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情境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18-01-23 19:02张玉莹邹萍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万众创新大众创业

张玉莹 邹萍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会议论坛上的号召。我国高等教育急需形成一种新型培养模式以培养和发展高等教育人才,而这也是一种我国高等学校需要不断完善的独特人才培养模式。从创业与创新的含义以及关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状、原因和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梳理,以期探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

[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1-0035-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1.017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引言

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者咨询委员会议强调,高校要把全面提升创新能力摆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核心位置,从而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强大的力量。我国高校的培养模式更多的是趋向于“千篇一律”的形式,对个性化需求的关注度还不够。应该将高等学校的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创业的能力与思维,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也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以及技术变革,某种程度上来看,也使学生的自身得到了充分发展。因此可以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同样重要,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我国高等学校应该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地位,从实际角度出发,在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情境下的人才模式改革逐渐落实、补充、完善。

一、创业与创新的含义以及关系

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皮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对“创新”这一概念进行解释并开创了对创新理论的研究。他认为创新就是“生产函数的建立”,是“生产手段的新组合”。

创新能力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创新是思维上的改变与重新组合,并且在创新的过程中,其驱动力来源于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同样他们也是创新过程的主体。而所谓的创业者指的是达到某种目的和过程的人,就具体来讲是指一些能够发现某种信息、资源、机会或者掌握某种资源技术,以一定的方式将一些资源转化或创造财富和价值,从而实现资源新的组合形式的人。由于创新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某种高度的风险,因此创业者在进行某种创业时会遇到一系列的困难,比如心理上的障碍、个人障碍、社会障碍等,而这就要求创业者具有高度的坚韧意志与健康的心理状态来面对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

创新与创业虽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两者有着相互包含、相互影响的作用。创新是创业的基础,这就要求个人能够抓住时间、机遇、资源以及社会的发展趋势,能够综合合理有效利用并且重新组合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新理念、新思维才能够有机会通过个人努力创造出有价值的资源。而创业是创新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是一种实践活动。通过创业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从而进一步推动和深化各方面的创新,因而也就提高了企业或是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的增长。

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状及其原因

近几年由于各大高校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通过专家建议、本科生以及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的实践培养方式,逐步使教学工作和创新创业相联系。但是,我国的高校在实践中仍然受到许多因素影响与限制,培养创新创业的人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仍然是受到多方面的障碍。

(一)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限制人才发展

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将学生培养出了得分能力高、应试能力强的特质。然而在培养的實际过程中忽视了抹杀了学生的独特创新意识。学校将学生培养出千篇一律的模式,没有各自的特点。从某种程度上讲,高等学校将大学生更多的是以共性化培养方式,比如,无论学生是否适合某一类课程都会以必修课方式让学生得到教育。此外课堂上主要是教师为主导,学生记笔记的模式。约束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缺乏学生锻炼的实践能力。教师的教学方法普遍单一且学生缺少学习主动性。教师是以“填鸭式”的方式进行传授知识,学生只是盲目接受学习,并没有系统思考而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比如学习中外教育史的某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历程。首先教师带领学生阅读PPT的内容,接着讲解每条内容,其次讲解国家的教育历程,而这样的教学模式也通用于大多数的课堂。对于此类的课堂,教师的教没有兴趣性、积极性、教学创新性,因此学生也便在思想上、行动上都不重视,反而是以迷糊的状态度过一堂又一堂此类课程。这样限制性的教学模式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便没有提高学生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教育资源缺乏制度保证

高等学校内部教育资源配置是指高等学校本身所拥有的人力、彩礼、科技、信息等资源在学校内部的分配情况。制度是指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在具体的准则或者规格下去具体的完成某一项事情。目前我国高等学校虽然在一些教学研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随着培养规模的增加,其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资源建设却相对滞后。教育资源的缺乏以及制度的不完整,加上学校与企业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合作模式。奖励制度的不完善以及资源分配的不均匀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比如211或者985高校,国家投入的资金或者是教育重视度都远远地高出普通的高等学校,那么在普通高等学校的运作与实践的过程中其执行力也便降低。这也会导致学生没有动力或者是支持度去创新创业,进而形成一种松散的模式。

(三)学生创新创业思想意识不够

国内高校比较注重学生的学识发展,不重视甚至是忽视了学生的外延式发展。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其他的实践活动。据访谈调查可知,几乎每年高等学校都会举行创新创业大赛,对于一个班级来说,有一个至两个学生主动参加是很不错的。据深度访谈可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认为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参加此类比赛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由此可见学生在头脑中已经灌输了以学习为主的意识,而忽视了对其他方面的培养与关注。endprint

这可能是由于传统意识主导学生的思维意识,从小学、初中、高中,家长一直要求学生学好文化知识,相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比较弱。再比如学生学习美术课,老师将一个苹果放在讲台上,接着并不是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绘制苹果的模样,而是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中规中矩的苹果让学生学会临摹。这样一来本来是创新能力正旺盛的时期反而却被限制了发展,进而学生的创新创业的思维意识是不够的。

