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与人体死亡时间的相关性

2018-01-26 06:31袁瑞忠赵子琴
法医学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肌原纤维二头肌法医学

申 立 ,袁瑞忠 ,卞 杰 ,贺 盟 ,赵子琴

(1.银川市公安局物证鉴定所,宁夏 银川 750001;2.崇明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上海 202150;3.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 201318;4.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法医学系,上海 200032)

死亡时间推断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是法医学研究的热点,因其受多种因素影响且客观环境变化复杂,也是研究的难点。经典的死亡时间推断方法有通过死后尸斑变化、体液化学变化、直肠温度、昆虫学等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DNA和蛋白质降解规律来推断死亡时间的研究[1-4]也随之开展。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yofibril fragmentation index,MFI)是食品科学中检测肉类尤其是牛肉嫩度的一项指标。本研究前期将其用于兔肌肉组织的检测以推断死亡时间,建立了成熟的实验方法,得到了良好的相关性[5],但运用于鉴定实践的依据尚不充足。故本研究拟通过检测人体组织中MFI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探讨MFI在实际检案中的运用,为死亡时间推断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匀浆机(宁波新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TGL-16G低温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20目细胞筛网(上海实生细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752S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

牛血清白蛋白标准品(10735094001,上海妍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双缩脲试剂(GL1492-QYG,北京百奥莱博科技有限公司),MFI裂解缓冲液(包含100 mmol/L氯化钾,20 mmol/L磷酸钾,1 mmol/L EDTA,1mmol/L 氯化镁,1mmol/L 叠氮化钠,pH=7.0)。

1.2 样本选取及分组

本研究共取得10例人体样本的骨骼肌供研究 (人体样本由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提供,已知死亡时间或肌肉离体时间,均已取得家属知情同意)。人体样本年龄为(76.5±4.6)岁,男性3例,女性7例。每例均取右肱二头肌和右股四头肌,置于室温[(25±1)℃]下,分别在死后 0、4、8、12、24、36、48、60、72 h 取上述肌组织各0.5g。

1.3 蛋白提取

将上述肌组织投入匀浆机,加入5mL预冷的MFI裂解缓冲液匀浆1 min;匀浆后于4℃低温离心机中以3000×g离心15min,弃去上清液;加入20mL MFI裂解缓冲液,混匀后重复离心,弃去上清液;再加入5mL MFI裂解缓冲液后混匀,通过20目细胞筛网滤去结缔组织碎片,制成蛋白混悬液备用。

1.4 蛋白定量(双缩脲法)

称取牛血清白蛋白标准品50mg,溶于5mL去离子水,配制成10mg/mL的标准蛋白溶液。分别取0、0.2、0.4、0.6、0.8、1 mL 的标准蛋白溶液,用去离子水补足到 1mL 配制成质量浓度为 0、2、4、6、8、10mg/mL蛋白溶液,然后加入4mL双缩脲试剂,充分混匀,常温下在暗室中静置30min。反应后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其在540 nm处的吸光度,以蛋白质量浓度为自变量(x),吸光度值为因变量(y),绘制标准曲线。

1.5 MFI值测定

待测的样品蛋白提取液各取0.25mL,加入0.75mL MFI裂解缓冲液稀释。采用双缩脲法测定溶液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查得各样品蛋白浓度。依照所测的蛋白浓度,使用MFI裂解缓冲液将每份样品溶液稀释成0.5mg/mL。将稀释后的肌原纤维混悬液充分混匀后倒入比色杯,立即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在540nm处的吸光度。以每0.5mg/mL肌原纤维蛋白浓度的吸光度值乘以200来记录,乘积在20~150,该乘积即为 MFI值[5]。

1.6 统计学分析

对测得的MFI数据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各个时间点测得的MFI进行正态性分析(one-sample Kolmogorov-Smirnov test);各组间比较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以死亡时间为自变量(x),MFI值为因变量(y),进行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死后不同时间点各骨骼肌样本的MFI值

人体死亡以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各骨骼肌样本测得的MFI值逐渐升高(表1),表明肌原纤维不断降解并断裂成小片段。

表1 死后不同时间点右肱二头肌和右股四头肌的MFI值 (n=10,±s)

表1 死后不同时间点右肱二头肌和右股四头肌的MFI值 (n=10,±s)

注:各组数据符合正态分布(P>0.05);各组间数据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时间点 右肱二头肌 右股四头肌0h 32.60±2.88 31.60±2.91 4h 45.70±2.41 47.70±2.83 8h 58.40±1.84 60.00±3.09 12h 71.40±2.27 74.10±2.56 24h 93.40±3.27 93.70±3.40 36h 106.80±3.49 110.70±4.57 48h 120.90±2.77 128.20±5.65 60h 130.00±2.62 136.90±6.40 72h 139.90±2.81 144.40±5.36

2.2 数据分析结果

右肱二头肌组织得到0~72 h的回归方程为y=46.574+1.439 x(r=0.969 5,P<0.05);考虑到检案实践中最有价值且关注较多的为12 h以内,抽取0~12 h的数据建立回归方程为y=32.660+3.227x(r=0.9879,P<0.05)。

右股四头肌组织得到0~72 h的回归方程为y=47.216+1.524 x(r=0.966 4,P<0.05);0~12 h 的回归方程为 y=32.380+3.495x(r=0.9839,P<0.05)。

