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晚期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对文档名词的影响

2018-01-23 20:59康胜利丁海斌
山西档案 2018年3期
关键词:文凭文档文化

文 / 康胜利 丁海斌

以鸦片战争为界,清代历史可分为清代前中期(约1644—1840年)和清晚期(约1840—1911年)。清晚期,封建统治与封建文化的渐趋没落和近代教育、外交、工商业制度的兴起与发展,以及西方文化与科技的引入等现象同时发生且相互交织,密切地影响着文档名词在清晚期的发生、发展。在中国文档名词发展演变历程中,清晚期是文档名词术语由古入今、由少量名词通用阶段向统一术语阶段转变的过渡时期[1]。这一阶段文档名词的起源、继承及嬗变几乎都受到了清晚期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强烈影响。

一、清晚期政治对文档名词的影响

政治上,清晚期频繁的军事作战、近代教育与外交制度的兴起和发展等因素,对文档名词在清晚期的发展演变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客观影响。

(一)军事体制

清晚期为了巩固对全国的统治以及抵抗列强入侵的需要,军事作战较为频繁。受此影响,“火牌文书”“粮台文案”等专有名词相继形成,“地图”等传统名词的使用频次显著上升。为满足作战需要,清晚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驿站和军粮承运制度。驿站的主要职能是传递军用文书,而作为凭证的“火牌文书”应运而生。它主要起证明驿兵身份、注明送达期限等作用,“且说这火牌文书到了浙江绍兴府……时任绍兴府正堂一接这个火牌,连忙到了书房内把彭兴儿叫过来,说:‘你去请李壮士来’”[2]58。军粮承运过程中,设有专人办理文档工作,“粮台文案”就是其中的一种。“粮台”是行军途中经理军粮的官署名称,该机构中专门负责办理文书的人员称“粮台文案”,“嗣后除带兵人员实系防剿吃紧,仍准由各省督抚奏请夺情外,其余随营粮台文案各员及并非军务省分之道府以下各官,该督抚不得概行奏留,以示限制”[3]544。同时,因军事及对外开放的需要,“地图”一词在清代的使用频次出现明显上升,约521次,居于清代“图族”文档名词首位,也显著高于“地图”一词在中国古代各历史时期的使用频次。这时的“地图”含义已基本固定,指根据一定的比例尺制作而成的图形类文件,“阅土、俄交战地图,俄兵由丹牛浦江东越巴拉堪山,据有克斯登吉城,进攻费里伯布立斯;土京屏障恃阿得里阿拉铺拉炮台,而闻已无斗志”[4]246。

(二)教育制度

清晚期,逐步建立起一系列具有近代意义的教育制度,近代教育制度的萌发推动了“文凭”一词古今含义的嬗变。在古代,“文凭”一词意为“作为凭证的官方文书”。显然,当时采用的是“文凭”一词的字面含义。它没有出现也没有使用过“学历证明或毕业证书”的含义。研究发现,“学历证明或毕业证书”这类近现代内涵的使用最早溯源于清晚期前后的《美理哥国志略》[5]。清晚期的近代教育制度主要是仿照西方教育体系设立的,学生只有接受教育并完成规定的课程、经统一形式的考试合格之后,方能被授予相应的毕业或卒业证书。毕业证书等物质实体产生以后,相应的表达语言和文档名词就具备了形成基础,“文凭”一词在古代包括清代前中期的用法都以“官方制发的凭证文书”为主。它在近代教育制度中用以表述“官方制发的学历证书”,本身就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化和历史基础,因此,“文凭”一词“学历证明或毕业证书”之近现代内涵甫一形成就得到了官方和民间的广泛认可,“学部右丞创为学生毕业不给奖励,唯予文凭之议”[6]321。

其后,由于大量同义、替代文档名词的出现(如“凭照”“凭据”“证明”等),再加上近代教育制度的完善和深入,除“学历证明或毕业证书”这一含义外,“文凭”一词的其它类含义逐渐被同义名词所替代,其后续应用大都专注于教育领域,并在“学历证明或毕业证书”的内涵基础上,借助与前置定语的组合,进一步演化、细分为“毕业文凭”“修业文凭”“卒业文凭”“教习文凭”等教育类专门文档名词,例“母询学业,则出毕业文凭以视母”[7]3514“顺直学堂甲、乙、丙三班学生修业文凭标朱盖章”[8]538。

