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情绪作用

2018-01-23 16:08周平
读写算 2018年14期
关键词:积极性体育教学

周平

摘 要 人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呼吸、循环系统、肌肉组织、内分泌以及代谢过程都会发生变化。在体育教学中,情绪影响着教学活动,并伴随着教学的全过程。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情绪的作用,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 体育教学;身体活动;情绪效益;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804.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4-0193-01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情绪在教学中产生并伴随着整个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影响着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发挥积极情绪的作用,就能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人的情感是在活动中产生、变化和发展的,在教学过程中情绪调节着学生对教学的态度和参与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影响着体育教育教学的质量。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种,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当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时,学生就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完成所要学习的任务。而消极的情绪可以减弱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通过激发积极情绪,来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达到体育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

一、以教学态度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学生可以产生一种直观的、正面的、细致而有形的影响,它是身教的一个方面,当体育教师以端正的教态、饱满的精神、洪亮而清晰的声音,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这无疑会使学生受到感染,精神振奋,进而激发出强力的学习兴趣。为此,体育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要精力充沛地完成每堂体育课教学的任务。学生也会在教师饱满精神的带动下,积极主动地去完成所要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对每节体育课的内容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以优美的动作、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某一技术动作,教师都要先做正确的示范动作,从心理学上讲,这是学生获得感知材料的第一层次,在这一阶段,教师以准确优美的动作,再加上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情绪感染,就会引起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使之对动作产生兴趣,而兴趣又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得知识的动力。

三、从体育教材中挖掘情绪因素

兴趣是获得知识,开拓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巨大动力,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而体育教学内容中的情绪因素是任何其它课程所不能相比的,其本身就含有情、理、趣等因素,能否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中能否挖掘那些潜在的情绪因素,并进行再创造,开发教材中的多种教育功能,以吸引学生,使之产生兴趣。若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没有兴趣,而是被动地进行学习时,就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钻研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全面科学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养成运动的意识,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由于体育课层次多、项目繁,从体育课的教学法来讲,包括讲解、示范、练习、比赛、测验等等,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性质,场地器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一堂体育课效果的好坏,不完全取决于所教内容的本身,而取决于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经常变换教学内容和手段。如冬季长跑,这是比较枯燥的项目,学生一般不喜欢这个项目,但如果教师能够向学生说明长跑对人体的好处,并告诉学生超强的耐力是适应现代工作、学习的最大优点,同时,指出长跑也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锻炼和考验,在教学上采用变速、爬坡、越野跑等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体育教学中,越是复杂的动作,就越要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主动性,以此来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外在的因素不如内在的动机更能促进人对运动目标的追求。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采用新颖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当然,兴趣应服从于教学任务,我们反对一切从兴趣出发,或迁就学生的兴趣,对那些借口没兴趣,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要注意正面引导,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以“点”带“面”,营造活跃的体育课堂气氛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就是爭强好胜,尤其是活泼型的学生总想通过各种机会来表现自己某一方面的特长,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满足他们的这种心理需要,鼓励他们努力去表现和尝试,并以他们的“点”带动全班的“面”。同时,教师既要对学生认真教育,严格管理,培养良好的学习作风和组织纪律性,又要教态和蔼可亲,作风民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目的地和学生打成一片,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的积极情绪转移到学习中,形成稳定的学习情绪,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与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大关系,而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体育运动兴趣是在运动实践中培养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科学合理的组织体育教学,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为此,教学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地传授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预想的效果,并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以提高对体育的情趣,更好地完成整个体育教学任务。

猜你喜欢
积极性体育教学
一次“有序”的数学课堂引入的反思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