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经方中附子的应用心得

2018-01-23 01:49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20期
关键词:附子服药水肿

北京西三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192

经方是中医学的精粹,历经漫长的临床验证。笔者从事临床工作10余年,研读中医经典,擅于运用经方治疗临床常见病,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疗效确切。现在通过分析门诊收集的5则病例,浅谈应用附子的经验,以飨同道。

1 验案举例

1.1 病例1 田某,男,88岁,首诊时间:2017年3月3日。主诉:咳喘20余年,加重一周。曾被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近来病情加重,发热恶寒,胸闷,咳喘多痰,伴下肢浮肿,舌苔白腻中黄,脉象浮滑而数。

辨证:风寒犯肺,肺失宣肃,痰浊阻塞,凌心犯肺,并发水肿,老年病属危重。治以解表清里,止咳化痰,平喘利水。方药:以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及小青龙汤加减。方药如下:麻黄 10 g,桂枝 10 g,细辛 10 g,白芍 10 g,法半夏 10 g,五味子 10 g,石膏 30 g,杏仁 10 g,生甘草10 g,大枣 10枚,葶苈子 10 g,厚朴 15 g,地龙30 g。7剂,水煎服,2次/d。

一周后复诊,患者发热咳喘减轻,胸闷,喉中痰鸣,水肿如前。舌淡苔白腻,脉滑。在前方的基础上加入五苓散(茯苓30 g,泽泻 20 g,白术20 g,猪苓20 g,桂枝10 g)温阳化气,利水渗湿,减轻水肿程度。服药一周后,患者第三次就诊,咳喘减轻,下肢水肿仍未消,舌淡苔白腻,脉滑无数,拟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方药如下:杭白芍10 g,生姜3片,茯苓15 g,白术10 g,炮附子15 g,前胡10 g,苏子10 g,葶苈子10 g,大枣10 个,杏仁10 g,浙贝10 g,桔梗 10 g,生甘草10 g。服药7剂后复诊,咳喘减轻,仍有动则气喘,肾不纳气之象,前方加太子参10 g,蛤蚧10 g,炮附子加至30 g。嘱患者一周后复查,查体水肿仍未消,将炮附子加至50 g,一周后复查,症状全消,拟前方做丸剂,以巩固疗效,每次6 g,一日两次。服用三月。

按:本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肺心病,心力衰竭,下肢水肿属中医学“痰饮”,“哮喘”,“胸痹”,“水肿”范畴。患者开始有恶寒发热的表现,解除表证后,平喘降逆,化痰止咳,淡渗利水方法治疗。首诊用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及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发热咳喘减轻。但下肢水肿顽固,先用五苓散化气利水,但效果不显,故采用真武汤,温阳利水。《伤寒论》“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1]

1.2 病例2 赵某,女,80岁。首诊时间:2017年2月6日。主诉:右足掌部疼痛1年余,近1月伴五趾麻木,局部怕冷挛急,行走困难,经地方医院骨科、外科会诊,行MRI及血液检查诊断为骨质疏松,血液循环障碍,神经炎,经治疗无效,故求诊于中医。刻诊:患者精神不振,颜面失华,右足部局部无红肿,微恶寒,舌淡红苔白,口中和,脉沉涩。辨证:气血不足,脾肾阳虚,经脉阻滞,不通则痛。立法:补益气血,温补脾肾,疏通经络,缓挛止痛。方药如下:党参10 g,黄芪15 g,杭芍15 g,桂枝10 g,炙甘草10 g,干姜10 g,炮附子30 g,威灵仙10 g,木瓜10 g,牛膝10 g,鸡血藤10 g。14剂,水煎服,2次/d。两周后复查。足掌痛显著减轻,已能下楼活动,舌苔脉象同前,前方加补骨脂10 g,骨碎补10 g。服药10剂后复诊,趾麻挛急症状已缓解,前方汤剂改为丸剂,每丸6 g,2次/d,忌生冷油腻。服用1月,前述症状全部消失,精神好转,每天早晚适当活动,精神愉悦而愈。

按:此例辨证为虚寒,处方以芍药甘草附子汤加减,此方来源于《伤寒论》。原文“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1]”治疗发汗太过,阴津阳气受损的虚证。此处扩大了方剂的使用范围。药虽简单,但可扶阴益阳。芍药、甘草可缓挛急止痛,用大量附子温阳散寒,再配合其他舒经活络的药物,药效倍增。

