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王爷

2018-01-23 21:49赵淑萍
大观 2018年9期
关键词:小辫黄鹤叛徒

“康王爷”的真实姓名叫康四海。“康王爷”这外号怎么来的?那时他五六岁,糯米团一样的白,乌溜溜的大眼睛,肥嘟嘟的小嘴,人见人爱。奶奶经常带他去看戏。看戏,看的都是帝王将相、侠客义士、才子佳人。他看得入迷。有一次,他从家里翻出一顶罗宋帽,拿两根长木条在帽后一插,戴在头上,大摇大摆,见人,大拇指往后一跷,大声道:“我是孝闻街黄鹤池赫赫有名的康王爷!”于是,“康王爷”就叫开了,老的小的见到他都打趣他。

康王爷崇拜英雄,少年时,八个样板戏流行。深入虎穴、气冲云霄的杨子荣就是他的偶像。他还找到一块木头,捣鼓半天,做成一把枪,再用墨汁染黑。他最喜欢的是让小伙伴扮坏人,自己则抡起那把枪,“砰!”看着“坏人”应声倒地,一动不动,他昂首挺胸,洋洋自得,觉得自己俨然是个英雄。

后来,他考入了地方戏剧团,而且演上了英雄人物,端上了“枪”。可是,“枪”却让他遭遇了一次尴尬。那是演《海岛女民兵》的时候,他演参谋长,腰里别着一把仿真枪,里面装着火药。他在候场时,手指不安分地摩挲着枪,无意识地扣了扳机,枪响了!当时,台上的“海霞”正在巡逻呢。观众倒没在意,还以为是特意安排的。领导大光其火,说他是故意的,要处分。也有人在一旁说风凉话,说不就是凭着一张脸,得了好角色吗。最后,平时对他疾言厉色的师父,好话说了一箩筐,领导改了口,勒令他写检讨。“这样的素质,配演英雄吗?”领导还撂下一句话。那一次教训太深刻了。从此,他候台时,就默默站在那里,站得像一棵松。有时,第四场才有他的戏,他第一场就在穿衣服了,穿好戏服在一边静静观看,寻找感觉。

有一次,演《艳阳天》,他扮演英雄人物萧长春。但是,演老地主马小辫的演员临时发病。怎么办?他顶了上去。因为,每次候台时他都在观察,马小辫的一举一动和台词,早就烂熟在心。这两个角色反差那么大,但他演得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这一来,原先说他靠着一张脸占了便宜的演员再无二话。

风舒云卷,潮起潮落,康王爷在地方戏的舞台上一守就是四十年。其间,戏曲低落的时候,剧团好些人都离开了,他却坚如磐石。如今,他的唱腔炉火纯青,塑造人物,能文能武,亦庄亦谐。

团里要排一出新戏。他提出让徒弟演正角,自己演反角。剧中一幕是徒弟扮演的英雄抡起枪,将他扮的叛徒给毙了。叛徒从“山上”摔下来。排练时,徒弟有些心不在焉,总进不了角色。可他每一次都是真摔。彩排时,他一个不慎摔伤了肩膀,第二天连手都举不了。导演提出调整动作,可是为了演出效果他坚持不改。怎么办?他硬是靠吃止痛药完成了动作。徒弟在旁看得掉泪,从此再不敢马虎。这只手,直到现在还不大提得起来。有些托举的动作,他得借助腹部的力量完成。

那天,康王爷回孝闻街看母亲。一位老人,携着孙子在溜达,看到他,大拇指一跷,对着孩子,朗声道:“他,孝闻街黄鹤池赫赫有名的康王爷!”康王爷听了,眼睛里渐渐浮起了记忆的烟云。

猜你喜欢
小辫黄鹤叛徒
“黄鹤去”与“白云去”究竟孰优孰劣?——崔颢《黄鹤楼》首句异文考辨
寻“包”记
叛徒就在我们中间!
归来兮,远去的黄鹤
黄鹤归来
元气意丝的萌日常
叛徒
被诅咒的袁大头
你猜我几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