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识字”落到“实处”

2018-01-25 06:12方文红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8年2期
关键词:谜语图画生字

方文红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小学生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其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然而多数教师没能领会个中要义,固守机械训练,结果出现了诸多问题。那么,如何优化识字教学方法,将其落到“实处”呢?

一、依随文本,巧妙识字

随文识字的“文”不仅仅指课文,更是指语言环境。依随文本识字,字的音、形、义就能紧密结合,读、说、写也能紧密结合,这样就会提高识字的数量和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如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识记“善”这个生字,我在引领学生通读课文之后,让学生用一个词来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羊。学生纷纷回答:善良。接着我巧妙激趣:老师这儿有个字谜,你们愿意猜吗?(学生个个兴趣高涨)我随即抛出谜面:一只小羊儿,袋里装着两块糖,一口将它吃光光。学生立刻猜出了谜底“善”,紧接着我引导学生把生字放到句子中去读一读,引导学生思考:青蛙说自己没有善跑的腿,那么谁有善跑的腿呢?学生的思维立刻得以激发,给出了很多答案:老虎、狮子、豹子等等。随文识字,从文本情境入手,又跳出文本,融入生活,让识字有了现实意义。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自主识字创造有利条件,以生为本,激活学生思维,从而使他们愉快地学习,主动地发展。

二、玩转图画,轻松识字

低年级学生对图画兴趣浓厚,不但喜欢各种图片,更喜欢自己动手涂涂画画。而汉字本身就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扣住这一点,对于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大有裨益。如在教学“日”字时,我让学生边观察文中的插图,边思考:你们看到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回答:太阳是圆圆的。我顺势告诉学生,古代人是用图画来表示这个“日”的,后来不断变化,就演变成了现在的方块汉字。这种以“画”析“字”的方法,比单纯的记笔画形象得多,学生有兴趣,记得也牢。

三、游戏设境,趣味识字

识字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认”字过程,就“个性人格”构建而言,它是激发情趣、丰富情感、开发智力、发展特长的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趣味识字。

1.谜语识字

谜语生动有趣,能发挥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我在教学中经常把生字编成谜语,让学生猜一猜。如一只羊长得丑(羞)、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等,他们听后很感兴趣,一下子就把生字记住了。之后我便鼓励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来给生字编谜语。如“我”也是一只鸟(鹅)、人在云上走(会)等等。这些谜语通俗易懂,学生能信手拈来,久而久之,不仅提高了识字效率,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能力。

2.歌诀识字

顺口溜、儿歌这种形象化的语言很受小学生的欢迎,其朗朗上口,生动有趣,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如教学“可”字时,引出了“哥、歌、呵、何”这几个字,可以编成:“可上可下当哥哥,他欠人家一支歌,开口唱得乐呵呵,他还问人歌如何。”这样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大大提高了学生识字、编字、记字的能力。

3.故事识字

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简简单单的一个字,稍加引导,他们便会编出一个个饶有趣味的小故事。如教学“六”字时,我引导学生把“六”字的点想象成小蚂蚁,让他们编个小故事。学生的情绪高涨,编的故事也很有趣。一位学生这样说道:一只小蚂蚁生病了,走不动路,另外两只小蚂蚁找来一根棍子,正把它抬到医院去呢!这样,学生在编故事—讲故事—听故事的过程中,不仅识记了生字,学会了思考,还发展了语言。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石。面对大量的汉字,我们不能囿于一种教学方法,应当灵活运用识字方法,不断拓宽学生的识字渠道,使学生喜欢识字,主动识字,也善于识字。

猜你喜欢
谜语图画生字
读儿歌识生字
谜语三则
谜语四则
谜语三则
谜语四则
生字辨识大闯关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