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相关对策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的大学发展以及类型趋向多样化,但是在具体实施教育过程中,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然有待发展。比如2015年临沂大学全面落实创建了“全国知名区域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型大学”办学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从参与范围来看,已经从最初的9所十四按院校扩展到了包括研究型大学、地方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在内的各个高校。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我们也要注意高校的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尽可能用多种形式对我们高校学生实施创新创业教育。

(一)改变教学方式,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融合

由于经济的驱动方式的转变,美国大学开始注意高等教育中的创业教育。美国的许多高校已经在其非商科专业中整合了创业课程,如工程学、农学、环境科学等专业,而这种形式也被认为是创业教育获得最佳实践的条件之一。以康奈尔大学为例,多个专业领域增设了创业新课程,并允许学生跨学院、跨专业选课,这些课程结合专业特色,突出不同学院教师的参与。可见要改变教学方式,多增加一些关于创新创业类的课程,并且教授方式多样化,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且展现自我的创新创业教育。而许多教师对于创业教育的态度也非常重要,这一点直接影响到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之间的质量,许多专业老师会认为创业类课程不够专业或者说是“学术化”,认为这些课程对于学生来讲没有“任何的帮助”,由此造成了很多专业课教师对进行二者融合的尝试的抵制。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让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逐渐打开,并且要创设创新思维课堂,使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让教师和学生能够有空间的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其最终目的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二)加大内部教育资金的投入,大力支持创新创业课程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没有很好的开展起来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内部支持力度不够。对于实践性的课程,很多是需要一定的资金、制度保障的。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资金保障缺乏,因此也无法保证开设很多创新创业课程。比如某一个学生有一个很好的思想想要在校园里开设一个手绘工作室,首先是需要解决办公的问题。一个在校读书的大学生是需要父母提供资金读书学习的,而想要创新创业的想法必然要解决一部分资金运作方面的程序,因此问题便会出现,父母是否能够支持学生的想法或者有的父母能否拿出相应的资金?而对于学校一方面来说,我们现在高校会进行创新创业大赛来选拔和支持这些成功“晋级”的创新创业项目。但是在实践中,常常会有这样的质疑,那些所谓“晋级”的项目真的会百分之百保证提供完整的资金了么?这种资金是否真正落实到创新创业中呢?而真正想要学生意识到创新创业必须从课程人手,这也就需要一些政策和资金的投入,比如提供新产品开发类课程,这就需要相关的材料,而这也是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物质基础,如果没有,就会纸上空论。

(三)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培养创新创业的综合能力

高校的培养模式大多倾向于学术型的人才,因此随着2003年的高校扩张,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大幅增加学生人数,并且学生和家长由于固有的思维模式限制,会更多的考虑考到研究型大學,而不是一些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型大学。因此,一些应用型人才逐渐的缩小。在高等学校的人才培育模式中,也会逐渐走向偏差,学生随着教学规范也会逐渐僵化他们的思维。因此要适应“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就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思维能力,从最基础开始做起,例如这样训练:桃子和火车有什么联系?电脑和铅笔又有什么关系?诸如此类的训练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以及联想活动,从而让学生保持创新性,才能够有助于激发创业的能力。

(四)促进企业与学校合作,形成一体化发展

日本高校特别注重学校与所在地区的产业相结合,依托日本在本地区的特色产业优势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比如,日本工业大学于1998年创设了产学合作中心,2006年改编为产学合作创业教育中心。日本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加注重利用高等学校的科研优势,通过高校的科学研究的成果或知识为企业开展项目咨询,在其过程中帮助企业解决相关难题。高等学校和企业并不是单向联系,企业也能够反馈给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让高校的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能够散发思维有效实践,使两者充分的有机结合。

因此我国高等学校也可以借鉴外国高等学校的发展模式,根据地方特色建构有特点的产学结合模式。而且在实际实践中,学生可以将创新结果可以转化成为商品,以各种形式进行对外销售。这样不仅促进了企业的新模式发展,而且使高等学校的学生也能够看到成果转化。

这体现了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同企业界、社会的紧密结合,真正体现了学校与社会的紧密配合与联系。而且企业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实习基地,也提供了“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学校也充分发挥自我的学术研究优势,解决了企业的高深问题,促进了两者以及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四、总结

除此之外,创新创业的能力不单只思维能力,也指很多其他的综合能力。比如学生是否能够利用好周围的有效资源,是否具有很好的批判性思维,是否有足够强大的心理承受力,是否能处理好不同的人际关系。这些能力的培养都和创新创业息息相关,不可或缺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不是短时期就能完成的。因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活动中都要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要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互作用,增强应对能力。这一点将是任重而道远的。

(责任编辑:章樊)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万众创新大众创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