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前指导轻松起来
——以《我的自画像》教学为例

2018-01-25 05:29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8年4期
关键词:憨豆自画像三毛

沈 霞

课标关于中年级习作教学指出“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心”。笔者以《我的自画像》作前指导为例,谈谈如何让三年级作前指导轻松起来。

一、激发兴趣,在轻松愉悦中乐于表达

上课伊始,教师组织学生猜谜语。游戏很受学生欢迎,也容易激发学生参加的兴趣。教师说: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学生很快猜出谜底是眼睛。教师追问是怎么猜到的,有的说这谜语耳熟能详,有的则能从谜面中找到关于眼睛特点的信息。教师小结,这则谜面就是抓住了眼睛的特点来编写的,我们根据这些特点一下子就猜出来了。

紧接着,教师出示两幅关于憨豆先生和三毛的漫画图,让学生猜猜画的是谁,同时要求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学生认真观察图画,纷纷找出这两个人物的各自特点,准确猜出了人物。教师见学生兴趣盎然,于是增加难度,让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这两个人长什么样子。有的这样介绍憨豆先生:瞧,憨豆先生的眼睛圆溜溜的,特别有神,鼻子又尖又挺,嘴唇厚厚的。他可是一个绅士,再怎么笑都不会露出牙齿。有的这样介绍三毛的样子:三毛有着大大的脑袋,圆圆的鼻子,瘦瘦的身上总是套着一身破破烂烂的衣服。因为只有三根头发,所以大家都叫他三毛。

游戏给学生创设了轻松愉悦的氛围,激发了他们参与的热情。学生喜闻乐见的人物形象,激起他们观察的兴趣和表达的愿望。所谓情动而辞发,有了学生乐于表达的主观愿望,便不愁写不出好习作了。

二、范文引路,在润物无声中学会表达

范文引路,是指导学生学会表达的有效拐杖,但选择什么样的范文是关键。教材中提供的范文是一位小朋友的自画像,但教师却采用边画自画像边口述的方式介绍自己。学生本就对老师怀有崇拜之心,见老师一笔一画把自己的自画像画在黑板上,那种崇敬之情无以言表。学生们屏住呼吸,瞪大眼睛边看老师画,边听老师自我介绍。当老师的自我介绍完成时,课堂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学生们有的赞叹老师画得太像,也有的赞叹老师介绍自己太像了。

这时,教师出示自我介绍的文字,让学生自己读读,看看老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自己的。一来学生阅读老师的下水文,自然感到亲切。二来学生阅读的是老师写自己的下水文,更加感到有趣。教师成功的自我范作,融洽了师生间的关系,同时也暗示学生习作其实很简单。在欣赏点评教师的范文时,学生们总结出几点习作要点:一是从外貌、性格、爱好等三个方面介绍的;二是介绍外貌时是按照先整体后局部,再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的;三是介绍性格爱好时,为了让大家相信还举了生动的例子。

教师以自己的范文引路,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又给学生做了示范。学生的趋向认同心理,使得他们在欣赏点评交流中习得了表达方法。

三、从说到写,在循序渐进中易于表达

小学生语言表达,总是口头语言先于书面语言。所以起步作文,要遵循从说到写的原则。在教师范文引路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自主表达,说说自己的样子、性格和爱好。自己说给自己听,同桌之间互相说,小组内轮流说,由说一句,到说一段,由说一句简单句式到说复杂句子,在言说中习作表达变得轻松。

有的说:“我长得白白胖胖的,喜欢梳两条小辫子,就像一对耷拉着的兔耳朵,又像两弯新月。淡淡的眉毛下嵌着一双水灵灵的小眼睛,又高又挺的鼻子下面长着一张能说会道的樱桃小嘴。”

有的说:“我眉毛上有个伤疤,那是上幼儿园的时候碰到了桌角,然后留下来的。眉毛下面嵌着一双小小的眼睛,笑起来就像两条线。”

有说就有评。教师组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评一评同学说得像不像自己,说一说听到了哪些好词好句,议一议还可以有哪些补充。说说、评评、议议,习作变得简单,也变得有趣。

在习作教学的起步阶段,激发学生兴趣,令其乐于表达,会使习作指导事半功倍;教师亲身引导表达,使学生习作有“法”可依;遵循规律,由易到难,使习作教学水到渠成。

猜你喜欢
憨豆自画像三毛
五月·自画像
憨豆鼠的好运气
犟牛“三毛”
我的自画像
自画像的内心独白
我和“三毛”比童年
憨豆特工3
冒牌“憨豆”
娓娓道来的真诚
三毛流浪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