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在预防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2018-01-24 08:54马平均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4期
关键词:瓣膜置换术肺部

马平均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常用方法,使用合成材料制成人工机械瓣膜或生物组织制成人工生物瓣膜进行替换手术,简称换瓣[1]。生物瓣膜有良好血流动力学特性,血栓发生率低,不必终身抗凝,但使用寿命短,多数患者需进行二次手术;临床常用机械瓣膜,其耐力和持久性较好,但患者需终身抗凝,并存在血栓栓塞、肺部感染可能,严重影响患者工作生活。心脏瓣膜患者长期遭受疾病困扰,治疗信心不足,易出现负性情绪,对治疗具有较大顾虑[2]。本研究旨在观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在预防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7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25~69岁,平均(42.18±13.02)岁,单纯二尖瓣置换术14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2例,双瓣膜置换术10例;观察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24~70岁,平均(41.63±14.94)岁,单纯二尖瓣置换术16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1例,双瓣膜置换术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如饮食、用药、清痰等。予以观察组有效护理干预模式:①术前护理:与患者积极沟通,掌握其心理状态,积极回答患者对于手术治疗各项顾虑,减轻患者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助其建立治疗信心;协助患者完成术前血尿常规、凝血四项、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等各项检查,使用强心、利尿、扩血管、抗感染等药物将患者术前心功能调整至最佳状态;向患者讲解呼吸功能锻炼对术后预防肺部感染重要性,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或扩肺等呼吸功能锻炼。②术后护理:责任护士严密观察患者神志、血压、呼吸、心率、心律、尿量、动脉血氧饱和度等各项指标,若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保持各静脉输液管路通畅,避免受压、扭曲、脱落,及时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术后需采取机械辅助通气保证患者氧需求,避免二氧化碳蓄积,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湿润,出现拔管指征后及时拔管,做好拔管后护理工作;及时清除呼吸道痰液,吸痰时需进行无菌操作,避免将气管外部痰液带入气管内;术后患者需终身口服抗凝剂,帮助其养成每日定时服用抗凝药物习惯。

1.3观察指标统计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评估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3]。

2 结果

2.1肺部感染观察组、对照组肺部感染率分别为2.78%(1/36)、16.67%(6/36),观察组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6,P<0.05)。

2.2生活质量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3 讨论

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免疫功能较差,而且手术过程中机械膜瓣异体植入、手术时间长、术后有侵入性操作等因素极易造成患者术后感染,肺部感染为获得性感染首位,与护理工作质量具有直接关系,因此在护理中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可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4]。

有效护理干预模式要求责任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采取系统性、针对性及全面性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通过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宣传教育,使其了解术后咳嗽、排痰重要性,有助于进行术后护理工作,术后患者会产生大量痰液,需及时采取吸痰措施,但反复吸痰会损伤呼吸系统中黏膜和纤毛,因此保持患者呼吸道湿润有助于无菌、快速吸痰,避免管道内病菌感染患者,减少对呼吸系统损伤。术前指导患者进行肺部呼吸锻炼,有利于养成正确呼吸习惯,改善肺部功能,加强自身免疫,提高抵御外界感染能力,若患者病情允许,责任护士应及时拔管,因导管长时间留置患者体内会导致胃内细菌逆行至口咽部,从而进入下呼吸道系统,引发肺部感染,因此有效护理干预可做到尽快拔管,减少术后侵入性操作,降低感染可能[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说明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可提高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生活质量,有效预防肺部感染。

综上所述,对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可减少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 张玉辉,高亚坤,肖连波,等.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保护和脑保护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6):4606-4608.

[2] 马玲波,胡振东,彭冉,等.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3):3008-3010.

[3] 郭建英.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J].山东医药,2016,56(20):80-81.

[4] 李道麟,董平栓,杜来景,等.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6):3908-3910.

[5] 马玲波.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临床研究,2015,23(5):136-137.

猜你喜欢
瓣膜置换术肺部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心瓣瓣膜区流场中湍流剪切应力对瓣膜损害的研究进展
“烂”在心里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尿酸与CHADS2CHA2DS2-VASc评分的关系
拯救营地
清肺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部感染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