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让德育无声渗透于心

2018-01-26 15:13黄卫东
中小学校长 2018年5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价值观德育

□ 黄卫东

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德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其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以及学生的日常生活,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学校工作的开展发挥着导向、推动及保证作用。因此,学校需要将德育工作放到重要位置上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我国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以及基本特征,是我国价值观教育所努力的方向。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栋梁,要使他们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准则,形成良好的品德,关乎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在小学进行德育工作,不仅仅需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还需要积极思考如何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德育工作。

一、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小学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多年来,由于一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都没能真正重视小学生的德育工作,而是将教育的重点放到了提高升学率上面来。课程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新课标的制定都对小学德育提出了新要求。当前的小学德育工作虽有所改进,但教育质量仍良莠不齐。此外,在社会发展与变革的浪潮中,夹杂着不少不良的价值观,冲击着我们的价值目标,影响着小学生价值观的生成。小学生社会经验缺乏,很容易就会受到社会上以及互联网上的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使得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为了能够让广大小学生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之中懂得我国经济发展进步的动力所在,让他们不被各种不良思想腐蚀,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要通过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准地指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精辟地指明了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社会价值取向,明确指出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人生价值准则,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德育内容,才能让小学德育工作充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人生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让德育在无声之中渗透

学生的成长处于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之中,学校、家庭等各种环境都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其中学校带来的影响是相当重要的,除了教学课程对学生产生的教育作用之外,学校所创造的浓郁德育环境及举办的各种德育活动,对学生的教育都能达到 “无声胜有声”的目的。

(一)设计板报,渲染良好班级德育氛围

教室是进行班级管理的主阵地,在德育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以教室环境为着眼点,构建起良好的班级德育环境。比如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设计上,可以将节日的时间节点来作为黑板报的主题,以此来制作出系列黑板报,每周进行一次更换。还比如,在国庆节前后,可以将 “我的祖国”作为黑板报的主题,划分出 “广阔疆域”、“壮丽山河”、“民主团结”、“繁荣富强”等系列主题,在这些内容中渗透 “富强”、“爱国”的理念。不仅能够强化德育的趣味性,让学生们愿意看、看得更加认真、学得更加认真,还能通过这样的班级环境,让德育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二)巧用节日,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在小学阶段,课外实践活动是相当重要的德育方式,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体验产生出相应的德育认知,进而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指导。因此,可以在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德育,让学生们能够在互动中体会到德育的精髓以及魅力所在。例如,可以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学生到抗战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各种红色遗址缅怀革命先烈,让学生们能够在活动中了解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进而能感受到 “自由、平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切都来之不易。在重阳节来临时,可以带学生到敬老院、老年公寓等地慰问老人,为老人们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尊老爱老意识。在学雷锋纪念日期间,则可以组织学生们到校园或者是公园中做一些好人好事,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讲卫生、讲文明、奉献社会,强化他们的文明意识,让他们能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三)多方式宣传,营造良好校园德育氛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南,同时也是强化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力量。因此,需要将核心价值观中的24字方针作为德育工作的引领,以此为基础从个人层面上加强对小学生的指导与引领。例如,可以通过学校中的电子显示屏以及班级电视等,经常性地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益宣传片。如果有条件,还可以组织学校中的品德模范制作出各种宣传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德育就在自己身边,从每一个人身上体现出美德,在整个校园中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此外,还可以积极组织学生们从自己的生活出发,书写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或举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有目的、有意识、有方向地引导学生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镜子,对自己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查找,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逐步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四)多样化活动,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化人”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面旗帜,是全民族团结和睦、奋发向上的精神纽带。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对传统文化的 “化人”作用进行充分发挥。让学生在汲取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体会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积极奋斗精神,体会厚德载物、有容乃大的宽广胸襟,感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等等。此外,利用经典诵读、文化讲堂等系列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去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小结

小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希望和未来,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小学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渲染、实践活动激励、传统文化熏陶等各方面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常抓不懈,形成宣传教育的强大合力,使德育真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让学生逐步树立起远大的理想、高尚的品德、顽强的意志,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价值观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