1.3 病例3 王某,女,43岁。首诊时间:2017年6月24日。主诉:腹痛,腹泻,便中带脓血3年,加重两周。曾至朝阳某医院行肠镜检查、大便化验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经中西医药物口服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效果不佳。刻诊:患者精神疲倦,面色淡黄,日泻3~4次,便中夹有脓血,伴有腹痛,舌苔白腻中黄,脉沉弦。辨证:脾胃虚寒,久泻伤及肠道,而成溃疡。立法:温健脾胃,清肠止痢。处方:以白头翁汤合附子理中丸加减治疗。方药如下:附子10 g,党参20 g,干姜10 g,炒白术30 g,炙甘草10 g,白头翁30 g,黄连10 g,黄柏6 g,秦皮8 g,茯苓20 g,补骨脂10 g。7剂,水煎服,2次/d,二诊时腹痛已经缓解,腹泻仍旧,少量脓血,前方加生山楂15 g。服7剂后,仍便意频频,但已无脓血,遂用乌梅丸、附子理中丸合方治疗。方药如下:炮附子10 g,党参20 g,干姜10 g,炒白术30 g,炙甘草10 g,乌梅10 g,细辛10 g,黄连10 g,当归15 g,黄柏10 g,桂枝10 g。服药七剂后,大便稍稀,前方加入四神丸,两周后痊愈。

按:患者病程较长,已成久痢,耗伤气血,气血不调,病位于肠但本在脾胃,初诊用附子理中丸温补中焦,白头翁汤针对湿毒夹杂,后症状缓减,但里急后重感仍未除,所以加用乌梅丸温清并用,固肠止泻。附子治疗腹痛,疗效确切,如四逆散、通脉四逆汤方后均有“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的定例。

1.4 病例4 庄某,女,85岁。首诊时间:2018年1月24日。主诉:胸闷,心悸,颜面下肢浮肿伴两膝关节疼痛,发病两周,既往有风心病史,赴地区医院行X光胸透、心电图、血化验确诊为风心病、慢性心衰、风湿性关节炎,经用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故求诊于中医门诊。检查:下肢、颜面浮肿,下肢可凹性浮肿III度,听诊:二尖瓣区有吹风样杂音,舌苔淡白,脉沉弦。辨证:心肾阳虚,水湿不化,形成水肿,凌心阻络,发为心悸,痛痹。立法:温散寒湿,健脾消肿,利水定悸,宣痹止痛。方药如下:炮附子15 g,生姜3片,杭白芍10 g,党参15 g,白术15 g,桂枝10 g,茯苓10 g,猪苓10 g,泽泻10 g,牛膝10 g,木瓜10 g,羌活10 g,独活10 g。7剂,水煎服,2次/d。服药后复诊,下肢浮肿Ⅱ度,将前方炮附子加至20 g。一周后复诊,浮肿已消,关节疼痛仍作,舌苔脉象同前,将炮附子加至30 g,服药七剂,上述症状全消,已能安然入睡,继续服六味地黄丸三个月以调善后。

按:该病中医属于心悸、心阳衰竭、水肿、痹证范畴,虽然病情较复杂,但机理同上,心肾阳衰,水湿泛滥,凌心阻络。方由附子汤和五苓散加减治疗,散阴寒,利水气,上下通调,湿无所聚,悸痛则消。

1.5 病例5 王某,男,62岁。首诊时间:2017年7月8日。主诉:冠心病,心绞痛,病史已10余年,近年来心痛加剧,曾到阜外医院检查,心血管阻塞95%,做支架介入2支,痊愈。并口服欣康阿司匹林等药物。近两年来,胸闷、气短、心绞痛复发,至阜外医院检查,诊为心内毛细血管障碍,增用消心痛,半月来未见明显效果,但觉乏力心悸,下肢明显水肿,心情焦虑。刻诊:患者精神憔悴,颜面黧黑,下肢可见明显水肿,按之,凹陷不起,心悸,小便量少,舌质胖嫩,苔白,脉沉细涩。辨证:阳虚水泛,水瘀互结,痹阻心脉。立法:温阳化水,活血化瘀,标本兼治。方药如下:柴胡10 g,枳壳10 g,川芎10 g,当归10 g,白芍10 g,赤芍10 g,桔梗10 g,桃仁10 g,红花10 g,茯苓10 g,白术10 g,牛膝10 g;炮附子30 g同干姜10 g先煎1小时。7剂,水煎服,2次/d。服药后,胸闷减轻,未复发心痛,下肢浮肿如前,附子加至50 g,服14剂后复查,颜面光泽已现,所有症状均减轻,舌淡苔白,脉沉,炮附子加至80 g。服药一周后复查,精神焕发,饮食增进,二便通畅,浮肿全消。

按:本病属胸痹、水肿范畴。《金匮要略》有述:“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2]所以用附子温心脉,止痹痛。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通脉止痛。同时,附子的温性作用也促进了血液的流通。

2 用药症状及时机

附子性大辛大热,为“百药之长”,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偏重于心肾、脾经,是治阳虚诸症的要药。张景岳是明代有名的温补派,曾经谈到过药之“四维”,其中之一就有附子。

附子可以主治多种疼痛证。《伤寒论》中,“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1]”寒湿痹阻经脉关节。“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心为阳脏,上居清旷之地,若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聚而为饮,上逆凌心,可引发胸痹心悸、颜面肿,水液性趋下,往往还表现为下肢浮肿,如病例1、4、5中患者症状。水之形态多样,流动性强,可居多处,居肺则咳喘,居关节则痛痹。阳气虚则阴邪胜,侵骨脉则痛痹,侵心脉则胸痹。附子走而不守,驱逐多处寒湿。在病例1中,运用真武汤,温阳散寒除湿而获效。而在病例4中,除有水肿的表现外,关节痛较明显,此时应选用附子汤。

