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与运行成效分析

2018-01-21 09:24王海安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中职教师名师工作室学习共同体

[摘 要]为了响应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政策,以名师工作室为新生事物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形式逐渐发展起来。以“王海安名师工作室”为例,介绍中职教师学习共同体在现实层面是如何运作的,构建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同时提出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策略,提高名师学习共同体的运行成效。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学习共同体;运行成效;中职教师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3-0093-02

为了发挥名师的带动辐射作用,建设高质量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名师工作室在各地“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名师工作室有自己独特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现以“王海安名师工作室”为例,谈谈名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运行经验。

一、“王海安名师工作室”概况

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4年10月,经广德县人才工作领导组批准,广德县域内三所职业学校以自发的形式,在县教体局“名师工作室”协调小组指导下,挂牌成立了广德县中职语文及专业课名师工作室——“王海安名师工作室”。工作室成立之初,通过教师自荐、学校推荐、组织审核批准等程序,最终确定了工作室由11名骨干教师组成,并制定了相关制度、工作方案与发展规划,依托互联网搭建了网络宣传与交流平台。2017年10月,首批名师工作室创建期满考核,“王海安名师工作室”获得“优秀”等次,7名成员被评为“优秀成员”。为进一步加强《基于区域视角“名师工作室”运行机制的实践性研究》的落实,依托首批名师工作室建设经验,再次申报了广德县第三批名师工作室,定位:广德县中职课程暨课堂教学名师工作室,在首批名师工作室成员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补充了汽修、高星级酒店管理等学科专业教师的加盟。通过几个月的创建,取得了丰硕的教研成果。

由于首批工作室创建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第三批工作室创建非常顺利。目前,“王海安名师工作室”已制定了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与发展规划,明确了工作室的定位与发展目标,即通过课程研究,激活课堂教学,培养优秀中青年教师。

目前,工作室人员涵盖了学校多学科骨干教师,主持人王海安老师通过组織课题研究与常规教学教研活动,在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使工作室不断发展成为促进广德县中职教师发展与中职教育教学研讨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二、“王海安名师工作室”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践

1.个人规划与共同愿景

教师的个人发展来自于自我超越的力量,而自我超越又源于教师发自内心的个人愿景。名师工作室的教师正是源于自我实现的需求,制订了详细的个人发展规划。工作室的教师都是带着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来的,对学习与成长表现出强烈的需求,希望自己能成为“教学与科研齐头并进的名师”。工作室教师共有的愿景创造了共同体成员的一体感,形成了成员的共同愿景——“提高教学教研水平,成为更高水平的名师”,同时将工作室打造成“名师交流的平台,骨干教师提高的中心,青年教师成长的摇篮”。

在个人规划与共同愿景的推动下,工作室不断组织成员参与各种教学研讨活动,仅2018年以来,就组织成员参与了十几次教学研讨活动。比如,组织“王海安名师工作室”成员前往黄山市参加相关高职、中职院校开展的教学研讨活动,申报“安徽省2018年中等职业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到广德县商贸工程学校开展研修课活动,参加省(市)名师工作坊(室)教学研讨活动,赴霍山职业学校、大别山科技学校开展教学研讨暨省级学会课题研讨活动,并创新工作室活动形式,联合小学语文名师李文的工作室开展跨段教学研讨暨名师工作室交流活动,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工作室成员在2018年“文明风采”活动、宣城市中职学校学生技能大赛、宣城市首届职业院校教师技能大赛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五一”前夕,工作室主持人王海安老师获得广德县首批“先进工作者”,受到县委书记王庆武的亲切接见。《安徽工人报》、广德县电视台、《幸福广德》等多种媒体宣传了工作室成绩。

2.营造信任与尊重的文化氛围,形成组织灵活的共享领导机制

在《王海安工作室学习交流制度》《王海安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工作方案》《王海安工作室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的保障下,特别是在王海安老师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全体成员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室文化与明确的价值观,营造了相互信任与相互尊重的文化氛围。工作室成员虽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但在工作室文化氛围的渲染以及共同愿景的支持下,都能够坦诚沟通,愿意承担责任,履行相应的义务,为工作室的创建积极谏言献策。此外,工作室还引入了“共享领导”的管理理念,根据成员能力进行分工,所有成员对工作室的事务共享决策权。

