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运河文化与学校课程建设的思考

2018-01-26 15:13匡洪浩
中小学校长 2018年5期
关键词:备课组丹阳运河

□ 匡洪浩

古运河,源远流长。奔流不息运河水滋润了无数生灵、养育了两岸人民。运河流经丹阳段30千米,千百年来,留下了许多美丽传说和动人故事。相传春秋时季子挂剑后隐居延陵,至今延陵九里古村仍保留季子庙;唐代诗人许浑途经丹阳写下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千古名句;乾隆皇帝六下江南,路过丹阳,赞叹“丹阳大麦粥”好喝,大麦粥遂成为丹阳特产。丹阳有千里运河沿线最早也是唯一的河水调蓄人工湖——练湖,传说三国时周瑜在此操练水兵;丹阳有千里运河线上唯一的皇帝陵墓集中区入口-——陵口,齐梁两朝十二座帝陵散落在此,所以丹阳亦称齐梁故里,如今,这里建有中国规模最大的石刻遗址公园——天地石刻园;丹阳运河水畔还高高耸立着“江南运河第一镇河宝塔”——明代万善塔、水晶山,见证着运河沧桑历史。

作为运河沿岸学校,多年来我们积极传承运河文化,探索实践运河文化浸润的 “山水相融”教育理念,深化校本课程改革,落实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传承运河 “山水相融”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首先确立 “山水相融”的质量观。因为山的特点是沉稳、厚重、不可动摇,具有稳固性、基础性,水的特点是灵动、柔软,具有个性化、多元性。山水相融,既有山的稳重,又有水的灵动,这样的质量才是我们追求的绿色质量。主张教育是农业,要生态耕作,教学就像承包责任地,除了收获粮食作物,还有经济作物,既要继承传统农业,又要创新现代科学生产,不但能给予学生分数,还要给学生责任、品质、习惯、能力、艺术、健康的身心等科学、人文素养。

同时把握 “山水相融”三大关系,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一是义务教育纲要性文件是 “山”,校本适合发展是 “水”;二是国家课程是“山”,校本课程是 “水”;三是规范办学是 “山”,自主管理是 “水”。紧扣 “办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学校,让每一位学生得到理想的发展”这一目标,全面确立 “规范+活泼=成人,优秀+特长=成才,成人+成才=成功”的办学理念,以 “文化校园、生态课程、魅力教师、活力课堂、绿色质量”为工作思路,努力构建 “四校四园”的办学特色:似军校,似体校,似艺校,是学校;似花园,似乐园,似家园,是学园。

二、传承运河 “山水相连”理念,构建生态化校本课程体系

传承运河 “山水相连”理念,我们坚持教学是 “山”,教育是“水”;学科分数是 “山”,能力素养是 “水”;课堂教学是 “山”,社团活动是 “水”,深入推进 “学科+活动”、“基础+拓展”、“常规+特色”的校本课程改革,构建了社团为载体的生态化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元选择。学校各类学生社团有110多个,涵盖六大类:文学社团,百家争鸣;艺术社团,百花齐放;体育社团,百炼成钢;科技社团,百科全书;研究社团,百思妙解;社会实践社团,百闻不如一见。其中与运河文化相关的有20多个,如 《曲阿古风社》《历史与社会研究所》《心心相印篆刻社》《历史影像社》《丹阳好味道》《丹阳眼镜研究社》《满庭芳文学社》等。开发编印 《小小石头大文章》《树叶沙沙响》《小对联·大世界》《曲阿古风》编印等校本教材32本,编写校本教材80余门200万字。十多年来,学生社团研究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是启动阶段,主要特点是兴趣发展化。载体:开展 “百团”大战,此时我们的出发点是让更多的孩子参与社团,丰富他们的校园生活,让他们在社团活动中学有所获。

二是发展阶段,主要特点是管理化运作。载体:形成 “百团竞彩”,给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社团课程。我们编制了 《华南实验学校社团管理章程》规范社团,期许给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之路铺就一条五彩之路,让他们背上 “适合”的行囊成长、成才。

三是提升阶段,主要特点是课程化实施。载体:建立 “社团联盟”,牵头镇江市13所中小学校成立社团联盟,我校被确立为基地学校。《华南实验学校社团校本课程实施指南》在这个阶段诞生,课程平台建设在这个阶段启动。校际互动,团队培智,建设区域社团立体课程平台,扩大受益面。

四是升华阶段,主要特点是品格化提升。载体:共建 “社团研究”,我们的社团项目 《聚智养品:区域社团立体课程平台建设》被列为江苏省品格提升工程,汇聚13所学校的社团,凝聚全校师生和联盟校的智慧,共同开展社团研究,把目光聚焦于滋养孩子们的品格。

“四调”主题,社团活动实现了从 “兴趣化发展”到 “课程化实施”的飞跃,社团课程不断丰厚、不断完善。如今,在我校社团已进入课表,并且 “我的社团我做主”,一次次社团活动就是与校外、课外学科教育的一次次对接,一次次社团活动就是研究性学习的一次次延伸,一次次社团活动就是不同个性学生潜能发展的一次次深度发展……每年 “学生社团成果展示汇报会”上,都能欣喜地看到学生在学科成绩之外综合素养百花齐放的精彩一面,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平时学科成绩一般的同学,在社团这个舞台上的自信表现却让所有人对他们刮目相看。

例如,历史研究社团准备对丹阳的历史文物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调查与梳理,为此,30多名社员上博物馆查找资料、到网上搜集信息、在学校图书馆查阅 《丹阳县志》、专程登门拜访已退休的老专家,甚至到距离市区10公里之外的 “丹阳天地石刻园”现场考察、学习。水资源研究社团到运河边实地考察水文环境,到运河里采样取水,到丹阳自来水厂参观了自来水的生产流程。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自行联系交通工具、联系讲解、联系活动的摄像,他们学会了利用各自资源,自行解决研究考察过程中的困难,那些不放心孩子非要跟着的家长、教师,止不住连连称奇:“想不到,孩子们这么能干,社团活动让孩子成长不少!”