临床症状错综复杂,治疗时要抓住一个时期内的主要矛盾,分清先后。在病例1中,患者有发热恶寒的表证,也有肺热舌苔中黄,所以先解表清里,两证消失,咳喘、水肿未减轻,此时舌苔已转变成为白苔,抓住时机,运用真武汤。病例3中,白头翁汤先去除脓血,待脓血尽,里急后重成为病证重点,再改用乌梅丸。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特色,如病例2中,辨证为脾肾阳虚,经检查诊断为骨质疏松,如果单补肾强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治病求本,运用温通之法治疗。附子除痹的作用正体现《本经》中主“寒湿,踒躄拘挛脚痛,不能行步”的记载。

病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方面是正邪斗争,一方面是外部药物的影响。掌握用药的时机,辨证诊治,审证求因。

综上,概括附子用药指征:①畏寒肢冷、水肿、疼痛、心悸、哮喘、泄泻等,机理为寒湿侵袭;②舌苔白腻而淡胖或薄白,口不渴,脉沉细弦。

3 方中附子用量

经方中附子的量多以枚计,药材的个头有大小之别。《伤寒论》中用附子轻剂为“一枚”,中剂为“大者一枚”,重剂为“2~3枚”。《药典》规定常规量是3~15 g,用药力求稳妥,由于患者个人体质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是千差万别。附子虽然有毒,但是经过炮制后,毒性减弱。在临床应用中,关键是用前久煎,只有长时间的煎煮,有毒成分双酯型生物碱可水解,毒性降低。用附子时不是马上达到足量,而是根据病情、体质、舌脉征象适量调节。如患者服药后复诊有效,无不适症状,原有症状未完全消退,就可以增加附子用量加强药效,如病例1、4、5中,最多加至80 g。随着附子用量的增加,水肿、心悸、痛痹等症状明显缓解,但大量辛烈药物不能长期服用,所以待病情得到控制后,原方制成丸剂,以图缓治,作用温和。

附子的用量,随其功效不同而不同。如在病例1、2、4、5中,附子用量均较大,而在病例3的乌梅丸中,附子量较小。重用是取其温阳散寒除湿,轻用则取其调节寒热。病例中的久痢,当属久病而寒热错杂气血亏虚。《伤寒论》中的乌梅丸,附子用量为6两,其量不足总药量的十三分之一,功在调和阴阳不相顺接之气,使厥阴升降正常,肠中寒气消散,气血调和,则无里急后重之感。厘清附子在整个方剂中的作用就能掌握其用量。

大量使用附子,应注意病人服药后的反应,如有的病人复诊时述服药后舌尖稍麻,余无不适,应适当的减少附子的用量。仲景为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不畏出现眩瞑的现象,即现代药理的乌头碱轻度中毒,比如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方后云:“初一服,其人身如痹……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为附子白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2]”在临床中,应在保证最佳疗效时,保证患者安全。仲景用附子过量的方法,笔者认为应仔细斟酌,一些有毒药物的最有效的剂量和中毒量相当接近,需要细致观察。

4 恰当配伍

附子可生用、炮用。生用大热有毒,走而不守,治疗阴盛阳衰之危重症。临床所用附子虽然经多种方法炮制,仍具有毒性,但通过恰当的配伍,既可减轻毒性,又可增强疗效。在以上病例中,均将炮附子和干姜先煎半小时到1小时,再纳余药,其一可以减轻毒性反应。如《本草经集注》论述,“俗方每用附子,须甘草、人参、生姜相配者,正制其毒故也。[3]”其二可以透达阴寒,其力精专,正如陶节庵云“温经用附子,无干姜不热”。附子在《伤寒论》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与之配伍的方剂有20首。如真武汤、附子汤、芍药甘草附子汤、乌梅丸等。经方中的配伍之妙,已被历代医家验证。附子配伍广泛,《本草备要》云:“能引补气之药达下焦以复散失之元气,引补血药以滋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逐在表之风寒,引温暖药达下焦以祛在里之寒湿。”

灵活运用附子,巧妙配伍。如病例5中,治疗胸痹、心悸,辨证当用血府逐瘀汤。加用附子,则见奇效。附子刚雄助阳,温运脉,具有补益功效,加强了活血化瘀的作用,同时温阳化湿,一举两得。

在病例2中,辨证当属气血不足同时气血不通,用芍药、甘草滋阴养血,缓急止挛,配附子则刚柔相济,相得益彰。《诸病源候论》说:“人腠理虚者,则由风湿气伤之,博于血气。”所以再加用通治血痹的黄芪桂枝五物汤,全方补血行血药物居多,只加一味走而不守的附子,药效大增,直达病所,痛痹解除。

猜你喜欢
附子服药水肿
不同部位的水肿,可能是不同疾病的征兆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附子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不同姜制附子中6种生物碱含量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