科举制度在清代前中期得以延续,但到了清晚期伴随着近代教育制度的兴起和发展,传统的科举制度日渐式微;受此影响,部分与科举制度密切共生的文档名词逐步消逝,如“卷摺”一词在清晚期之后便退出了文档名词的历史舞台。“卷摺”一词在产生以后一直作为一个专门类文档名词而使用,但在清晚期前后的读法和用法皆不同。清晚期以前“卷摺”之“卷”字读三声(juǎn),主要表示“不舒展”,即“卷折”,而“摺”和“折”音同义通,自古以来常被作为一个字使用,“卷摺”取“卷折”之意较易理解,属于简单直接的字面含义组合类文档名词,使用“卷折”之意的例子如“尝有侍臣衣带卷摺,帝怒曰:‘卿衣带如绳,欲何所缚’”[9]796。清晚期,“卷摺”之“卷”则读四声(juàn),音易意异,这时的“卷摺”一词特指“科举考试的试卷”,“国朝每科殿试鼎甲三名,殿试卷例用玻璃盒装置……舒城孙省斋方伯观……其卷摺评为七省第一”[10]1095。“卷摺”一词在清晚期共检索到11次,而这11处文本中皆取“科举考试试卷”的含义,足见清晚期“卷摺”一词与科举制度的共生关系。科举考试制度消失以后,“卷摺”一词便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所以它在科举考试制度消失之后便彻底退出了文档名词的历史舞台。

(三)外交制度

外交,即对外交往,主要发生在清晚期即184年鸦片战争以后。虽然这类外交更多是被迫的,清政府大都处于被动、不得已的地位,但是在客观上却促进了近代政治、教育、外交等社会因素的剧烈变革,进而促进了新的文档名词和文档管理机构的诞生与发展。如“驻扎文凭”,即现今俗称的“国书”,是主权国家对驻外国大使的任命证书,是清朝皇帝向接受国国家元首派遣或召回大使的官方文书,驻外大使通常只有在递交了“驻扎文凭”后才能履行他们的职责,“刘云生为其外部所持,不令随同呈递国书,经函致威妥玛,属其转致外部,乃得随同一见,而终以国书无名,不认作公使。乃为疏请补发国书。而嵩焘固正使也,亦无驻扎文凭,外部亦曾一问及之……故于疏内申明补颁充当公使驻扎文凭,兼列正副使名”[11]107。类似的名词还有“出洋文凭”。它是出洋学生的身份证明,由清政府统一出具,“应请嗣后游历读学生,由学堂选派者,即由学堂筹给资斧;由商局选派者,即由商局筹给资斧;出洋时仍由督抚给与文凭,到洋后仍由出使大臣一体照料”[12]580。为了满足对外交往和兴办洋务的需要,也为巩固封建统治,清晚期陆续设立了总理衙门、安庆内军械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等机构。这些机构的创立和运行也进一步促进了清晚期文档名词的繁荣与多样式发展,如清代专题档案汇编而成的档册中,就陆续新增了“洋务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清档”等词。

二、清晚期经济对文档名词的影响

清晚期,对文档名词的发生、发展具有直接影响的经济因素主要有频繁活跃的土地流转、繁荣发达的商业体系以及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等。

(一)土地流转制度

清晚期土地流转承租十分活跃,除了贫农与地主之间,地主之间、官民之间的土地出租交易也常有发生。受此影响,“租地档案”等文档名词频繁出现,“丁亥 谕内阁、徐桐、崇礼奏、遵旨确查礼部南厂官地,并请核定亩数立案各摺片,据称礼部租地档案不全”[13]30。

(二)工商业制度

清代前中期的手工业工艺较为发达,而清晚期的工商业更多体现在商业的繁荣发展。商业的繁荣发达,必然伴随着大量且频繁的社会交易,作为商业交易的伴生物,契据合约、会计账簿等文档名词便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如“黄子文接过庄票,便道‘我二人相见以心,那些契券文凭的故套,也可以蠲免的了’”[14]83。此外,清晚期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提升了“簿书”“账簿”“簿册”等会计类文档名词的应用频次,“其取息几何,其已用及未用几何,登之簿书,岁终会计”[15]154。而洋务贸易和对外商业的兴盛,使得西方商业体系并与之相关的部分内容也被介绍和引入国内,如“专利文凭”,证明专利所有权的许可证书,“工商创成一技一艺,即献诸国家,由商部考验,上者锡以爵禄,中者酬以宝星,下次亦准其擅为专门之艺,或传为世业,或专利数年,国家给以文凭,以杜通国工商剿袭仿造”[16]172。

(三)科学技术

作为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一环,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中至为重要的社会因素之一,新型科学技术的发明使用,对社会各方面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9世纪40年代前后,电报技术在西方国家陆续投入使用,电报的便捷高效对军事作战通讯的提升效果尤为显著,一经采用便得到了各国的青睐和重视。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华或占地或设立租界。19世纪80年代前后,为了管理和控制这些远离本土的利益,电报技术就被西方列强引入中国并催生出“文电”“文报”等新的文档名词。这两个名词都是在清晚期,即电报技术传入之后才开始被使用,且使用初期都主要用来代称“电报”等含义,如“四月十五日,奉到宪台行知度支部、邮传部文电,十七日即奉到宪檄,分委各员前往公司,按照部电所指各节,查明造报。公司以部派查报,尚须请旨办理,并非接收;细绎文电,且有请宪台察酌情形,分别电覆,藉资参酌等语,遵即转知驻宜公司,妥为接洽”[17]106。

三、清晚期文化对文档名词的影响

清代文化主要有三类:汉文化、满文化和外来文化,这三种文化的交流、融合与碰撞,构成了清代文化发展的主旋律。具体而言,清晚期突出表现为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以及通俗文艺的兴盛。这些变化都反映在文档名词的发展演变上。

