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学环保教育落地生根

2018-01-26 09:15陈雷
中华环境 2018年1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中学文明

文 陈雷

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关系着我国环境状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程,强化中学生的环保教育势在必行,也具有深远意义。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已成为社会共识,环保融入教育体系也成为不争事实。与小学、高中和大学教育相比,中学时期是个人价值观塑成的重要阶段,也是环保知识累积和行动转化的关键节点。强化中学环保教育,培养一批有环保意识,掌握环境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未来接班者尤为重要。

对于学校,应该如何加强对中学生的环保教育?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处下功夫。

环保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公众的环境意识、环保觉悟不是自然生成的,需要学习、引导、培育。使公众树立并强化环保意识,形成环保习惯,需要有良好的社会氛围,更需要个人具备一定的环保知识,学习环保知识是基础,因此,课堂教学引入环保内容须常态化。

一直以来,我国中学教学都有环保相关内容,尤其是近年来环保工作备受重视,环保教育进课堂屡被提及。2016年,推进学校环境教育,培育青少年生态意识,更是作为“十三五”环境宣传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写进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要求适时修订《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和《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在中小学相关课程中加强环境教育内容要求,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知识进课堂、进教材,加强环境教育师资培训,编写环境教育丛书。

有了行动指南,学校亟须制定相应的政策落地措施,采取多种形式确保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知识进教学计划、进课堂。有些地区已取得了成功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如,专门编写针对青少年的《生态文明知识读本》、“中小学环境教育生态文明教材”等类似教材,实现中学生态文明教材全覆盖,同时推动教材循环利用;积极开展环境教育课时和内容抽查与自查,要求中学生每学年不少于12课时;将环保教育与语文、思品、科学等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树立绿色文明环保意识等。未来,采取什么方式,选取哪些环保内容进课堂,还需大家集思广益,研究出更妥善的方案。

环保教育渗透班级工作

中学时代是学生行为养成的关键时期,在日常的班级工作管理中渗透环保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我们倡导同学们节约用水、两面用纸,爱护花木,协助父母做垃圾分类,给父母讲环保知识,参加街头环保宣传,写环保作文等。另外,在运动会及各项班级活动中,尤其强调注重环保,制作环保口号,保持会场整洁,环保适时融入各项活动。

张黄镇中心中学组织学生开展环保辩论赛。

有的学校为了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取消了早晨值日这项活动。笔者认为,这是一项非常不明智的举动。环境卫生是环境保护教育的一个方面,结合学校开展的“文明班级”评比,我班制定了《班级文明公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包括环境卫生提出了具体要求,同学们积极参与校园绿化,教室卫生状况良好,这对同学们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

为营造浓厚的环保教育氛围,我们还充分利用宣传橱窗、校报校刊、校园广播等方式,向学生宣传环保知识,组织学生观看环保书籍、光盘,进一步拓展环保教育平台,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充分利用课外活动

强化环保教育还需提高同学们的环保实践能力,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十分关键。

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参与环保、水利等部门的活动,让学生们了解我国环保方面的规定和常识,提高他们在环境管理、环境文化方面的认识。我们还组织学生参观了本地的自来水厂、污水处理站、化工厂并进行实地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和对策建议,并与专业人士进行交流。这不仅能培养学生们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还能使他们感知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和环境保护的迫切性。

我们还举办了一系列环保主题班队会和“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实践活动,鼓励大家进行环保小制作、小发明,争当“环保小卫士”,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亲朋好友共同保护环境,进一步提高环保实践能力。

更令人鼓舞的是,很多地区已在重要环保工程、保护区、展馆开设环境教育基地供公众参观。据了解,2017年环保部与住建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环境监测设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危险废物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设施等四类环保设施将对公众开放。随着大家对环境质量关注度的提高,环保活动也日益丰富,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课外学习机会。

相信多措并施必将推动中学环境教育落地生根,把环保理念“种”进学生心田,为构建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社会行动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中学文明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在多解中学创新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对不文明说“不”
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经验、做法以及给我国的启示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