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物理思考能力的培养

2018-01-23 16:08唐海林
读写算 2018年14期
关键词:思考能力高中物理培养

唐海林

摘 要 随着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能力问题已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思考能力是顺利完成物理学科所需要的那些个性心理特征、是探索运用物理知识的本领,是学好高中物理的决定性因素。

关键词 高中物理;思考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4-0129-01

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思考能力状况是决定物理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高中物理思考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物理思维能力

教学的核心,就该归结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做好解题思路的训练和培养,解答物理问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明确要求问题,运用所学过知识把题归类,按照类别运用规律,把题顺利解出来,但大多数学生不善于抓规律,造成解题中出现思维障碍,针对学生在讲解习题时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题意,使学生形成思维模式,以此来训练和培养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发展发散思维,进行逆向思维的培养,尽可能地开拓各种思维渠道,以便从不同思维路径达到同一目的,目前较多学生关心的是寻找一个正确答案的复合思维,提倡一问多思、一题多变,多探索,引导学生发展发散思维,使他们灵活运用,灵活的接受知识,加强知识联系提高思维能力。

二、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应用物理知识弄清实际问题,运用已学过的知识知识提出解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勤于思考。学习高中物理要联系实际,真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是解题关键。找出与之对应的物理概念、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现实生活中,要解决小船如何渡河的问题,已知小船在河中横渡的宽度,水流速度已测,同时知道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可以解决小船渡河好是最少的航行路线,以及小船航程最短的航线。引导学生把生活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例如船的划行方向与船头指向一致,而船的航行方向就是船实际的运动方向,求渡河的最短位移时,要先弄清楚船速与水速的大小关系,不要盲目的认为最短渡河位移一定等于河岸的宽度,渡河时间与水速大小无关,只要船头与河岸垂直,则渡河时间就最短。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观察及实验能力

人的一生获得的知识技能,其中只有少数是从老师那儿“学”来的,而其大部分是通过自学和实践获得的,所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高中物理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内外广泛阅读及其它课外活动。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是今后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训练项目之一,没有较高的能力培养出来的也是不全面的人才,使学生明确目的,启发学生思维,揭示事物本质。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是认识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启发其思维活动。高中物理实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指导学生实验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要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确实验操作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要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实验热情,重视学生动手做实验,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巡回辅导,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观察,了解其发展变化特点,探寻高中物理规律。

四、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注意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在教学中要一定防止学生在理解物理概念,定律时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前面学习的錯误思维方式将影响后续学习,只有形成有利的心理准备状态,才能实现正迁移的保证。善于引导高中物理知识的横向联系,提高学生的概括水平。

在学习中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概括,特别是横向之间的概括强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联系,章节之间的联系,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使学生的知识达到一定的广度,不仅促使学习向深度发展,而且可以顺利理解新的事物。已有知识的概括水平越高,就越能揭示同类新事物的应用,并把新事物融入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系统中去,并能够顺利地发生正迁移。

例如在《万有引力与航天》教学探究中,善于概括规律方法,变轨问题综合性比较强,其实质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受到某种外力或者其他原因而突然加速或减速,做“离心”或“近心”运动,轨迹偏离原来的运行轨道。比较变轨前后在不同轨道上的同一点的加速度大小,通过受力分析依据牛顿第二定律确定。由于都受万有引力,故加速度相同。

五、克服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

学生感到物理难学,原因是多方面的。高中生学习物理之前,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形成的各种观念,先入为主,许多错误观念影响学生正确物理概念,规律的建立。教学中建立实验现象和规律的研究,把握物理现象的实质,掌握科学研究的规律,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高中物理问题往往都是多因素问题。其中有的是显因素,有的是隐蔽因素。而隐蔽因素有时在问题中起干扰作用。如“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的木质双杠和铁质双杠是否温度一样高?”学生常常忽略“长时间”这个隐因素,不知物体已处于热平衡状态。高中生先前的经验和活动影响思维活动的倾向性。在建立物理概念时,往往形成心理障碍。要善于抓住概念的本质,结合实际问题,不断地验证其内涵。解决高中物理思考能力问题,要从问题的每个细节出发,培养学生正确审题的能力,不被现象所迷惑,从细小差别中区分出问题的差异。。

因此,在培养高中物理思考能力形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为高中物理教学增添色彩,最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终实现高中物理教学的最优化,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彭健.浅谈如何学好高中物理[J].学周刊,2017(10).

猜你喜欢
思考能力高中物理培养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语篇教学中提问的有效策略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的思考实践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