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条件显著改善 生态农业发展迅速 金山区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2018-01-23 07:36蒋俊
上海农村经济 2018年7期
关键词:金山区农民画河道

■蒋俊

为了解金山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近期,金山调查队联合区人大农工委开展本区乡村建设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农村人居条件、生态农业不断发展,金山区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应在体制机制等方面加以改进。

一、主要成效

(一)村庄改造成效显著

金山区自2007年开始进行村庄改造,至2017年共完成改造4.34万户,总投资10.36亿元。目前,全区各镇2018年村庄改造项目计划已编制完成。在村庄改造过程中,枫泾镇获选全国特色小镇,吕巷镇白漾村荣获全国生态文明村,廊下镇中华村、枫泾镇中洪村和漕泾镇水库村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廊下镇中丰村荣获中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全区另有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5个,上海市智慧村庄3个。

(二)生态农业发展迅速

金山区大力推广绿色生产和防控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2017年,全区化肥亩均使用量控制在25.9公斤,化学农药亩均使用量控制在1.04公斤。累计推广有机肥3.8万吨,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43.6万亩次,完成推广绿色防控技术3万亩次,完成推广水肥一体化0.87万亩次,推广缓释肥0.52万亩次,推广专用配方肥27.3万亩次。超额完成本区中小畜禽场退养年度目标,共退养111家养殖场。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种养结合等生态循环模式,启动“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工作,推动绿色食品生产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推进造林养林相结合,2017年完成环境综合整治防护林建设6302亩,建设农田林网9270亩。至2017年底,全区森林覆盖率达12.33%。

(三)水环境改善取得较好成效

金山区围绕“到2017年底,全区所有中小河道、断头河基本消除黑臭状态,水域面积只增不减”的总目标,通过调查摸底,共梳理出185条段198公里中小河道整治目标任务,并列出黑臭河道整治清单,开展中小河道重污染整治工程。一是全面实施“河长制”,1944条河道1550名河长名单向社会公布,实现河长制全覆盖。二是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作,已有2.2万户农户受益。三是开展河道轮疏工程,使本区的广大中小河道达到水清、面洁、岸净的水环境。原先被列入“国考黑臭河道”的太平港经过整治,还修建了樱花步道,成为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场所,被评为全市“最具人水相亲奖”和“上海市人居环境范例示范提名奖”。

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区185条段198公里河道整治任务圆满收官,中小河道整治进度和成效走在全市郊区前列。

(四)乡村文化内涵得到充分挖掘

金山区深入挖掘、修复,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浓郁乡土风情,体现上海江南水乡特色。廊下打莲湘、亭林腰鼓、山阳民乐、吕巷小白龙、朱泾花灯、金山卫田山歌等一批乡土文化得到弘扬,部分项目还入选了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金山农民画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年来,金山区加强了农民画的发展培育力度,把农民画发展列入对外文化交流重大项目,组织优秀作品到泰国、英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展出,影响力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加强农民画衍生品的培育,打造“金山生活”金山农民画衍生品品牌,丝巾、茶具、笔记本、水笔、茶叶罐等42种衍生品已经投入生产销售,颇受消费者青睐。

枫泾镇将水上迎亲习俗融入了古镇旅游项目,每年都在金秋时节举行“水乡婚典”,邀请国内外年轻人前来参加集体婚礼,新人们穿戴凤冠霞帔,乘坐画舫在河上巡游。截至去年,枫泾水乡婚典已经举办了十三届,众多新人踊跃报名参加婚典,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古镇一睹吴越文化的风采。

二、对策建议

金山区美丽乡村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工作整合、规划与建设标准、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下阶段应加大推进力度,促进美丽乡村持续健康发展。

(一)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激发美丽乡村建设内生动力

一是进一步明确分工,夯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目标任务,制定美丽乡村建设“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升级清单”,厘清区、镇、村的分工,明晰责任边界,加强监督考核。加强左右联系,上下联动,将项目、资金整合起来;重心下沉、权力下放,充分发挥基层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二是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聚焦美丽乡村建设。深入研究美丽乡村建设的各项政策和遇到的实际问题,制定统一标准在引导村民改善居住环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整合资金聚焦重点项目等方面予以进一步支持。

三是加强规划的引领作用。加快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指导本区美丽乡村建设方向。各镇因地制宜,加快制定各村规划,既要提高标准,有一定的前瞻性,也要尽量与已经建成的项目结合起来,避免浪费。

(二)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夯实美丽乡村建设经济基础

一是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大力发展农村产业。美丽乡村建设富在产业,要根据实际情况,优化供给、提质增效,着力培育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打造一批农业品牌,努力发展农业旅游,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深入研究并出台政策,指导和引导集体经济组织参与本镇、村美丽乡村建设,并规范其参与范围和方式。

三是完善美丽乡村的投入机制。明确区、镇两级各自出资范围和标准,为美丽乡村相关项目建设、运行、维护提供资金保障。在资金投入方面突出重点,打造一批有特色的亮点村庄,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出台优惠政策,与发展农村旅游等相结合,使社会资本有利可图。

(三)聚焦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美丽乡村建设文化内涵

一是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充分挖掘本区传统历史文化,将其作为凝聚人心,增加村民向心力的关键抓手,切实提升村民的自豪感,真正做到“根在文化”。将历史文化与农业旅游相结合,与发展第六产业相结合,将历史文化作为发展农村产业的一个重要促进因素。

二是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注重对村民的宣传教育,加强民主决策,使村民更多更主动地参加到村内各项事务中来,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来,自觉改善宅前屋后环境,进一步夯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基础。

猜你喜欢
金山区农民画河道
上海市金山区龙泉学校 从传统走向未来,成为祖国新一代接班人
谁最重要
我与风的故事
南京六合:农民画绘出“国际范儿”
代县成立农民画促进会
金山农民画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治理城市黑臭河道的方法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