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树前
今年的全国教育大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党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深入分析了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科学回答了关系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大问题,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尤其是在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上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教育必须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总任务,把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的共同使命,在怎样培育人的重大问题上教育必须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
第一,要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们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精神动力,它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要培养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因此,要培养高素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教育实践中,要广泛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国情认知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明底蕴,正确认识近现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把理想教育、政治认同、民族自信同育人实践、学生发展有机结合,拓展新时代理想教育新境界。
第二,要培养学生深厚的爱国情怀。爱国情怀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最深厚的感情,五千年来,中华民族尽管饱受磨难却依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与中国人民深厚持久的爱国情怀密不可分。因此,在新时代,要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民族自强教育、特色理论教育。在实践中要突出教育内容、教育目标的时代性、开放性、实践性,分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成才成长与祖国的繁荣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塑造学生奉献社会、建设祖国的思想自觉。
第三,要培养学生崇高的品德修养。高尚的品德修养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繁荣的必然要求,更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备的素养。一个人只有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因此,我们要着力培育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教育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返璞归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崇祖国、人民利益至上的国家观、人民观,回归谦敬和美诚信奉献的道德本源,让德成为建构人性本真的主旋律,奏响中国梦的最强音。
第四,要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能力。科学知识是一个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繁荣强盛的动力,要引导学生对社会尽责,勤奋学习,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规律,找到知识和知识之间的构架体系,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如饥似渴地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丰富自己,搭建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之间的桥梁,增强利用现代科学知识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注重在实践的熔炉中增长见识、砥砺品质、强化本领,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培养,筑牢学生在新时代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民族精神,使之成长为服务祖国人民、促进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
第五,要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实践充分说明,国家的每一点进步,社会的每一点发展,都离不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无私奉献和艰辛付出。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充分说明:艰苦奋斗是创业之基,兴业之本。因此,在新的时代,在学生中大力倡导严于律己的精神境界,吃苦耐劳的生活态度,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至关重要,要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樹立艰苦创业的思想,保持勤学苦练的干劲,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立志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
第六,要培养学生完备的综合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提升人的全面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在筑牢德智功底的前提下,鼓励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不断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和健康人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人民,自觉增进与基层劳动人民的情感。崇尚道德,科学求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成为新时代中国梦的开拓者、实践者和圆梦人。
总之,新的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工作要以教育大会为新的起点,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促进教育发展,以新的业绩迎接新时代教育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