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贲门癌根治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8-01-24 08:54张致玲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4期
关键词:贲门癌胃管针对性

张致玲

(济源市肿瘤医院 河南 济源 459000)

贲门癌是一种常见消化道肿瘤,初期病变范围小,主要表现为餐后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隐匿且缺乏特异性,无法引起患者重视,后期梗阻可造成吞咽困难、上消化道出血,甚至呕血、虚脱休克,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1]。目前手术是治疗该病的公认手段,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患者康复期间易出现焦躁不安情绪,采取有效护理干预非常必要。针对性护理干预是新兴护理模式,通过制定目标,实施对应护理干预提高护理专业性、针对性,提高护理效率[2]。本研究选取96例贲门癌患者分组对比,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济源市肿瘤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治的96例贲门癌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男24例,女24例;年龄为45~76岁,平均(61.41±7.82)岁;学历:大专及以上18例,大专以下30例。研究组男23例,女25例;年龄为46~78岁,平均(62.21±7.03)岁;学历:大专及以上19例,大专以下29例。两组性别、年龄、学历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贲门癌;自愿参与本研究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肿瘤者;精神障碍者;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

1.3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病情监测、胃管固定、引流监测等。

1.3.2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小组讨论。分析患者病情后拟定护理方案,确定护理目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由护士长及主治医生指导监督护理过程。实施护理。①健康教育。认知程度高低可影响患者依从性,向患者讲解引流重要性及注意事项,讲解严格控制饮食的必要性,引起患者自身及其家属重视,使其积极配合护理。②营养支持。贲门癌患者术后进食能力较差,术后第1周胃管输注营养液,患者肠功能恢复可进食半流质食品,每次进食少半碗,少食多餐,细嚼慢咽。③并发症预防。置换胃管时动作轻柔,密切监测引流状况,预防吻合口瘘发生。胃肠减压时保证胃管通畅,如出现血块阻塞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预防胃排空障碍。密切关注患者呼吸状况,及时吸痰,若出现呼吸过浅或发绀等症状及时通知医生,预防肺部感染发生。嘱患者按医嘱进食,严禁增加肠胃负担,预防胃瘫发生。④心理干预。向患者详细讲解根治术治疗机制,消除患者精神压力。此外,更换胃管过程不适感强烈,易使患者焦躁排斥,应及时缓解负面情绪,给予鼓励帮助提高患者治疗信心。评价总结。每日评价护理进度,总结目标完成状况,发现不足并及时纠正,逐步提高护理质量。

1.4观察指标①统计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胃瘫、吻合口瘘、胃排空障碍、营养不良。②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3]评估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程度,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越严重。

2 结果

2.1并发症研究组吻合口瘘2例、胃排空障碍1例、营养不良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42%(5/48);对照组胃瘫2例、吻合口瘘3例、胃排空障碍4例、营养不良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7.08%(13/48)。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6,P=0.036<0.05。)。

2.2HAMA和HAMD评分护理前两组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A评分与HAMD评分比较分)

注:与护理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3 讨论

贲门癌是胃癌特殊类型,早期无阳性体征,至中晚期可出现贫血症状,患者消瘦脱水,腹部可触及包块。手术留置胃管易引发多种并发症,使患者备受折磨,产生负面情绪,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术后护理局限于一种模式,主要包括疼痛护理、生命体征监测等措施,不具有特异性,针对具体病情存在护理盲点。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分析病情后确认护理目标,对症护理,目的明确,步骤清晰,可提高护理针对性、专业性[4]。本研究给予贲门癌根治术后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由主治医生指导制定护理方案,使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护理步骤,以减少并发症、改善心理状态为目的实施具体护理,给予健康知识教育及心理干预,使患者了解护理内涵及方法,提高治疗信心,进而提高护理依从性。调整饮食方案使患者膳食科学,营养充足,保证肠胃功能恢复,避免营养不良[5]。针对贲门癌常见并发症采取针对性预防,保证胃管设置正常,引流颜色、速度正常,密切监测患者是否存有并发症先兆,及时告知医生,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最后通过评价护理进度总结优秀经验,为后续护理夯实基础。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贲门癌根治术后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综上,贲门癌根治术后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焦虑抑郁程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值得推广使用。

[1] 孙超,邵雪斋,许新华,等.低蛋白血症对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3):796-797.

[2] 曾小梅,赵怡,邓洪渠.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胃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短期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4):32-35.

[3] 马山蕊,马箐,郝长青,等.林州地区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状况分析[J].中国肿瘤,2017,26(5):366-370.

[4] 马亮.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针对性护理在行胃癌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5):830-833.

[5] 鲍峰,赵平武,王大川,等.贲门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6,19(1):73-74.

猜你喜欢
贲门癌胃管针对性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身体质量指数与贲门癌的相关性研究
贲门癌侵及食管下段患者术后胃食管反流的治疗研究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