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间音乐数据库建设研究

2018-01-24 14:19高文辛
齐鲁艺苑 2018年1期
关键词:音视频山东民间

高文辛

(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山东 济南 250300)

山东民间音乐是齐鲁大地的宝贵财富。它主要包括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戏曲、曲艺和歌舞5个大类。从秦汉时期,以吹、打、唱相结合的鼓吹乐便已经盛行,山东出土的“乐舞百戏”汉画像石,清晰地描绘了汉代山东先人们的音乐文化生活,印证了音乐活动在山东先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近年来,广大音乐工作者,在挖掘整理山东传统音乐方面,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山东民间音乐的继承和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山东民间音乐数据库的建设,将对民间音乐的挖掘、传承、利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近年来,艺术类专题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在国内已经起步,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数据库,这些数据库类型比较单一,主要以文本文献和少量的图片信息资料为主,与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量相比,信息量有限,数字化程度和数据库功能过于简单。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在《我国主要音乐艺术专业院校特色数据库纵览与展望》一文中,曾对全国自建的特色音乐数据库做过一个较全面的内容分析,从数量上来看,“数据库建设尉为可观”[1],如天津音乐学院的《河北梆子名家王玉馨专辑数据库》、沈阳音乐学院的《东北音乐资料库》、南京艺术学院的《江苏音乐特色数据库》、星海音乐学院的《岭南音乐数据库》和新疆艺术学院的《新疆民族艺术十二木卡姆》等。由此可见,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数据库建设,越来越被业内人士重视。山东是文化大省,据了解,至今还没有一个涵盖内容丰富,集文本、图片、录音、视频信息为一体、数据较为完整的音乐类综合数据库。

目前,科技智能等技术手段发展日新月异。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VR、AR、AI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收集、整理、展示资料的方式应适应科技发展的速度,让高科技、高智能应用到图书馆建设中去。在此过程中数据库将成为图书馆发展电子馆藏、开展电子信息服务的重要基础与核心。但是,山东在数据库建设方面,特别是传统文化艺术数据库的建设方面还比较落后,与发展文化强省的目标极不相称。当前,利用数字化信息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已经成为评价高校图书馆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山东有着十分丰富的民间传统音乐艺术信息资源,无论从教学科研,还是从满足音乐艺术事业发展的需求上来看,山东民间音乐特色数据库建设都将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数据库建设研究重点

(一)山东民间音乐内容分析

山东民间音乐文化历史悠久,早在龙山文化时期就有了令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韶乐。山东民间音乐的内容十分丰富,据资料统计,有民歌8000余首,民间器乐曲4000余首,戏曲30余种,曲艺20余种和歌舞100余种,种类既丰富又齐全。

1.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指的是长期以来口头流传的歌曲。这部分内容在整个山东民间音乐中占的比重最大。仅号子体裁就有渔民号子、运河号子、海洋号子、搬运号子、建筑号子等等。可以说,在各种劳动中,特别是集体性的劳作,都有号子产生。另外,山东的民间小调也非常丰富,比如人们非常熟悉的“沂蒙山小调”等。从内容和形式上分析,山东民间歌曲主要由历史悠久、流传较广的明清小调和各地土生土长的民歌组成。[2]

2.民间器乐。山东民间器乐的表演形式和内容较多,流传地域较广泛。其中包括鼓吹乐、丝竹乐、弦索乐、锣鼓乐和各种独奏乐曲等。这部分内容仅次于山东民间歌曲。据资料统计,山东器乐各类乐曲大约有4000余首。[3]

3.戏曲音乐。山东戏曲剧种繁多。有资料记载,自明清以来,流传在山东各地的戏曲剧种有30余种。声腔分为“梆子腔”“弦索腔”“民间说唱”“肘鼓子”等。受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形成了各种不同特点和表演形式与风格。[4]

4.曲艺音乐。山东曲艺共有26种之多,其中有音乐的有22种。其特点为有说有唱,说唱结合。由于曲艺与地方方言的关系比较密切,使其在表演形式和演唱方面有着较浓郁的地方色彩。[5]

5.歌舞音乐。山东的歌舞音乐主要以秧歌音乐为主,秧歌音乐由演唱和演奏两大部分。

(二)数据库设计

1.数据库的架构。山东民间音乐数据库是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齐鲁艺术文化资源数据库”总库中的一个子库。为了便于师生在教学和研究中使用,数据库的导航分类参考了李群主编的《传统音乐》,以及1998年出版的各类音乐集成山东卷的分类方法,进行数据库的架构设计。山东民间歌曲数据库是电子书形式的数据库,此数据库设有13个字段:分别为名称、表演者、简介、关键词、相关资料、地区、记谱、类别、调号、相关音视频、歌词、分类、谱例来源。读者可以清楚详细地了解每一个乐曲记录的详细信息,也可以通过以上字段检索,找到所需的乐曲记录。

2.数据库平台建设。山艺图书馆采用的是清华同方自主研发的TPI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系统。主要用于知识信息创建、生产、管理、维护和发布。TPI系统提供全文检索、电子书制作、文档统一转换、元数据标引、文档分类管理、内容动态发布等功能,实现对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各种类型资源的管理。具有检索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管理功能规范、发布灵活多样、稳定性强等特点。

