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交通事故损伤检验中的衣物检验

2018-01-26 06:31
法医学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附着物衣物尸体

(兰州铁路公安局,甘肃 兰州 730000)

在铁路公安法医实际工作中,铁路交通事故最常见的是撞击伤、辗轧伤和擦挫伤等,相应损伤的衣物检验也有别于其他案件,具有其自身特点。本文对铁路交通事故常见损伤中衣物检验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供同行参考。

1 铁路交通事故常见损伤的衣物检验特点

1.1 撞击伤衣物检验

列车撞击铁路线路上的行人是发生最多的一类铁路交通事故,沿列车运行方向行走时被撞击较多见,主要是列车头部的直接撞击。道心内的行人被撞击后,小腿部可出现撞击损伤,这是道心行走者发生铁路交通事故的显著特点,被车辆撞击部位衣物相应处可以发现明显横向长条形或片状黑色油污印痕,符合人体站立位被列车排障器碰撞的典型特征。

列车撞击死者衣物的破损分布无特定的规律,常见破损部位为人体突出部位的衣物,如关节、腿部的损伤处;衣物破损多表现为大范围撕裂开缝、擦挫毁损的特征,和尸体上对应的损伤基本一致[1]。衣物上附着物多为污垢、油垢、铁锈、道砟碎屑等物。衣兜内的物品常可反映死者的身份信息。撞击后常见死者鞋子脱落,鞋底多有明显的擦划痕迹,鞋面多有撕裂、开口。

撞击伤死者衣物的检验重点是衣物破损的部位、程度及衣物上附着物、衣物缺损状况以及衣物口袋内的物品等。

1.2 辗轧伤衣物检验

辗轧伤是列车车轮在钢轨上运行时辗轧人体形成的损伤,辗轧伤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铁路交通事故损伤。人体在车轮和钢轨之间被辗轧时,由于列车的质量大、速度快,死者衣物可被碾压撕扯而破损,衣缝处可见缝线开裂;因热的作用,可以发现不同于衣物正常部位的灼热痕迹;衣物上常见的附着物有黑色油垢、灰尘等,特殊的附着物如枯叶、杂草等(图1)。另外衣服、纽扣、皮带(扣)等可因钢轨平面的作用而在人体皮肤上形成相应的花纹印痕。

图1 被列车车轮辗轧的衣物

由于车轮转动时常撕扯衣服造成皱褶,其大体走向和力的方向基本一致,这是辗轧伤衣物检验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在辗轧伤的衣物检验时,需仔细观察记录衣物状况,着重分析衣物皱褶的情况是否与躯体的姿态相符,是否与辗轧的过程相符,有无反常和异常状况,从衣物的变化来推测辗轧过程。

1.3 擦挫伤衣物检验

铁路交通事故损伤中表现的往往不是单一类型损伤,发生事故时,人体在撞击、碾轧、擦、挂及摔跌等多种外因作用下,复合伤、多发伤相当常见。在被列车撞击摔倒时,人体与路基、电杆、桥体、隧道、护网等物体相碰撞,使人体外表形成广泛的多方向性擦挫伤;或人体遭列车、车辆碰撞后,人体挂在列车某些突出部件上继续前行,使人体与地面物体摩擦形成严重的擦伤。所以,在衣物检验中也可以发现一些相应的特征。擦挫伤衣物破损多表现为大范围撕裂、开缝或者挫碎破损的特征,衣物与道砟的擦挫可见多处不规则且大小不一的破损,破损口织物边缘粗糙,可见毛边。另外,人体衣物若被挂到列车的某些突出部件,衣物上则常可见到典型的“∟”形破口,同样可见破损口织物边缘粗糙,有毛边。

2 铁路交通事故损伤勘验中衣物损伤的形成分析

2.1 衣物损伤及附着物形成

铁路交通事故中,伤亡者的衣物表现出伤亡者最后由动态到静止的变化过程。衣物损伤表现出的一些特征,均是在人体与列车自发生接触一直到分离这个连贯的动态过程中所形成。如皱褶及擦划痕迹均与现场和尸体的姿态相对应,此类痕迹多在动态情况下形成,表现出中空的皱褶痕迹。列车直接撞击人体通常会发生直接撞击造成的加速损伤和人体摔跌地面形成的减速损伤,被车辆撞击部位相应衣物处可以发现黑色油污印痕,衣物破损多表现为大范围撕裂开缝、擦挫毁损的特征。另外,基于这个连续的过程,往往和铁路交通事故人体损伤一样,衣物破损也多是以一种形态为主,但并不排除多种形态并存。衣物上多有破损,包括纽扣掉落、开线、撕裂等,且常表现为多种类、多数量、大范围的特征;鞋底部常有明显的擦划痕迹、开裂、脱落等情况;皮带常可见断裂(图2)。检查口袋内或有客运车票,自杀者常可从中获取直接证据,如遗书等。

