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2018-01-22 00:28祁俊秀
学周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能力高中语文

祁俊秀

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高中语文教学所要完成的重要目标。高中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的打造,结合创新型教学方法的运用,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培养和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创新能力;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5-010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5.067

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導下,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教授给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也要通过各种教学方式的实行,让学生学会基本的语文技能,让他们熟练地掌握语言文字本身的沟通特点和技巧。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整个素质系统当中的核心内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充分结合语文这门学科的自身特点。通过打造宽松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以及创新型教学方法的运用,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接触到创新的思路,让他们有一种创新的意识,从而自觉地带着创新的想法学习,带着一种全新的眼光去解读所有的语文知识,继而将这种解读方式应用到生活当中。所以,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有目的地培养,而且学生本身创新水平有高有低,教师要按照一定的思路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要认识到这需要一个过程,不能过于急躁,不能急于求成。

一、将更多的自由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在长期的传统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特别适应的是知识传授式的封闭式教学方式。这样的封闭式教学方式需由教师提前把需要讲授的内容准备好,然后在课堂上讲授出来。学生只做一个接收者和倾听者就可以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弊端非常明显,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反而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使其形成很多定式化的思维。而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完全相反,把更多的思考的自由和时间交给了学生。对于很多教师来说,开放式的教学模式难度更大,因为学生可能会提出各种问题,如果教师的语言文化底蕴不够深厚,就可能一时间难以回答学生的提问,在教学指导方面,也可能无法做到指导得到位。把更多学习的自由交给学生,就意味着要多采用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等教学的方式,教师要发挥好指导者和陪伴者的作用。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注意的问题

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学生需要对所学内容有充分的兴趣,才能更主动地进行相关学科知识的探索。在学习的时候精神更加专注,才更有可能使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思路变得更加宽阔,也才更有可能产生出创新的意识。所以,教师要特别重视备课的过程,要精心备课,把教学过程设计得精彩纷呈,要充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备课过程中部分教师不能将备课内容和实际课堂内容很好地衔接起来,从而使高中语文创新成了一个难题。在新课标精神的要求下,语文教师要结合生活背景,添加生活元素,让学生建立对于语文课的自信。为此,教师应加强对于备课环节的重视,使教学内容生动、充分,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教师要注意创新意识的引导,很多学生适应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喜欢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学习中表现得过于被动,所以,当一个学生只会跟着教师的思路走的时候,就不能形成独特的自我见解。教师没能用恰当的方式对其进行指导,因此,当学生在运用所谓的创新方法学习时,不能达到事半功倍、举一反三之效。为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自我创新意识,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选择,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加以引导,以促进每位学生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

三、高中语文教学,要积极组织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学习包括基础的汉字、短语、造句、写作等基础知识,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看在表面的继承之下,可以进行很多创新,这些都可以在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加以激发和开展。如确定主题,开展读书活动,向学生公布基本书目,以班级、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评比。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从而提高认识、评判能力。再如开设选修课,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一门选修课,这给开展语文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要有充分的自由,让他们有自己选择的权利,给他们留足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也要给他们提供很好的学习资源使他们可以进行自主探索学习。

四、从培养学生个性出发,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生活阅历及不同的成长经历,导致对同一件事物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很多时候会涉及思想价值观的讨论。老师要积极组织这样的学习机会,一方面能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发现其思想的偏差,及时干预;另一方面也能有效提高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于自己个人价值观的建构能力。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个性心理,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创设一些语文学习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创新意识和精神,训练创新能力。具体地说,是在问题情境中,对已有信息改造加工并提高它们之间的联系,生成新的信息的高级反应过程,是一种有创见性的思维活动。它可分为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形式,当然也包括幻想,“幻想也是创造性思维活动”。对于学生的奇思妙想,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是非常难得的。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结合学科的特点进行精心的设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学生做好创新的榜样,在教学方式本身多做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更好的创新能力指导。

参考文献:

[1] 黎彬彬.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6(17).

[2] 韦金杯.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3] 李健.基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研讨[J].中华少年,2015(19).

[4] 陈会.魏书生“生本性”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5] 李伟.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创新能力的开发[J].才智,2012(25).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创新能力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