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充分提升,仅2017年文学类社团获奖或发表作文400多人次,其中超8万名选手参与海选角逐的 “扬子晚报杯”作文大赛中,我校有213名选手成功晋级复赛,21名同学拿到现场决赛的 “门票”,6人获优等奖;“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现场决赛6人获省一二等奖;小学数学思维社团在江苏省 “小数报小小数学家”竞赛中34人获省一等奖,占全市56.7%;艺术类社团在小学生艺术素养大赛,各类器乐、绘画比赛,更是获省级奖项300多个;科技类社团获省级奖141人次,发明专利4项,江苏省 “金钥匙杯”校园之间智力竞技,我校获团体一等奖,6人获省一等奖,江苏省第16届青少年电子技师大赛,8人获一等奖,2人获省二等奖。信奥社团,在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4人,全国二等奖1人,省一等奖5人,二等奖11人,三等奖37人;体育类社团,田径队荣获2017年丹阳市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二名,初中篮球队荣获镇江市校园篮球联赛第一名,校足球队荣获丹阳市初中男子足球总决赛冠军。

三、传承运河 “山水相依”理念,着力提升教师队伍精气神

不可否认,随着办学历程的积淀,部分教师不知不觉滋生了职业倦怠,甘于平常,安于享受,吃苦奋斗的精神不如建校之初。如何深化改革,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师队伍,我们传承运河 “山水相依”理念,坚持三个原则,着力提振精气神。这三个原则是:师德师风是“山”,能力特长是 “水”; 爱岗敬业是 “山”,考评机制是 “水”;制度管理是 “山”,人文关怀是 “水”。

一抓底线。狠抓 “水晶山一样稳重的师德师风”,引导教师首先做一个让人 “看得起”的老师,为人要有德,守纪守时,尊重别人;对得起工作、对得起岗位、对得起学生家长;工作要有为,教得有劲,教得有用,教得有趣,教得有效,守住教书育人的底线。同时,设立 “五星教师”评比标准,开展表彰,定期评选 “双十佳教师”,用身边的人教育身边的人,汇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二抓团队。狠抓 “运河水一样灵动的社团辅导团队”,我们组建了五支社团教师队伍:一是专家、导师团队,二是骨干教师团队,三是社团外聘辅导教师团队,外聘高校、职校、专业工匠,当地的特级教师、劳动模范、技能高手。四是 “家长社团义工团”,五是由联盟学校30位教师组成社团“走教 ”联盟人。专家团队、专业启智;内炼骨干、专业强智;外聘老师、专业借智;家长义工、专业引智;走教团队,专业融智。五支队伍,相互滋养,相互启迪,锻造出一批优秀的骨干教师队伍,使我们的教师具有工匠精神,有真功夫,不仅能教好一门学科,还要能带好一个社团,不仅能教好书,还能育好人,成为教学的行家,教育的专家。

三抓备课组。狠抓 “水晶山一样稳重的社团备课组建设”,把管理的重心下移。因为备课组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最基本的单位,一个个备课组就是一个个课题组;一个个备课组,就是一个个战斗小组。备课组有活力,教学管理就有活力;备课组作风硬,教学管理作风就硬。我们创新备课组建设的组织,每个备课组由2—3名各学科领军教师组成中心组,用中心组成员的优先发展带动学科组建设优化发展,用中心组成员的率先发展带动全体教师共同发展。创新备课组建设的职责,与各备课组签订责令状,将责任分解到各备课组,同时也将权力下放到各备课组,指导备课大处着眼,让义务教育法规落到实处;小处着手,充分调动大家主观能动性,发挥团队研究的巨大效能,开展常规+特色、基础+拓展、教学+研究等工作,提高教育管理整体水平。创新备课组建设的保障,开展优秀备课组评选,促进相互学习;制订备课组质量奖,实行 “捆绑考核制”,取得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效果。

四是增强教师凝聚力。大力提倡 “运河水”一样灵动的人文关怀:把每一个教师时时记挂在心上,教师生病或家中发生大事突遭变故,第一时间进行慰问,并给予一定经济补助,在教师遭遇困境时用力撑一把,让教师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学校的力量。更多的时候,在一些小事上无微不至地关心。以心交心,以情换情,增强教师队伍凝聚力。

运河文化浸润的 “山水教育”让校园洋溢生机,充满活力。因为“像水晶山一样的稳重”,教育更有底气,更有实力,它背后是教育的智慧和行动;因为 “像运河水一样的灵动”,教育更有温度,更有活力,更有魅力,它是教育的激情与爱心。

猜你喜欢
备课组丹阳运河
孔门十二时辰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李丹阳雕塑作品
李丹阳
备课组长的定位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丹阳眼镜,改变世界的“目光”
如泰运河谣
延安市高中学科备课组建设与提升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