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黄秋葵花的花青素和总黄酮含量分析

2018-01-23 10:46练冬梅姚运法赖正锋林碧珍洪建基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黄秋葵总黄酮花青素

练冬梅 姚运法 赖正锋 林碧珍 洪建基

摘 要 分别采用水浴超声波法辅助提取、分光光度法和硝酸铝显色法对不同黄秋葵花的花青素和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黄秋葵花的花青素含量与其总黄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且紫色花的花青素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1.39%和3.13%。

关键词 黄秋葵 ;花 ;花青素 ;总黄酮

中图分类号 S649 文献标志码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8.09.015

Abstract The contents of anthocyanin and total flavonoids in different okra flowers were determined by water bath ultrasound-assisted extraction, spectrophotometry and aluminum nitrate chromogenic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thocyanin content was high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total flavonoids content in different okra flowers. The contents of anthocyanin and total flavonoids in the purple flowers were the highest (1.39% and 3.13%, respectively).

Keywords okra ; flower ; anthocyanin ; total flavonoids

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为锦葵科(Malvaceae)秋葵属1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1-2],现非洲、亚洲、南欧和美洲广泛种植[3]。其主要以荚果供食用,其叶、芽和花也可食用,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菜、药、花兼用型植物[4]。黄秋葵花是雌雄同花授粉品种,富含维生素A、胡萝卜素、粘多糖及黄酮苷等生物活性物质[5]。黄秋葵花具有抗氧化[6]、抗疲劳、抗癌、治疗疮痈[7]等功效,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特殊的功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8]。已有研究表明,黄秋葵花总黄酮含量(12.50~37.60 mg/g)高于果实总黄酮含量(8.49~23.84 mg/g),也远高于大豆总黄酮含量(0.455~6.68 mg/g)[9-11]。因此,黄秋葵花可作为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新的来源。花青素是构成植物颜色的主要水溶性色素之一,属于类黄酮[12]。黄秋葵花有紫红色、淡紫色、黄色、淡黄色4种颜色,其花喉部位有里面紫色和两面紫色之分,导致黄秋葵花的花青素和总黄酮含量不同。植物源花青素和黄酮具有抗氧化、降血压、血脂、血糖等保健功能,通过比较研究不同黄秋葵花的花青素和总黄酮含量,筛选具有高花青素和总黄酮的黄秋葵花作为深加工材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材料取自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保存的7个黄秋葵品种:紫秋葵、粉秋葵、水果秋葵、白秋葵、长秋葵、圆秋葵、绿秋葵。

1.2 方法

1.2.1 黄秋葵花的采集与处理

于黄秋葵盛花期,采集花谢期的花于电热鼓风干燥箱中60℃干燥至恒重,每份资源取200 g烘干,重复3次,并记录鲜花烘干后的颜色及花喉色显现部位。烘干后粉碎,4℃贮藏备用。

1.2.2 花青素的测定

花青素的测定参照文献[13]的方法进行。以矢车菊素为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取1 g黄秋葵花干样,依次加入20 mL无水乙醇、5 mL 0.1 mol/L柠檬酸、15 mL蒸馏水,超声波破碎30 min,离心取上清液,54 nm处测定吸光值。

1.2.3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总黄酮的测定参照文献[14]的方法进行。以芦丁为标准品,制作标准品,取0.5 g黄秋葵花干样,加入70%乙醇,超声波破碎30 min,离心取上清液1 mL,依次加入4 mL 30%乙醇、0.3 mL 5% NaNO2,放置5 min后加入0.3 mL 10% Al(NO3)3,放置6 min后依次加入2 mL 1 mol/L NaOH、2.4 mL 30%乙醇,放置10 min后510 nm处测定吸光值。

1.2.4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及DPS 7.05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秋葵干花的特征

7份黄秋葵鲜花烘干后的颜色及花喉色显现部位如表1。(紫秋葵花烘干后呈紫色,粉秋葵花烘干后呈粉红色,水果秋葵、白秋葵和长秋葵的花烘干后呈紫黄色,圆秋葵和绿秋葵的花烘干后呈黄色。紫秋葵、粉秋葵、水果秋葵、白秋葵和長秋葵的花两面都显现花喉色,圆秋葵和绿秋葵的花只有里面显现花喉色)。

2.2 黄秋葵花的花青素含量

7份黄秋葵花花青素的含量及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如表2。除水果秋葵和白秋葵花的花青素含量无显著差异外,其他黄秋葵花的花青素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紫秋葵花的花青素含量最高,为1.39%;绿秋葵花的花青素含量最低,为0.62%,前者是后者的2.2倍。