3 讨 论

MFI是食品科学领域的一个概念[6],代表肌原纤维蛋白的水解程度,是用来衡量牲畜屠宰并经过一段时间保存后其嫩度的一个指标[7]。机体死亡以后,组织中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逐渐耗尽,维持内质网高钙浓度的钙泵失去作用,导致内质网中Ca2+外泄,激活蛋白质水解酶,从而使得肌原纤维上连接Z盘与I带、A带的蛋白发生降解,原本完整的肌原纤维断裂成含不同数目肌节的小片,因此称为肌原纤维的小片化[8]。通过对MFI的测定,还可以判断肉类的成熟程度。相关研究[6]表明,在肉类贮藏成熟过程中,随着成熟时间的延长,MFI值逐步升高,而且在早期变化明显。本课题组前期[5]在家兔肌肉组织研究中发现,相同蛋白浓度的肌原纤维悬浊液在540 nm处具有不同的吸光度,并随死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因此我们考虑将MFI值引入人体组织死亡时间的推断。

前期研究[5]以家兔作为实验对象,发现在死亡后24h 内,MFI值同死亡时间相关性较强(r=0.961)。 本研究结果显示,死后12h内MFI值升高较显著,此后趋于平缓,该结果与家兔的实验结果略有差异,可能是人与兔之间的种属差异造成的。本研究发现,MFI值变化从12h变平缓,各时间点的MFI实测值距拟合曲线预测值的变异度波动更大。两个位置的人体骨骼肌,无论是0~12h的线性回归方程,还是0~72h的线性回归方程,在本实验都得到了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其中0~12h的相关系数(r)更接近1,说明相关性更好。这也与文献报道[5]的用肌肉降解推断死亡时间在早期效果较好的结论相符合。因此,本研究方法用于死后早期(0~12h)的死亡时间推断更为精确。MFI值在死亡12h后变化较平缓,其可能的机制为: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酶活性不断减弱直至丧失,对肌原纤维的消解能力也迅速下降;另一方面,随时间延长,肌原纤维也不断降解,后期都已降解成小片段,达到一定程度后难以继续降解等。因此,后期MFI值变化不大。

在高坠、碎尸等案件中,往往不能获得完整的尸体,有时仅有残缺不全的骨骼或肌肉组织,使死亡时间推断工作面临较大困难。在利用肌肉组织推断死亡时间方面,学者们也尝试了多种方法:有学者[9]通过大鼠死后肌肉组织中微生物ATP降解速度来研究死亡时间,有学者[10]根据肌肉、软组织的生物力学性状推断死亡时间,也有基于食品科学领域肉类新鲜程度的检测原理,根据肌肉浸渍液在不同时段的电导率变化来研究死亡时间[11]。然而,上述研究均局限于动物实验,其结果与人体组织应用方面尚有一段距离。本实验将MFI值的检测运用于人体组织,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为其在法医学实际检案工作中的运用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丰富了法医学早期死亡时间推断的研究内容。

[1]王全芳,邓世雄,蒋朴,等.大鼠死后心肌肌红蛋白mRNA的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的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8):1205-1208.

[2]秦豪杰,武娜,张录顺,等.珠蛋白研究进展及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8,23(4):250-252.

[3]黎增强,左卫东,张付,等.死亡时间推断研究进展[J].法医学杂志,2012,28(4):287-292.

[4]薛大忠,杜海滨,张慧,等.早期死亡时间推断的法医学研究进展[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10,27(2):56-58.

[5]吴荣奇,赵子琴,沈忆文,等.利用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推断死亡时间[J].法医学杂志,2006,22(1):10-11,14.

[6]马美湖,唐晓峰.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MFI、CAF与牛肉嫩化的关系[J].肉类研究,2001(2):16-20.

[7]OKUMURA T,YAMADA R,NISHIMURA T.Survey of conditioning indicators for pork loins:changes in myofibrils,proteins and peptides during postmortem conditioning ofvacuum-packed pork loinsfor30 days[J].Meat Sci,2003,64(4):467-473.

[8]VEISETH E,SHACKELFORD S D,WHEELER T L,et al.Indicators of tenderization are detectable by 12h postmortem in ovine longissimus[J].J Anim Sci,2004,82(5):1428-1436.

[9]刘茜,翁义星,杨帆,等.大鼠肌肉中微生物ATP含量及其在死亡时间推断中的应用[J].法医学杂志,2009,25(2):81-84.

[10]唐谷,周晖,汪家文,等.水中尸体软组织生物力学性状时序性变化用于死亡时间推断[J].法医学杂志,2012,28(1):6-11.

[11]夏志远,翟仙敦,刘蓓蓓,等.大鼠肌肉电导率测定与死亡时间的推断[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5,30(6):574-578.

猜你喜欢
肌原纤维二头肌法医学
股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1例
右侧肱二头肌变异一例
54例鼻骨骨折诊断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听觉诱发电位在法医学上的应用价值
多酚与肌原纤维蛋白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蛋白特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双侧肱二头肌副头伴右侧肌皮神经变异一例*
肩关节镜与小切口胸大肌下固定术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炎的对照研究
腰椎外伤并椎体血管瘤法医学鉴定1例
个体年龄推断的法医学研究进展
肌原纤维蛋白与大豆分离蛋白复合体系乳化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