(一)中外文化的交流碰撞

外来文化的引入对文档名词的发生、发展及演变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这一时期人们迫切地汲取和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与文化,大量翻译外国文献,在文档名词领域涌现出“文件”“文档”“文电”“文报”等新兴名词。“文件”一词产生于1844年前后学习和研究西方事务及文化的过程之中,“其职值宿宫卫者曰律占麻连……司掌文件曰色吉力达厘押窝”[18]137。清晚期,“文件”一词的使用几乎都与外国事务相关,晚清前期(1840—1875)共检出5处,2处是介绍国外文化和制度,另3处出现于中外条约之中,如“至照会京师内阁文件,或交以上各督抚照例代送,或交提塘驿站赍递,均无不可”[19]64。晚清后期(1875—1911)则广泛发现于马建忠、曾纪泽等驻外大使著述之中,“并顺将国王咨北洋大臣及礼部文件携回”[20]171。

另一方面,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部分传统文档名词的内涵在清晚期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嬗变。如“公文”一词在清晚期以前虽一直都有使用,但使用频次一贯较低;受益于西方政务和文档处理制度的传入,在清晚期政务近代化的实施过程中,其使用频次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增长,且与“文件”类似,大量发现于驻外大使著述中,如《出使英法俄国日记》442处、《伦敦与巴黎日记》21处、《东行初录》6处等,“俟局中有公文通知,余当为之转达”[21]281。类似的还有“文凭”等,其近现代内涵“毕业证书或学历证明”最早发现于《美理哥合省国志略》,该书由美国传教士裨治文[22]用中文写就。裨治文作为中外文化的传播者,用中文介绍美国的制度、文化和历史,又用英文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公文”“文凭”等传统文档名词含义的嬗变突出彰显出中外文化交流与碰撞对清晚期文档名词的发生、发展产生了深刻且久远的影响。

(二)通俗文艺的促进推广

清代晚期的通俗文艺较为兴盛,突出表现为通俗小说的大量出现和“京剧”等新形式民间艺术的形成。清代前中期以文言文和白话文杂糅的手法写就的通俗小说因为易于阅读、趣味性强等因素得以迅速传播和发展,清晚期人们开始探索便于民众读书识字的方法,并于光绪年间兴起了白话文改良运动,继而引发了“小说界的革命”。以小说为代表的通俗文学快速发展与大量传播,对文档名词的推广和普及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清晚期的通俗小说中大量出现“公文”“文件”“案牍”“文案”等名词,表明在当时这些文档名词已得到了普遍认可,并借此融入了百姓生活与百姓文学的创作之中,如“文案”一词在清晚期通俗小说中使用频繁,当时的“文案”一词不仅有文件档案之意,“临安府把文案呈上,郡王是个刚直的人便道:既然恁地宽了崔宁且与从轻断治”[23]97,而且可作为称呼,指代衙门里掌管文牍和档案的官员,“像你老这样抚台央出文案老爷来请进去谈谈,这面子有多大”[24]33!

民间艺术作为通俗文艺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其口口相传的传播方式对文档名词的发展演变有着明显的促进和推广作用。例如,“文书”一词在清晚期新出现了“弹词的别称”这一曲艺类含义,“说唱古今书籍,编七字成句,坐中者开口弹弦子,横坐者佐以洋琴……五月十九,仓桥元帅庙有文书老会,凡省中唱书者不取阄钱,挨唱一回,以家伙到庙先后为序,不甚知名者以此为荣也……人家喜事、生日多用之”[25]1080。这一新用法不仅更为广泛地拓展了“文书”一词应用领域,也给“文书”这一传统文档名词注入了新的活力。类似地,在通俗文艺的口口相传中,这类文档名词的内涵和应用频次呈现出显著的拓展和提高。

四、结语

总的来说,清晚期处于文档名词术语由古入今、由少量名词通用阶段向统一术语阶段转变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独特而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对文档名词的发生与发展施加了具体而深远的客观影响,例如近代教育、外交等政治因素推动着“文凭”“公文”等传统文档名词在清晚期的内涵嬗变,繁荣的工商业和科学技术等经济因素促进着“簿册”“契券文凭”等文档名词的发展,并催生了“文电”“文报”等技术伴生类文档名词,中外文化的交流和通俗文艺等文化因素不仅直接影响着“文件”“文档”等新兴文档名词的起源,而且直接促进了文档名词在清晚期的广泛传播和深入推广。反过来,这些文档名词的发生、发展及应用也真实客观地记录着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在清晚期的变迁过程,可谓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历史见证者”。

猜你喜欢
文凭文档文化
浅谈Matlab与Word文档的应用接口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不单纯以“文凭证书”识才——营造“高可成低可就”的人才聚集磁场
年味里的“虎文化”
有人一声不吭向你扔了个文档
文凭能代表知识水平VS 文凭不能代表知识水平
文凭能代表知识水平VS文凭不能代表知识水平
巴西要发电子文凭
谁远谁近?
Word文档 高效分合有高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