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赏识教育在班管理中的运用

2018-01-22 00:27佟淑娟
学周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教育班级管理

佟淑娟

摘 要:赏识教育是世界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之一,是在中国提倡素质教育的大环境和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赏识教育”教学模式是时代的需求,素质教育的需要。赏识教育把“尊重孩子、热爱孩子”奉为首要理念,通过赏识的方法把这种对学生的爱化为学生可以感知和接受的具体行为。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将赏识教育有效运用于日常班级管理中。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级管理;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5-009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5.060

在研修班学习时,教师曾经拿出一张白纸,中间一个黑点,问学员们看见了什么。全体学员盯住白纸,斯文地说:一个黑点。教师有些沮丧:这么大的一张白纸没看见,只盯住一个黑点。其实这是教师在工作上的一个通病,只认为优点不说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美国经济学家卡耐基的《务实人生》中见到了这样一句话“责怪是无用的,因為它会使对方产生抵触情绪;责怪也是危险的,因为它伤害了一个人宝贵的自尊,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引进新的理念,特别是要用赏识性教育来教育学生,赏识教育首先是一种承认,其次是一种鼓励教育。

一、尊重和信任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赏识教育的前提,而平等、融洽师生关系的建立又是以尊重和信任学生为基础。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听取他们的心声,教学不能主观武断,要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树立他们的尊严感。学生有了尊严感,便会产生上进心。尊重学生,教师不但不会丧失威信,反而更会得到学生的信赖和尊重。

信任学生,就是对学生自尊心的呵护,学生有了尊严,必然也会对自己取得的荣誉细心呵护。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对学生表现出来的信任感,是激发他们上进的精神力量。不少学困生对教师产生敌意,很大程度是因为在他们的学习生涯中,受到来自教师的批评、打击太多,于是就失去自信,自暴自弃,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教师信任学生,就要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或优点,尤其是对学困生,更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因为他们优点的潜伏性较大,不是随时随处都可以发现。信任学生,还得宽容学生的过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尚在成长阶段的学生呢。因此教师要有海纳百川的心态,接受学生的错误,但要及时予以指正,并对他们改正错误的决心予以信任。

二、宽容学生,让其在犯错中进步

人们对教育有种种误解,其中之一就是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提出被教育者的不足,并且不断地鞭策被教育者以达到自己的要求。这种教育方式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容易拔苗助长,适得其反。严重者还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和对抗情绪。

一旦学生对教师产生了这样的情绪,教导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教师应该树立这样的思想:人都是在不断地犯错中进步的,无数次的失败跌倒才有最后的成功和站立。如果学生一旦犯错后就给他贴上某某标签或者紧盯着他的缺点不放,这样一来十天半月达不到教师的期望,学生自己会有挫败感,师生关系也会很紧张。我们不妨避重就轻,忽视其不足,努力寻找、发现他们可爱的一面。用赏识的心态来看待如花朵一般娇嫩的学生,用赏识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宽容和理解,走进学生的心灵,他们自然会消除抵抗,愉快接受,并慢慢地达到教师对他的要求。

三、纠正家长错误的教育理念,教师和家长共同实施赏识教育

家长似乎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只要学习好了,其他什么都可以忽略不计,这种错误的教育理念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一旦学习成绩下降,家长便狠狠地批评学生,那些本来成绩就差的学生得到的更是那些批评、奚落。我们应当改变家长的这种错误的教育观念,让他们努力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给予肯定、鼓励。“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帮助子女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教会学生自我赏识

赏识教育不仅指教师赏识学生,还要让学生学会赏识自己,悦纳自己,相信自己,这样赏识教育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教师给学生的鼓励、信任、尊重、欣赏是一种外在动因,而学生本身能够悦纳自己,能给自己合适的鼓励,充满自信,觉得自己有价值、有成就、有能力,才是赏识教育真正目的。因此,一方面作为班主任,我们应教会学生了解自己的潜力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要教会学生正确面对挫折,教会学生正确归因,不要因为一时的失意否定自己。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得到赏识和肯定。从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当学生取得一定的成绩,或是得到教师的表扬肯定,他们脸上会表现出满足愉悦自豪的神情,而如果这种表扬经常反复出现,学生就会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时的他们在学习上是自信的,愉快的,积极的。反之,当学生被批评、责难之时,则显得垂头丧气,或者自暴自弃。因此,我们要用爱去温暖学生的心灵,用爱去唤醒学生的自信,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倾听学生心的声音,要用欣赏的心态去接纳学生的不足。只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欣赏学生,因他们而骄傲、自豪,这样的心态必将投射到学生心灵深处,他们也将回报一个自信,自尊自强的学生给你。

总之,赏识教育能极大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合理运用赏识教育,让学生学会赏识他人、体验成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坚信,每名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我们要充分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学生,让每一名学生都沐浴到赏识教育的阳光能健康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罗伯特.斯莱文(美),姚梅林等译.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2] 安德里亚.比朔夫(德),段建明译.教育者谬误手册[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赏识教育小学教育班级管理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