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

2018-01-23 16:08王华中
读写算 2018年14期
关键词:初中创新数学

王华中

摘 要 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需求都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教学进行适应性调整和优化创新,以保证新教学目标以及素质教育要求的有效达成。本文结合初中数学的教学,围绕新的人才发展观,对教学创新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C931.1,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4-0104-01

当下,我们初中数学教学目标不仅是集中在传授知识和技能上,还要求对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数学应用能力等进行有效培养。这样,原先一些曾经有效的教学方法策略就已不能满足新的需求,就需要教师根据新学情、新目标和新需求对教学进行创新式的调整和优化,以保持教学的活力。

一、关于初中数学教学创新的理解

不少教师一说到教学创新就“头痛”,认为教学策略、模式和方法已经被研究得很深入,也很见成效了,几乎找不到新的创新点。确实,现在有很多新的教学方法被挖掘出来,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出很好的作用,我们借用这些成功的经验来组织教学,也是可以的。似乎是已经没有了创新的空间——这是对创新的一种不准确定位。感觉创新难,其实是把创新看得太高、太神秘,以为创新一定是对传统的完全否定,这样一来,要想推翻几十年甚至上千年传承下来的教学理念,而重新构建一个新的体系,当然会很困难,而且也没有完全的必要——因为有很多传承下来的方法,本身是很优秀的,也能在新教学需求下发挥作用。比如孔子所提倡的“有教无类”、“不启不愤”等理念,就是现在强调的个性化和启发式教学的肇端,不仅不能推翻,而且应该继承和发扬。

所以,对教学创新,不妨把视角放低一点,从自身教学实际上去做具体的文章——能够对某个教学模式进行突破式的创新固然好,但结合实际对教学进行细节优化也是一种创新,而且是更贴近需求的创新。

二、初中数学教学创新的两个建议

(一)丰富数学课堂教学形态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稳定性低,我们在教学中应尽量考虑到这种心理特征。有些教师掌握了一种好方法,就一直用起来不放手,结果造成学生对教学方法的“疲劳”。这样,再好的方法效用也会下降。所以,教师应多学习、多尝试几种教学方法,经常对一些教法进行形态细节上的变化,使学生的学习心态始终保持较高的新鲜值——虽然没有创造出新的教法,但也可视为一种创新行为。

比如,在教“整式的加减”时,可以在讲授之后,先组织学生用讨论法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等学生梳理完之后,给学生列出几道习题,让他们当堂练习一下,巩固所学。然后,教师就可以变换一种学习形态,把刚才常态的学习,变成一种活跃的学习。如,组织学生进行组对组之间的对抗赛:让学生分组研究,出几道整式计算题,然后,相邻的小组交换试题来进行解答。比赛哪个小组出的题有“技术含量”,看看哪个小组解题的正确率高。这样,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就采用了三种以上学习形式,整个学习过程,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较好的状态。

不仅是一节课的教学中要注意变换形态,连续几节课的教学形态也要注意进行变化。比如上一节课,我们用了探究法,那这一节课就可以换成情境法,下一节课则又采用講授法——这样一来,学生就不会在学习中产生疲态。

(二)教学组织内容进行调整

大多教师组织初中数学教学是按课本的序列来进行的,严格按教材中的内容来开展。这样组织当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教材是经过专业设计编撰的,具有极佳的系统性和条理性,也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更与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保持了高度一致。所以,围绕教材组织教学,应该是最基本的策略。

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到,当下的教学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我们还要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甚至是精神品质进行有效培养和引导。这样,仅仅是课本中的内容,显然是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的。所以,在组织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也要同时考虑:我所组织的内容是否能够对学生的素养建设产生作用?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就应想办法对内容进行补充或拓展,以使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发生作用。

比如,教“勾股定理”时,教师在给学生讲了勾股定理的基本知识之后,不要急于向深入推进。而是带领学生“换换脑子”,给学生们讲点关于勾股定理研究和发展的一些故事,比如讲我国西周初期的数学家商高,他在公元前一千年就发现了勾股定理的一个特例,告诉学生,这个发现比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研究要早五百到六百年。还有,东汉末年的数学家赵爽对勾股定理的研究贡献,让学生知道勾股定理是我国独立的数学研究成果——通过这些数学史的讲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对民族科学文化的自豪感。

以上,对初中数学的教学创新进行了一些探讨。主要的观点是,教学创新是新课改目标下教师必须要重视和落实的一个工作,在教学创新的过程中,教师要正确理解创新的具体内涵,在追求突破和创造的同时,更要注意在教学细节上进行优化调整。把视角放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创新,才能使创新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裴德宝.丰富初中数学课堂,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方法——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创新[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61).

[2]许汝家.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2(24).

猜你喜欢
初中创新数学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