“1.本文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从文中找到句子并标注出来。2.本文的说明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请从文中找出句子尝试进行分析。”

提出这样有针对性的具体问题,可减少预习的盲目性,有助于降低文本的阅读难度,减少教师课堂讲解时间,更多学生也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当中,从而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改变满堂灌又成效甚微的教学局面。

(二)让学生动手,使预习有趣味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说明文内容本身有些枯燥,而精心设计的让学生动手的预习作业,可以使预习充满趣味,使说明文教学妙趣横生。例如,在布置《故宫博物院》预习作业时,可以这样设计:“以小组形式检索相关资料,用PPT的形式做一个故宫的导游介绍图,在课堂上给大家展示。”这样的预习,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使预习变得丰富而有趣,有利于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增强课堂的有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因此,学习说明文要着眼于学生科学理念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提高,开启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精神。根据这样的理念,在授课《神奇的克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举行一场“克隆的利与弊”的辩论赛,布置这样的预习作业:“1.通过阅读课文和查阅资料,辩论赛的正方和反方(全班参与,将全班一分为二),分别收集辩论会‘克隆的利‘克隆的弊的资料。2.正方、反方整理好材料,选出辩手,进行辩论准备。”这样的预习,很多学生可在课堂上大展身手,不仅培养了学生思辨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也让学生有种成功的体验,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三)让学生练笔,使预习有巩固性

巩固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如果仅仅让学生死记硬背,而不学以致用,学生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很难牢固掌握。因而,在学生已经学了一定的说明文知识之后,可在预习作业中布置学生进行小短文练笔。例如,在授课《说“屏”》时,可以这样设计预习:“写一段话来介绍一件自己身边熟悉或者喜爱的物品。要求:抓住物品的特征,至少用3种说明方法,字数50-100。”这样的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显著。请看一位教师教学《说“屏”》的片段。

师:学习贵在学以致用,昨天晚上已经布置预习作业,让同学们写一段话来介绍一件自己身边熟悉或者喜爱的物品。要求抓住物品的特征,至少用3种说明方法,字数50-100。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四人一组形式交流自己的作品,然后每组派出代表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小组进行点评。

(学生交流习作5分钟,然后进行展示,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生1:我写的是榕树。这棵高大的榕树,它高15米,直径有2米,远远看去就像一座大铁塔。可能你见过非洲大桉树,形状很像它们。

生2:我来进行点评。他能抓住榕树高大的特点介绍榕树,并且用了3种说明方法。“这棵高大的榕树,它高有15米,直径有2米(这是列数字),远遠看去就像一座大铁塔(这是打比方)。可能你见过非洲大桉树,形状很像它们(这是举例子)。”

生3:百合花在13点左右开放,百合花像一个大葫芦,它不像玫瑰花那么艳丽,它没有牡丹花那么高贵,但是它有自己的特点。

生4:我来进行点评。他能按要求介绍百合花。“百合花在13点左右开放(运用列数字),百合花像一个大葫芦(运用打比方),它不像玫瑰花那么艳丽,它没有牡丹花那么高贵(运用作比较),但是它有自己的特点。”

(学生纷纷展示自己的小短文,并认真聆听,积极点评,学习氛围浓厚。)

教师设计说明文小短文的练笔预习作业,需要学生调动相关说明文的知识储备,才能完成写作,从而达到了巩固说明文知识的效果。这样的预习设计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了精彩的展示和点评,学生有了新的收获,实现了一课一得的不错效果。

总之,中学教师要充分挖掘预习这一教学环节在说明文教学中的能量,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发现、研究中学习,从而构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增强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王业干.新课标背景下中学说明文教学的思考[D].苏州:苏州大学,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有效性说明文
说明文阅读专练
小学语文中年段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中年段拓展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以汉语口语竞赛为驱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探究关注课堂教学细节注重学生长远发展在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中作用
生态化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
浅谈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