2.3 黄秋葵花的总黄酮含量

7份黄秋葵花总黄酮的含量及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如表3。除圆秋葵和绿秋葵花的总黄酮含量无显著差异外,其他黄秋葵花的总黄酮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紫秋葵花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为3.12%;绿秋葵花的总黄酮含量最低,为2.36%,前者是后者的1.3倍。

2.4 花青素和总黄酮相关性分析

7份黄秋葵花的花青素和总黄酮含量均为紫秋葵>粉秋葵>水果秋葵>白秋葵>长秋葵>圆秋葵>绿秋葵,通过DPS 7.05分析,其相关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97。

3 讨论与结论

黄酮包括黄酮类、黄酮醇、二氢黄酮类、二氢黄酮醇类、花青素类等15种[15],具有广谱的药理活性和较低毒性,包括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抗菌等药理功能。黄秋葵花富含花青素和黄酮,但是实际生产中,黄秋葵凋谢的花很少利用。本试验测定7份黄秋葵凋谢花的花青素和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紫秋葵花可作为天然高黄酮类化合物新的来源,能够对废物进行充分利用。7份黄秋葵花的花青素和总黄酮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紫秋葵>粉秋葵>水果秋葵>白秋葵>长秋葵>圆秋葵>绿秋葵,呈现出极显著正相关。本研究中黄秋葵花花青素含量的测定未见报道,总黄酮的含量测定结果与胡帅等[14]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从干花颜色上看,颜色越深,花的花青素和总黄酮含量越高。从花喉色显现部位上看,两面具花喉色的花的花青素和总黄酮高于只有里面具花喉色的花。因此,在黄秋葵花深加工中,可从干花颜色和花喉色显现部位中选择紫花且两面具花喉色的黄秋葵花进行深加工。

参考文献

[1] Cyril C N, Chibundu N E, Anokwuru K O, et al. Cytomorphological and antifungal analysis of Acalypha wilkesiana, Moringa oleifere extracts, and sodium hypochlorite on Abelmoschus esculentus L.Moench treated seeds[J]. Nature and science, 2013, 11(11): 32-39.

[2] Adelakun O E, Oyelade O J, Ade-Omowaye B I O, et al.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the antioxidative properties of Nigerian Okra Seed (Abelmoschus esculentus Moench) Flour[J]. Food Chemistry and Toxicology, 2008, 47(6): 1 123-1 126.

[3] Khomsug P, Thongjaroenbuangam W. Antioxidative activities and Phenolic content of extracts from Okra (Abelmoschus esculentus L.)[J]. Research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2010, 5(4): 310-313.

[4] 劉东祥,叶花兰,刘国道. 黄秋葵的应用价值及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 718-3 720.

[5] 高 尚,高 玲,张如莲. 黄秋葵营养与功能成分研究进展[J]. 中国热带农业,2015(2):46-49.

[6] 朱艳芳,马应波,刘东华,等. 黄秋葵花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5(1):46-50.

[7] 王焕欣. 单方黄秋葵花治疗疮痈[J]. 中医杂志,1983(3):70.

[8] Ameena K, Dilip C, Saraswathi R, et al. Isolation of the mucilages from Hibiscus rosasinensis Linn, and Okra (Abelmoschus esculentus Linn.) and studies of the binding effects of the mucilages[J].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2010, 3(7): 539-543.

[9] 薛志忠,刘思雨,杨雅华,等. 黄秋葵的应用价值与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 保鲜与加工,2013,13(2):58-60.

[10] 廖海兵. 黄秋葵功效成分纯化鉴定及其在不同品种间差异研究[D]. 浙江:浙江农林大学,2012.

[11] 高秀芝,刘 慧,丁雪莲,等. 大豆异黄酮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 食品科学,2004,22(11):386-392.

[12] Fleschhut J, Kratzer F, Rechkemmer G, et al. 2006. Stability and biotransformation of various dietary anthocyanins in vitro. Eur J Nutr, 45: 7-18.

[13] 贾秀娟,魏晓瑶,赵艳敏,等. 黑果花楸果实中花青素含量分布及抗氧化活性[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7,38(8):33-37.

[14] 胡 帅,张 聘,李 强,等.不同黄秋葵花中总黄酮的提取和含量测定[J]. 激光生物学报,2013,22(4):375-378.

[15] Hollman P C H, Katan M B. Absorption,metabolism and health effects of dietary flavonoids in man.Biomed and Pharmaother[J]. 2004: 9-10.

猜你喜欢
黄秋葵总黄酮花青素
绿色无公害特色蔬菜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不同处理对刺葡萄愈伤组织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花青素在饲料上的应用探析
健康Q&A 花青素Q&A
哇,变色啦!
不同提取方法对骨碎补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比较
海南黎药冰糖草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乌腺金丝桃中总黄酮超声法提取工艺研究
麒麟尾总黄酮提取及其抗氧化作用研究
黄秋葵补肾不是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