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视角下的有机、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

2018-01-23 08:24马细兰
南方农村 2018年3期
关键词:基本农田绿色食品耕地

马细兰

(广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广东 广州 5105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也越来越关注,在购买食品时倾向于选择代表更高质量安全水平等级的有机食品或绿色食品。但由于我国地少人多,农业生产以小农耕作为主,生产计划性差,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等原因,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有限。本文通过查阅和分析我国人口、粮食产量、耕地、农药使用量、化肥使用量以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发展情况等数据,研究以满足质量安全为目标的绿色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满足数量安全的农业生产之间的平衡点,分析其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力图寻找在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有机、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之策。

一、我国有机、绿色农业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由于不可再生资源趋于枯竭,环境不断恶化,世界各国政府及科技人员都在寻求可持续发展模式。我国分别于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提出了“绿色食品”理念先导的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的道路,经过20多年长期的生产实践,事实证明,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带来明显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虽然我国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一)有机、绿色食品产量占我国全年农产品产量比例小

由于有机食品标准要求不能施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绿色食品要求只能有限定的使用化肥和农药,因此,其产量相对常规耕作模式都偏低。2009-2015年我国有机食品产量分别为413万、414万、429万、481万、673万、690万、612.7万吨,绿色食品产量分别为6288万、6951万、4302万、4246万、8115万、8983万、12167万吨,与全年农产品总量相比,其总量偏少[1]。

(二)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小

据IFOAM和FiBL联合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全球有179个国家或地区从事有机产品生产,认证的土地面积达5090万公顷,占全球农业用地面积的1.1%[1]。2009—2015年我国有机农作物种植面积分别为94万、109万、114万、95万、116万、112万、93万公顷,在100万公顷左右波动,2015年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0.8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9—2015年我国绿色食品种植面积为1143万、1215万、1267万、1364万、1452万、1386万、1332万公顷,增加幅度较小,2015年种植面积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1.8%[2]。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我国有机、绿色食品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粮食生产在满足“量”的安全上还存在缺口,严重影响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粮食的供给直接反应我国粮食安全,是食品安全中的重中之重。由于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亩产量不高,政府为了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对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生产政策扶持力度不大,进而影响了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发展。

1980年到2016年我国粮食产量大体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0年到1998年,此阶段粮食产量逐年增长;第二阶段为1998年到2003年,此阶段我国粮食产量不增反降,到2003年粮食产量只有43070万吨,比1998年粮食产量51230万吨减少8160万吨;第三阶段为2003年到2016年,此阶段我国粮食逐年增长。但由于我国人口每年增长,且增速与粮食产量增速不同步,造成人均产量波动更大,其中2003年我国人均粮食为最低,年人均只有333千克。到2016年我国年人均产量依然不高,人均粮食产量才446千克,粮食安全问题依然突出[3]。

(二)粮食作物生产面积处于“紧平衡”状态

决定粮食总产量多少的第一要素是耕地面积,特别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李树枝等[4]研究认为,全球耕地面积普遍减少,土壤恶化严重。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而耕地面积只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5],因此保护耕地面积特别是保护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对我国来讲十分重要。自2003年之后,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逐年递增,年均递增1%,但由于我国人口也同时递增,所以人均耕地增加较少,只增加0.07亩,2009-2016年人均耕地一直维持在1.23亩。在总量约束的情况下,发展有机、绿色食品受到较大制约。

(三)适于发展有机、绿色食品的土地制约严重

由于实体经济发展需要,工业园区在各地蓬勃发展,占用了大量熟耕地。各地为保证耕地红线,大量生地被置换进入耕地,导致耕地的实际产出能力下降。如2016年我国新增农作物耕地面积329万公顷,而农作物耕地面积比2015年减少31万公顷,说明2016年有360万公顷粮食作物种植熟地变为其它用途,形势极为严峻。此外,随着长期以来我国的化肥、农药过量施用,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土壤肥力下降,导致适于有机、绿色食品发展的农田越来越少。

三、有机、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指导,确保有机、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2016年,我国农业面临三大突出问题:一是粮食总产量增加,2015年已达6.215×108t。二是粮食库存量增加,2015-2016年我国玉米、小麦、稻谷库存合计高达2.54×108t。三是农产品进口量增加,2015年全国进口粮食1.24×108t,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19.3%;进口大豆8.169×107t,占全世界大豆出口量的70%[6-7]。从供给端来看,我国不仅要调整粮食种植品种结构,更要调整粮食质量结构,提供高品质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随着我国人口增多,耕地、水资源有限,耕地高强度开发利用,耕地地力严重透支,土壤质量严重退化,如果现在不培肥土壤,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我国粮食自给率将会进一步下降。而有机食品是选择无污染的环境,不施化肥、农药;绿色食品是有限制的使用化肥、农药,因此,种植有机、绿色农作物对提高土壤肥力、培肥土壤十分有利,符合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现况,应该引起政府部门高度重视。

(二)全面实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政策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永久基本农田是最优质、最精华、生产能力最好的耕地,划定并守住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功在当前、利及长远,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保障。随着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各地省、市大量兴建工业园,而工业园建设用地绝大部分是永久基本耕地,是优良耕地。为了保证18亿亩耕地红线,有些市县采取改造荒地甚至是丘岭山地成耕地以补占用的永久基本农田。这些改造的耕地土壤熟化度低,土壤肥力低,每亩产量远远低于熟化度高的永久基本农田的产量。因此,要加快全面实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满足有机、绿色农业发展的土地基础。

(三)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当前我国土地经营模式是分田到户、以户经营的模式。这种模式在工业不发达、国民经济以第一产业为主的时代是较好的经营模式,对解放我国农村生产力起到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户经济不再以农业经济为主,以户经营土地模式的弊端则开始显现。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但可以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通过铲除田埂增加种植面积外,还便于大型机械作业和新品种的集中推广,利于形成规模效益和品牌效益。

[1]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有机产品认证与产业发展[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2]余戎.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路径选择[J].宏观经济管理,2016(12):38-42.

[3]赵其国,黄季焜.农业科技发展态势与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J].生态环境学报,2012,21(03):397-403.

[4]李树枝,郭瑞需.2015年全球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启示[J].国土资源情报,2016(12):3-9.

[5]王冼民,杨锋,杨少瑕,等.粮食安全视觉下的农业资源与环境要素的效用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02):72-75.

[6]赵其国,滕应,黄国勤.中国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问题的战略思考[J].生态环境学报,2017,26(01):1-5.

[7]王大为,蒋和平.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下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若干思考[J].经济学家,2017(06):78-87.

猜你喜欢
基本农田绿色食品耕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山东省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研究
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禁废”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什么是绿色食品
河南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超1亿亩
我国撤销392个绿色食品产品标志使用权
基本农田的划定和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