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SE理念下初中生物课堂德育素材的挖掘和实施策略研究

2018-01-22 21:11张丽
学周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

张丽

摘 要:生物学是一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生物教学能够有效地渗透当代教育教学新理念所倡导的STSE思想,其中不乏重要价值的德育素材。以教学案例为依托,深入论述在生物课堂中结合STSE理念实现德育教育的五大策略,旨在唤起生物教学工作者对生物德育教学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STSE理念;德育素材; 初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5-002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5.014

德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改革中生物教材强调德育教育。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STSE思想[科学(Se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环境(Environment)]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1]。生物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与现代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其中还蕴含着珍爱生命、健康生活、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提高科学素养、激发民族自豪感等德育素材。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将STSE理念融入初中生物课堂德育教育是当代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

一、STSE理念下初中生物课堂德育素材的深挖

对于初中生物学而言,有些德育素材是显而易见的,以苏教版初中《生物学》为例,《探索生命的方法》一节明确指出“在科学研究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血液循环》一节“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指导强调“观察结束后将小鱼放回鱼缸或原先生活的环境”[3];《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一节有“参加爱鸟周活动”[4]的设计等。但是,大量的德育素材还是需要教师进行深挖和提取,例如,在讲到我国物种丰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由此可见,STSE理念下初中生物德育素材的挖掘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关注德育教育,形成将德育融入课堂教育的习惯,同时,重视理论知识与德育素材的联系。

二、 STSE理念下初中生物课堂实施德育的策略

(一)及时传递科学热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命科学界的成就如雨后春笋,将其及时融入到初中生物课堂,顺其自然地渗透德育教育。例如,2015年下半年我从事七年级生物学教学工作,恰逢10月5日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生物学界的大事件,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因此,我第一节生物课前5分钟播放了该获奖新闻视频,学生们欢呼雀跃,我能深刻地感受到这对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提高生物学学习兴趣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因此,对于科学热点、社会热点素材植入德育教育应注重及时性。

(二)迎合时代性

初中学生思维活跃,在教学过程中不妨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去设计。例如,清华大学校长薛其坤教授说,“期待未来的某一天做科研也能成为年轻人的偶像”,这启示我从偶像角度出发,在讲授八年级下《遗传病和优生优育》一节时,讲了学生心目中生物学界偶像达尔文的遗憾,生育了10个孩子,3个夭折、3个不能生育、4个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而这一切都是近亲结婚所致。从而向学生传递了优生优育的重要性。

(三)巧用生成性资源

生成性资源贯串于课堂内外,是在教學过程中以真实情景为依托形成的动态资源[5],更易与学生的心灵产生碰撞,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即时性素材。例如,我们常常在课间看到一些学生边吃东西边大声说话,这一情境则可以在《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一节中讲呼吸系统的组成时采纳。边吃东西边说话容易导致会厌软骨活动失调,使食物掉进气管引发危险,从而引导学生“食不言”,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餐桌礼仪。

(四)密切联系生活

将生物课堂生活化,会显得课堂更加灵动且富有生机。例如,街边的烧烤吸引着众多学生,在讲《膳食指南和食品安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此类食品的危害,从而关注食品安全,树立健康饮食习惯。再如,在讲到血液的组成和尿液的形成时,让学生扮演“小医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简单的血常规化验和尿检数据,学生所学得到所用,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和自信心,从而更加热爱科学。

(五)丰富教学形式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已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多媒体技术、模拟演示、实验、实践等多种形式融入课堂,能够更加高效地实现德育目标。例如,在讲胚胎发育时,为触动学生的心灵,我以歌曲《母亲》为背景音乐开启新课,讲完整个胚胎发育过程后,以歌曲《母爱》为背景音乐请学生进行诗朗诵《母爱》。看到学生的眼睛湿润后,号召学生热爱生命、赞颂母爱的伟大,让学生回家后拥抱母亲表达感激。再如,在讲到濒危动物保护时,播放《可可西里》电影片段,猎人枪响,藏羚羊倒下的一幕震撼着学生,保护濒危动物的情感油然而生。

总之,将STSE理念植入生物课堂德育教育对教师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教育工作者关注学科发展,善于捕捉生成性资源并进行巧妙设计,找准生物课堂德育契机,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适应学生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晓燕.基于情景认知理论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生物学教学,2017(42)3:22.

[2] 汪忠.生物学(七年级上册)[M].兰州: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31.

[3] 汪忠.生物学(七年级下册)[M].兰州: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53.

[4] 汪忠.生物学(八年级上册)[M].兰州: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21.

[5] 谢雯菁,姚国虎.例析生物学教学中开发利用生成性课程资源的策略[J].生物学教学,2017(42)1: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
浅议如何应用初中生物课后练习题提高课堂效率
SPOC平台下IPAD在初中生物混合学习中应用初探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