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同伴关系与攻击性行为关系研究

2018-01-22 13:06孙小玉
法制博览 2018年35期
关键词:攻击行为攻击性同伴

孙小玉

连云港开放大学,江苏 连云港 222006

一、问题提出

近几年经常看到关于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报道,频繁的攻击性行为影响学校正常管理,严重攻击性行为孩子的家庭也陷入一定麻烦中,所以学校急需解决孩子攻击性行为。影响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研究同伴关系与攻击性行为之间关系,以探讨同伴关系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是否有预测作用,为学校教育管理提供一定指导,同时也给有攻击性行为孩子的家庭提供一些参考。攻击性行为一旦产生就容易稳定下来,这会使小学生的攻击行为成为一种心理上的常态,增加今后社会中的暴力犯罪,所以我们应该及时解决孩子的攻击性行为,防止攻击性行为稳定下来影响孩子的一生。本文主要研究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分析攻击性行为和同伴关系在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的具体影响,以此来有效的避免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

二、概念界定

(一)同伴关系

张文新认为“同伴关系是指同龄人之间以及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在互相的交往过程当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刘黎微(2012)认为“同伴关系是同龄儿童在互相交往过程当中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在儿童社会认知、情感、能力等健康成长都有很大作用。”

(二)攻击性行为

唐纳德(1937)将其定义为“以行为所指向的人造成一定伤害为目标的行为”,1939年又修订为"个体蓄意对有机体实施伤害的行为”。伯科威茨(1993)认为,“攻击行为是一种自动活动的对象,是其他人或物有害的驱动”。Baron(1994)定义其为“个体有意伤害他人,而他人是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伤害”。屈朝霞等人(2012)定义为“攻击性行为指能引发别人对峙和争斗,故意危害别人身心健康的行为,当受到挫折,使其通过打击、咬、碰撞、投掷、扔掉东西等方式引起注意。”

三、同伴关系与攻击性行为的相关研究

同伴关系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上有着巨大作用,许多儿童在进入小学之后就减少了跟家庭接触,而更多和同伴接触。所以,小学生的家庭交流越少,朋友所占据的地位就越高,而如果被自己的朋友拒绝,则很可能导致将来的心理失调。

同伴关系在青少年人格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它可以有效地判断儿童是否存在社会行为上的不适应。这一点和攻击性行为有非常密切的关联。如果拒绝从同龄人那里学习社交技能的儿童,会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能力。同时在被同伴拒绝之后会对其同伴所发出的信息进行错误的读解,产生一定的敌对态度,这些都会造成将来的攻击性行为。所以小学生如果无法在同伴中获得一种比较亲密的友谊,很有可能使他今后的生活出现许多的问题,尤其是产生攻击性行为。

四、小学生同伴关系与攻击性行为间的关系

通过各个维度之间的比较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在攻击性行为之中口头攻击、身体攻击两个方面和学生同伴关系里面的冲突背叛这一维度有明显正相关,然而口头攻击和冲突解决两方面则有明显负相关,身体攻击与亲密袒露却有着负向相关关系。

可见同伴关系是攻击行为的巨大影响因素,根据相关理论,可以得出挫折是造成攻击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同伴关系中的拒绝能够成为挫折的主要表现。经常受到冷落的孩子,会在成长中产生非常不好的成长心理,喜欢搬弄是非,破坏与攻击人或者物品。在生活中,能够受到同伴良好的接纳与保护的孩童,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社会上需要学会的社会能力,他们可以共同的游戏,参与到更多的合作活动,学到更多的技能,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而相反的,同伴关系差、经常被拒绝的孩子,会失去学习这种社交技能的机会,导致许多社会上的问题难以解决,进一步引起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大部分小学生的同伴关系很好,在人际交往中可以轻松应对各种交往,处理符合该年龄段的交流,开朗、乐观、活泼的成长。但也有部分孩子,对自己的人际关系不是十分满意,而且和陌生的人在一起时会感到非常不舒服,心中慢慢积累出紧张情绪和焦虑情绪,经常感到自卑情绪,常常被人拒绝,同伴关系更加糟糕。

猜你喜欢
攻击行为攻击性同伴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无线网络攻击行为的辨识研究
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及对策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非攻击性话语引发的冲突回应探析
关于运动攻击行为的理论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