3.搭建多元学习平台,提供组织运行保障

有效的集体学习产生的学习效果远大于个体学习。“王海安名师工作室”依托丰富的教研资源,搭建了多样化学习活动平台,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工作室成立之初就接受了安广网络有限公司的员工培训工作,之后进一步开展各类对外培训工作,提升了教师的实践能力。比如,面向县政务服务中心开展的“服务文明创建,为窗口行业开展礼貌礼仪培训”。此外,工作室还组织参与了大量教学研讨活动,比如,安徽省2018年中职教育省级教学成果评奖活动中,由王海安、仇敏主持,王启章、李春照、杨林、王道群、刘勤参与的“当前中职生语文学习心理现状与教学对策研究”课题最终获得二等奖;组织工作室部分成员赴湖南长沙参加由北京炎培教育科技研究院主办、职教圈协办的“全国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培训;等等。

三、“王海安名师工作室”运行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

1.运行成效

通过工作室的运行,我们逐步探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和“一主多翼”的活动机制,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1)以课堂教学为核心,探索出了适宜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有效学习方法。几年来,工作室共组织近50余次各类教学研讨活动,从工作室主持人到每一个成员,均多次执教公开课、研修课、讲座等,从而提高了成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为开展其他形式的活动奠定了基础。

(2)加强理论学习,注重示范引领,提升了研究水平。几年来,我们多次组织成员前往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参加培训,夯实理论基础。同时,开展名师沙龙、专家讲座、赴省内外著名中高职学校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既开阔了成员视野,也提升了研究水平。

(3)以课题为抓手,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期内,我们共开展了8项课题的研究,其中已结题5项;成员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得市一等奖、省一二等奖,发表文章17篇,获得宣城市第四届教科研成果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获得安徽省2018年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

(4)注重课程改革,编著多册校本教材。在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成果进行转化,编著了校本教材21册,其中正式出版13册。

(5)其他方面也做出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如参加优质课、信息化教学大赛评比获奖17人次;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获奖35人次;教师在优秀教师、优秀党员、骨干教师、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等评选中,共有28人次获得荣誉。工作室成员先后在宣城市中等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室经验交流会”、2015年安徽省“职教论坛”上与同行交流,广德县电视台也以《王海安名师工作室——青年教师成长的乐园》为题报道了工作室的创建经验。2016年4月,工作室获得了广德县总工会、人社局、文明办“先进班组”荣誉称号。

2.存在问题

工作室运行至今,期间经过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优良成绩,但在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需要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作室最初以中职语文学科为主进行了定位,但随着工作室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多学科融合上存在一些困难;二是工作室定位既非“官方机构”,又非“学校部门”,在工作开展中行政不干涉,但也没有明显的政策倾斜和政策扶持,使得大范围活动的开展存在较多困难;三是虽然工作室能够组织参与一些教研活动,但相对于多数成员而言,机会依然不足,而且成员均为各校青年骨干教师,教学与学习任务繁重,导致其在工作室中的学习交流时间不足;四是工作室的经费严重不足,在没有行政指令的情况下,组织和开展活动困难较多。

3.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对策

结合工作室运行现状,以名师工作室为主要模式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一是积极争取各界的支持,形成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成员所在学校、工作室三方支持的有效运行模式,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学校应积极支持工作室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活动经费、场地、设备、人力资源支持,地方政府做出一定的政策倾斜,借助政府资源联系更高层次的教学研讨活动,为工作室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平台。

二是工作室自身积极开展多学科活动,对语文学科和其他专业学科的融合进行深入探讨,一边学习国内外的先进工作经验,一邊加以创新并应用于工作室实践中。

三是增加工作室的经费,丰富经费来源,鼓励工作室成员多出成果,多参与各类教学培训活动。各种活动中,以奖代补。此外,政府及学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多支持工作室的工作,在组织的各类教学、培训活动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工作室成员参与。

总之,名师工作室现象既体现了职教改革中对高质量教师的强烈需求,也培养了教师积极探索的能力,是职教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产物。名师工作室要有开创意识、品牌意识,做有品质的、名副其实的“名师工作室”。

[ 参 考 文 献 ]

[1] 国立夫,李惠文.基于PDCA理论的名师工作室活动设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5):34-36.

[2] 王新国.共同体视域下名师工作室的重塑与发展[J].当代教育科学,2016(12):42-46.

[3] 李明霞.跨界引领名师成长——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5):64-66.

(责任编辑 罗 艳)

猜你喜欢
中职教师名师工作室学习共同体
带一支团队 抓一批项目 出一批成果
关于中职学校组建“名师工作室”的一点思考
名师工作室环境下,发展英语教师共同体科研能力的策略探讨
试论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的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