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模式的品管圈活动在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8-01-24 08:54曹明珠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4期
关键词:品管圈输尿管结石

曹明珠

(平煤医疗集团总医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输尿管上段结石为常见泌尿外科疾病类型,发病率较高,多发于中壮年男性,患者多伴有血尿及绞痛症状,部分患者可并发感染及尿路梗阻。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输尿管上段结石发病率呈持续增高趋势,对患者生理及心理健康造成极大威胁[1]。目前,手术治疗为治疗该病的常用手段,虽疗效肯定,但术后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高,导致治疗效果欠佳。因此对患者术后进行护理干预尤为重要。PDCA循环模式由美国学者戴明提出,为一种品质管理方案,主要环节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等4个部分,近年被逐步应用于临床医学实践中,并显现出较好效果[2]。本研究选取7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通过分组对比,旨在探究PDCA循环模式的品管圈活动在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平煤医疗集团总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7)与观察组(n=37)。观察组男24例,女13例;年龄23~59岁,平均(41.78±7.33)岁;结石直径1.1~2.5 cm,平均(1.79±0.33)cm;肾积水程度:轻度17例,中度20例。对照组男26例,女11例;年龄22~61岁,平均(42.08±6.59)岁;结石直径1.3~2.8 cm,平均(1.84±0.29)cm;肾积水程度:轻度19例,中度18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注意事项、饮食护理等。观察组行PDCA循环模式的品管圈活动:①计划:a.组建品管圈,10名护士自愿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经投票选举确定1名圈长及护士长,并确定圈徽及圈名。b.整理收集以往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预后不佳原因,主要包括患者依从性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等因素。c.针对以上因素经分析讨论后制定应对计划。②实施计划:a.加强医护人员对并发症发生率重视程度,并发症发生率高低可直接影响护理质量。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整个护理流程应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并于患者出院时进行“最佳护士”的评选,个人绩效与评定结果挂钩。b.妥善固定引流袋,密切观察引流通畅性及尿液情况,采用安尔碘擦洗尿道口,引流袋每星期更换一次,保持引流管及尿道口清洁,避免尿路发生感染。c.积极预防尿血、尿失禁、尿频等并发症的发生。③检查:定期检查小组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分析、查找护理方案不足之处。④处理:根据考核结果分析、整理数据,分析护理方案实施过程中所遇问题,商讨可行性改进措施,并于下一个PDCA循环中执行改进方案,以确保护理质量逐步提高。

1.3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依从性,评价标准:积极配合各项护理措施,遵循治疗方案及护理流程完成治疗过程为完全依从;不认可部分护理措施,虽可遵循护理流程及遵循治疗方案完成治疗过程,但治疗不及时为部分依从;不能配合治疗,不理解手术并发症,只是偶尔治疗或者于病情加重时治疗为不依从。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②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尿血、尿失禁、尿频等。

1.4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 18.0进行数据处理,定性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依从性观察组不依从2例,部分依从14例,完全依从21例;对照组不依从9例,部分依从11例,完全依从17例。观察组依从率94.59%(35/37)高于对照组75.68%(2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2,P=0.022<0.05)。

2.2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近年来受居民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改变的影响,输尿管结石发病率呈增高趋势,输尿管上段结石是输尿管结石中较常见的类型,若治疗不及时,疾病进展可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严重时会导致患者肾功能衰竭[3]。对于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而言,若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不佳,其复发率可显著增加,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4]。

常规护理干预多具有经验性,缺乏计划性、针对性、科学性,干预效果较差。品管圈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由相同工作性质、同一工作现场的护理工作人员所组成,可自发、自动地开展品质管理活动,进而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5]。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现代的品管圈管理内容及目标包含管理、工艺、技术等多个方面,更为完善与具体,且突破了传统护理质量管理范围。品管圈应用于护理服务中,更能以人为本,激发医护人员护理潜能,保证护理质量的提高。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遵循的科学程序,其中计划包括组圈、拟定计划及对策等;执行指实施对策;检查指确认效果、找出问题;处理指根据检查结果,把未解决或已出现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不断循环往复,以改进完善方案以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PDCA循环模式的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可知,PDCA循环模式的品管圈活动应用于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可提高其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1] 崔崎,王鹏,郭晓鹏,等.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老年输尿管结石术后残留结石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422-423.

[2] 姜秀蓉,许金琴.PDCA循环护理干预对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后排石效果的影响[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30(5):465-466.

[3] 王宁,李义,王加强,等.上段输尿管结石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5):4367-4368.

[4] 陈峰,郎云琴,沈蓉,等.3种微创手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护理比较[J].中国内镜杂志,2015,21(1):100-103.

[5] 边俊霞,王伟,孙丽明,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超高龄胆结石病手术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效果评价[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9):1359-1362.

猜你喜欢
品管圈输尿管结石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如何降低泌尿系结石的生成率?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26例临床观察
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66例临床分析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
开放手术辅助输尿管镜处理输尿管结石14例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