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小学生阅读

2018-01-23 16:08刘蓉
读写算 2018年14期
关键词:引导小学语文教学

刘蓉

摘 要 现阶段,在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也随之越发重视起来,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是当前的教育重任。语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的必修科目。社会文明的进步,大大提高了人才要求。阅讀能力,有关于学生未来的竞争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做好阅读教学,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才能给未来的语言能力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以探寻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阅读技巧培养为主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分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引导;小学生阅读

中图分类号:TN9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4-0132-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语文一直贯穿教育的始终,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阅读是小学生拓展知识视野,丰富内心情感的“一扇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阅读能力是学生对书面语言的认识和了解,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因此,加大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力度,使学生练就阅读的良好习惯,形成熟练的语感和专业的语文素养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最大的难题。本文将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展开分析,根据小学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技巧培养的现状

(一)教师对阅读技巧教学重视力度不足

受到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的长期影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没有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没有意识到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也忽视了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关注学生对于文章中语言知识的理解以及课后问题的解答,只顾着让学生背诵诗词,对文章进行必要的抄写与背诵。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虽然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点,却无法满足学生的语文阅读情感需求,不利于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对阅读技巧教学的忽视,直接影响了小学生阅读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阅读教学中技巧的传授较为死板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技巧,引导小学生建立正确的在阅读观念,需要教师长期、反复的努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完成阅读技巧教学任务,会像讲定理与概念一样向小学生传授阅读技巧。比如在传授略读技巧时,教师会在课堂中告诉学生:略读就是粗略地读,不需要读文章中的每一次,只抓关键词与关键语句。这样的讲解,对于小学生来讲是没有意义,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干巴巴的讲解不利于小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反而会加重小学生的阅读学习负担。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小学生阅读的具体措施

(一)创造条件,以兴趣作为出发点,让学生爱上阅读

所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使学生产生对阅读浓厚的兴趣,才会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动力。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都相对较小,各方面都处于发展阶段,看待事物并不成熟,另外注意力长时间不能集中也是阅读提高的一大障碍。因此,必须通过激发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的意识。例如,讲解“赤壁之战”片段时,可以首先通过视频播放使学生融入角色之中,在演到筹足十万支箭时向学生展开提问,询问学生作为当事人会如何进行筹集,然后揭晓书中的答案,通过顺势的引导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进行阅读。长期如此,以兴趣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必然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在阅读同一文章时自然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与感受,即使是同一读者面对同一文章在不同的场景与环境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这正是现代教学下实现个性化阅读的关键。为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无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将学生作为消极的信息接受者,而是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阅读展开充分的交流与讨论,使阅读成为学生展现自我、张扬个性、释放潜能的平台。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学生对文本全方位的立体解读,而且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创造的乐趣、阅读的乐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做有心人,在平时要认真观察学生,与学生展开深入的谈话,以做到心中有学生,对学全面了解。

(三)拓展阅读,以生活作为引导,延伸阅读广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原有课本的基础上,还要注重课外的阅读延伸。如果只局限在课内阅读,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甚至失去阅读的兴趣。只有学生进行大量阅读之后,才可以更好地提高阅读的能力,感受阅读的乐趣。例如,“武松打虎”片段讲解完后,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不仅可以增进学生的阅读量,还可以达到加深书本知识印象的效果。另外,在课外阅读书籍的选择上,要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刊物进行扩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学校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教材的情境设置与课外延展书籍相互结合,逐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加强家校的合作,在教学中不断向学生渗透阅读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师生共同的合作与努力,才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对事物理解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旭.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思考[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8(21):120.

猜你喜欢
引导小学语文教学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网络评论要主动引导舆情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