3.文献的收集、遴选、整理和数字化处理。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纸质资料的收集。纸质资料和文字理论部分的整理和收集是数据库建设研究的重点之一,数据库要求信息资料全面且完整,有关山东民间音乐的专著、论文、图书、期刊、曲谱,以及文字资料很多,从中遴选出数据库需要的纸质资源和理论文字信息是一个比较繁重而复杂的工作。采取全面收集与重点遴选相结合的方法,在明确收集范围的前提下,重点采集有价值,尤其是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山东各地民间音乐文献资料。(2)音视频资料整理。一是依托各地市文化馆站,以他们历年上报的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音视频资料为主要信息来源。二是深入到民间传承人,实地采录。三是收集已经出版的音视频资料。(3)资料的数字化处理。数据库最重要的是数字化处理环节。必须将谱例和音视频进行数字化处理上传至服务器,读者才可以在线阅读或欣赏。首先是乐谱的数字化处理。将谱例扫描成图片,在扫描的图片上用图片处理工具标注出对应的谱例。然后,再将扫描生成的谱例图片利用工具书制作软件加工成电子书,生成为caj格式的电子书,上传至对应歌曲的数字对象中,即可在数据库中以电子书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其次是音视频的数字化处理。TPI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系统限制每一个独立的数据库只能存放一种形式的数字对象,数字对象中只能上传和显示电子书形式的文件。经过研究和努力,我们实现了乐谱与音视频的同步展现。由于基础架构问题,部分主流浏览器无法在同一页面同步展现谱例与音视频资源,我们通过组建技术攻坚团队,自主研发了一款页面音视频播放器,不仅解决了当前主流浏览器的功能兼容问题,同时提高了页面美化程度与用户体验。与此同时也完成了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的整合。针对海量非结构化检索效率低下的问题,借助当前大数据平台,实现了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整合,以及海量非结构化数据的快速准确检索。

三、数据库建设的目标及原则

山东民间音乐数据库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其进行持续的追踪、梳理、汇集和扩展,有利于促进山东民间音乐的资源整合和融合发展。一是通过对信息数据整理加工摄录,将原来纸质的原始信息资料转化成数字信息资源,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把以非物质文化形态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知识和物质文化载体结合起来,根据各类信息的资源属性、类型和特征,转化为格式化统一的、可转换的数据库资源。二是对山东民间音乐进行保护和利用,为艺术院校的教学科研提供学科知识资源保障。三是保护山东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山东民间音乐信息资源收集和整理、挖掘和研究,把老祖宗靠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留下的传统音乐文化原汁原味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发扬,推动山东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进程。四是高等学校肩负着传承创新的使命,建设具有山东特色的民间音乐数据库,对发展文化强省,推动文化强省的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山东民间音乐数据库建设将以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馆藏资源为依托,发挥综合性艺术院校的优势,利用山东民间传统音乐的各类理论研究、曲目挖掘成果,深入山东民间音乐流传较为广泛的地区,寻访濒临消失的传统音乐传承人,用文字、图片、录音、视频等形式,采录传承人的表演资料。同时,发挥山艺先进的数字化信息设备、多媒体数据技术制作和软件平台优势,建成一个具有山东特色的民间音乐信息资源数据库。

在建设过程中将遵循以下原则。1.特色化。特色化是避免同质化的生存之本,作为地方艺术类高校,离不开地方特色的文化背景。因此,数据库的定位、挖掘和建设都必须坚持特色化的原则。2.实用性。数据库建设的最终原则就是实用性,因此,标准化、规范化尤为重要。它是用户享受信息资源的技术保障,包括资源展示手段采用的方法,元数据采用的标准,共享数据化服务,以及软件采用的上传方式,或者元数据转换入库的原则等。3.完整性。山东民间音乐数据库的建设目的是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实现山东民间音乐文字资料、图像资料和音视频资料的数字化存储,从而起到保护、传承山东民间音乐和推动其发展之目的。因此,数据库建设要具有文字资料和纸质资源收集完整,专业内容分类准确,音视频资料齐全等特点,为学科研究提供一个较为完整、标准,具有山东地方特色的数据库平台。4.安全性。近年来,数据库知识产权问题已经成为知识产权保护法领域里的热点问题。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保护条例》规定,数据库必须具有可复制性、独创性、文学、艺术、科学内容的智力成果。”只有具备这三项条件,方能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6]因此,数据库必须建立在不违反知识产权的基础上。

数据库建设是信息资源开发、服务的重要方式,其作为资源管理的核心工具受到广泛关注。山东民间音乐数据库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统筹规划、标准体系不完善,数据库设计、定位不严密的情况,特别是在数据资源收集方面存在诸多困难。

山东民间音乐作为文化遗产,虽然属于公共文化的一部分,但是许多音乐工作者仍然将私人手里掌握的音像资料封存起来,作为个人私权加以所谓的“保护”。尽管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深入到各地市进行撒网性的收集整理,但与数据库建设预期目标还有较大的距离。

综上所述,山东民间音乐数据库的建设和研究,是一项投入周期长、设计科学严谨的庞大工程,需要专业人士统筹规划,分步骤做好数据优化、信息共享,全面推进山东民间音乐数据库资源的开发进程,丰富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数据库资源,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李群.传统音乐[M]. 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8.

[2]《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山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山东卷[M]. 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1.

[3]《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东卷[M]. 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

[4]《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M]. 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6.

[5]《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山东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山东卷[M]. 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8.

[6]李星红.论数据库的著作权保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

猜你喜欢
音视频山东民间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Microchip推出首款车载以太网音视频桥接(AVB)全集成解决方案
3KB深圳市一禾音视频科技有限公司
WIFI音视频信号传输的关键问题探究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高速公路整合移动音视频系统应用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