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2018-01-22 00:32周智春
学周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培养措施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周智春

摘 要:小学数学对于整个教育事业发展来说都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足见小学数学的重要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本身具有很强的思维性及逻辑性特点,是小学教学中最难的一门学科,如果学生没有好的思维能力是很难学好数学的,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養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必要和重要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是极为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维能力;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5-012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5.078

思维性是数学最为突出的特点,所以一直以来,良好的思维能力都是学好数学的重要能力,很多教师及家长都想方设法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希望能最大限度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学习健康成长。为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及应用能力,很多教师都在数学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思维能力时要坚持教学手段灵活性、循序渐进和新课标标准等原则,以更好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及积极主动性。

一、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简单而言就是指一种数学学习特定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形象化的能力,对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及应用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拥有好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更加形象和具体地了解到数学知识,尤其是抽象数学概念和重难点数学知识,而数学思维能力不强则影响数学学习效率,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很多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要工作任务[1]。

数学思维能力应用锻炼中要求学生要在数学学习中应用数学逻辑能力,同时还要求学生用要拥有好的想象力及创新力,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开发出学生的数学扩散性思维,从而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第一,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及学习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中,教师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这些都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及了解能力;第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数学本身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及思维性,所以很多知识点及抽象概念都需要进行画图和计算才能理解,有的甚至还需要到生活中或创建情境教学才能理解,所以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时需要进行情境教学、生活实践和反复计算,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第三,能够打破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多种限制。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加之受到学习环境的影响,使他们的数学学习效果不佳,难以提高数学学习成绩。而通过思维能力培养则会锻炼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使他们打破了学习限制,提高了数学学习成绩[1-2]。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应坚持的原则

(一)教学手段灵活性

近年来新课改已经被渗透到各教学领域中,完善和创新了各教学领域的教学方法及模式,有效提高了各教学领域的教学质量及效率,但新型教学方法的使用还存在不规划和不标准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有效性,所以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重要教学科目,关系到整个小学教育事业发展,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时,一定要坚持教学手段灵活性原则,以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

(二)循序渐进

数学思维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培养得来的,所以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时,一定要有耐心地将知识点教授给学生,并认真回答每位学生提出的问题,使学生在循序渐进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逻辑能力,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三)坚持新课标标准

新课标是当下小学教育事业发展新导向,对各小学科目的教学均起着指导作用,所以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都需要根据新课标基本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制订针对小学数学的教学计划与方案,然后按照新课标标准进行实际教学,故在进行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也要坚持“新课标标准“原则。

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措施

(一)激发学习兴趣

第一,教学前,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及教学内容设定具有趣味性的课堂教学环节,并创建吸引力较强的数学教学环境,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数学学习环境,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的思维能力培养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第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留出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他们置身于课堂学习氛围中,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奥妙,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积极主动性;第三,教师要适当增加实践性课程,数学本身就具备很强的思维逻辑性,仅靠理论学习是难以理解那些抽象概念及重难点知识的,所以要通过实践课来锻炼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及思维能力[2-3]。

(二)合理设置数学问题

第一,教师要在课前对所教学的数学内容进行深研,并画出重难点知识及抽象概念,以确定教学重要内容;第二,根据所画出的重难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设置课堂数学问题,以通过问题教学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从而锻炼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第三,教师进行数学问题设置时要考虑到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层次性,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来设置问题,如针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设置实践性教学的数学问题,针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可以设置理论性较强的数学题,以实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针对性思维能力培养[3]。

(三)不断完善和创新教学模式

第一,探索符合学生基础学习能力与实际学习条件的教学模式;第二,逐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并汲取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经验;第三,将教学经验与新教学模式有效结合起来,以完善数学教学体制。

总之,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应仅看到表象,应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让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独立于传统数学被动学习之外,进而促使学生的学习知识学习更为灵活,并能够充分地理解数学知识所表达的含义,同时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让学生愿意主动地学习数学与接触数学,使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克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7(32):325.

[2] 樊丽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才智,2017(22):43.

[3] 钱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4(S2):453.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措施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