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探索与分析

2018-01-23 16:08曹丽蓉
读写算 2018年14期
关键词:融合德育小学数学

曹丽蓉

摘 要 德育是我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学生品德修养、人格塑造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德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是对素质教育背景下“以德育人”思想的践行,也是教学改革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教育理念的革新。小学数学教育工作应该积极挖掘数学中的德育素材,为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奠定基础。

关键词 德育;小学数学;融合;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012.9,C956,D03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4-0038-01

德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不仅可以丰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还拓展了小学数学教学外延,实现了学生科学文化水平与思想道德水平的双重提高。小学数学教育者应该深入探索德育与小学数学教育融合的途径,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与道德品质修养,为学生未来成长、学习夯实根基。

一、利用故事教学法开展德育教育

故事教学时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把数学知识融入小故事中,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如果在选择教学故事时,能够注重故事的德育教育效果,就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时,对故事的德育内涵进行深化讲解,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受到德育教育。

例如:在教授“长度测量”一课时,教师可以先给同学们讲授“铁杵磨成针”的故事,然后在讲台上放置一根铁针和一根铁棒,可以先让学生比较它们之间的长短,在得到“铁棒比铁针长”的一致答案后。教师可以找学生代表实际测量铁针和铁棒的长度,可以得出铁针的长度是5厘米,铁棒的长度是50厘米。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实际动手在砂纸上磨一磨铁棒,感受一下在摩擦后铁棒有什么变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能不能将这么长的一根铁棒能磨成小小的一根针呢?有的学生回答:铁棒根本不可能磨成一根针。有的学生认为:利用机器就可以将铁棒磨成针了。在学生充分讨论过后,教师可以借此教育学生:铁棒虽然要比鐵针长得多,但是只要能够坚持不懈,是可以把铁棒磨成一根针的。虽然现代的科技发达了,可以有更加有效的办法将铁棒变成一根,甚至上百根针,但是故事里的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通过再现“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长度的概念,同时被故事中老婆婆的坚强意志所感染。这样就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有效地对学生开展了一次生动的德育教育。

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在课堂上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在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时也可以引入德育教育教学情境,实现德育教育与知识教学的有机统一。

比如:在教授“认识时间”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钟面图上画出自己的起床时间和睡觉时间,同时画出爸爸和妈妈的起床时间与睡觉时间,然后比较爸爸妈妈的作息时间与自己的作息时间之间的差别,使学生能够意识到父母为了自己起早贪黑,默默付出了无数的艰辛。通过这样的课堂内容,使学生对时间概念有了更深刻认识的同时,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从而产生感恩之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带入课堂,在教授“年、月、日”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日历上画出自己知道的一些重要节日。比如:“七一”、“八一”、“十一”等,之后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些日子被定为节日,学生发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这些节日背后的故事,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这些节日的重要意义,完成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历上找出父母的生日,并适时引入感恩教育,鼓励学生在父母生日时送出自己的祝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德育教育情境,可以使小学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使德育教育更加深入人心。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充分发挥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德育教育功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受到德育教育,实现德智的全面发展。

三、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素材

虽然小学数学教材中很少有直接体现德育的内容,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发掘教材背后的知识,就可以找到更多的德育教育素材,进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同时,教师对数学教材中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能够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对数学教材中的德育教育素材的发掘,实现德育教育与数学教学的有机融合。

例如:在教授“多位数的读法”一课时,教师可以列举出中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2万多公里,超过美国居于世界第一;中国陆地面积960多万平方公里,水域面积470多万平方千米。通过列举这些数字,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祖国,产生爱国之心,激发学生为国争光的意识。在教材中深入挖掘可用于德育教育的着力点,可以使德育教育与数学教学充分融合,从而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四、结束语

寓德育教育于形式多样的数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实现德育、智育的均衡发展。数学课上的德育不仅仅要教会他们必要的生存技能,还要教会他们用科学理性的眼光看世界,让他们对自然科学保持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数学是小学中仅有的自然科学必修课程,它对培养小学生的自然科学认知,甚至对他们的做事态度及性格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宋佰玉.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之我见[J].中华少年,2018(30):123.

[2]刘利娟.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J].好家长,2018(75):72.

[3]汪益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8,8(09):61-62.

[4]罗衍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8(09):93.

猜你喜欢
融合德育小学数学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融椅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