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应用阿托伐他汀的疗效观察

2018-01-22 04:17黄道华汪先忠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1期
关键词:硬膜引流术阿托

黄道华 汪先忠

慢性硬膜下血肿为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常见疾病,在神经外科中多发, 也是中老年人多发疾病之一。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 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病率有所升高, 而钻孔血肿引流术也逐渐成为主流治疗手段, 但钻孔血肿引流术后容易出现血肿残留和复发, 因此, 需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血肿残留问题[1-3]。本文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钻孔引流术后应用阿托伐他汀的临床疗效,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8年3月开始应用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的4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拔出引流管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2例未应用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拔出引流管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男24例, 女18例;年龄45~78岁 , 平 均年龄 (59.51±6.17)岁 ;体重 41~78 kg, 平均体重(61.24±5.59)kg。观察组男25例, 女 17例;年龄44~77岁, 平均年龄(59.52±5.83)岁;体重42~78 kg, 平均体重(61.11±5.63)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拔出引流管, 开始应用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 服用剂量10 mg/d, 1次/d。对照组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拔出引流管后未服用阿托伐他汀药物。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复查头颅CT、磁共振成像(MRI)。比较两组患者残余血肿量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4]:显效:头颅CT、MRI显示血肿量消失或显著缩小, 症状显著改善;有效:头颅CT、MRI显示血肿量缩小>50%, 症状改善;无效:血肿量无变小甚至增大, 症状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显效25例, 有效15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患者显效18例, 有效12例,无效12例, 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残余血肿量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1个月复查头颅CT、MRI, 观察组患者残余血肿量(12.52±2.11)ml低于对照组的(22.32±2.12)ml,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52±2.11)分低于对照组的(13.53±2.43)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研究显示[5-7],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增多主要和颅内压降低、凝血障碍、静脉压升高等相关, 也和脑萎缩、新生膜的形成有关。而新生膜的形成是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血肿增多的关键, 其复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血肿包膜毛细血管、小静脉样血管持续出血导致血肿体积逐渐变大[8-10]。近年来相关研究显示, 阿托伐他汀有良好的调节血管新生作用, 还可有效修复神经损伤, 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中可有效减少血肿分泌, 加速血肿吸收[11-13]。

有研究表明, 慢性硬膜下血肿吸收速度和血肿包膜新生血管之间关系密切, 而在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 可将内皮一氧化氮合酶、蟹白激酶(Akt)等通路激活, 从而促进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及血管新生因子水平的提高[14-17]。同时, 还有研究表示, 阿托伐他汀能可调控血肿局部包膜血抑制炎性反应, 促进新生包膜血管成熟, 减少血管渗出, 从而有效促进血肿吸收[18,19]。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复查头颅CT、MRI显示,观察组患者残余血肿量均低于对照组,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应用阿托伐他汀的疗效确切, 可有效减少残余血肿量, 恢复神经功能, 达到治愈目的, 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硬膜引流术阿托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引流术后再出血进展及分析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创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危险因素分析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硬膜下积液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