图2 皮带断裂

事故发生时,由于人体处于铁路线路的特定环境中,所以在衣物上常会黏附铁路损伤所特有的车辆或线路上的油垢、煤灰、铁锈印迹及其他铁路两侧特有的物质。

2.2 不同性质的案件衣物检验的特点

多数自杀案件的衣物整齐、整洁,有时可见全身穿新衣现象。若系多种方式自杀的案件,尸体的腕、颈等处有损伤,而对应的衣物上可没有破损,服毒后再经铁路交通事故自杀者的衣物上可能有呕吐物附着。他杀案件衣物上可有搏斗时形成的痕迹。移尸铁路案件可有衣物反穿、衣扣乱扣、衣物穿着不对位的情况,也可能出现鞋子、袜子的丢失,尸体上可能附着有原始现场的微小物品,借此可推测原始现场的环境。性侵尸体衣物多不完整。

3 衣物检验在铁路交通事故法医学检验中的作用

3.1 案(事)件性质的判别

铁路交通事故中,自杀或者意外居多,但也可能遇到他杀后移尸铁路伪装交通事故的情况。利用尸体衣物特点、异常现象等,结合损伤情况,有助于判别案件性质[2]。

他杀移尸者,有的衣服上可有拖擦痕迹,或黏附现场不存在的附着物,如油漆、涂料、草皮等。有的衣物过分整齐干净,甚至鞋底、袜底没有黏附必经之地上的泥土、杂质,此类情况也要倍加小心。自杀者常表现为衣物整齐,有的穿上新衣,口袋内或可见遗书。意外死亡者的衣物一般都是正常生活或工作的着装,没有特殊规律可循。

3.2 推断死亡时间

在四季分明、气温变化有一定规律的地区,根据尸体现象和死者衣物情况,结合当地气象资料,可以较准确地推断出死亡与被发现的间隔时间[3]。对于新鲜尸体,衣物的干湿程度,如露水、尿液的浸湿和晾干状况等,也有助于分析死亡时间。

3.3 推断致伤物

根据衣服上的痕迹可以帮助推断致伤物。衣服上有时可留下致伤物的痕迹,如衣服上发现撕裂、皱褶、挫碎的痕迹;衣服上的黑色油垢等附着物亦是推断铁路交通事故损伤的有力证据。

3.4 重建伤亡过程

根据在铁路交通事故现场发现的脱落鞋袜、帽子、纽扣、腰带、拉链头或衣服碎片等的位置、分布以及破损情况,衣物破损与人体损伤的对应关系,衣物上血迹位置、血流方向、范围及性状等内容,可以分析判断事故发生时死伤者所处位置和体位,从而区别行走道心、行走枕木头、钻车伤亡、横越铁路或卧轨造成的铁路交通事故,有助于重建伤亡发生前后的过程。

死者衣裤上沾染草汁、泥尘、油污或出现其他异常也能探寻其生前活动轨迹。根据衣物卷缩移位、拖擦痕及附着物等可得知尸体是否被移位,并确定其与现场周围环境的关系。

3.5 进行个体识别,查找身源

根据衣物特征、装饰品及衣物口袋内装物品,如证件、车票、手机、钥匙等可以进行个体识别,查明身源[4]。尤其在遇到未知名尸体的铁路交通事故处置中,衣物检验发现对寻找尸源可能起到关键的作用。

衣物有一定的区域性,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衣物各具特色,有些服装式样、织物材料为一些民族的象征性标志;衣物城乡有差别,不仅有材质的高低之分,也有式样、颜色和组合上的差异;衣服、鞋帽的穿着特征也可反映出一些职业特点。通过衣物检验,观察颜色、式样,测量其尺寸大小,不仅能判明性别、年龄,还可准确地推断其生前的身高体态。

衣物的反常要引起关注,主要是指衣服不合身、不适时,或上下内外的组合搭配过分不协调,如男穿女衣、晴穿雨衣、冬穿夏衣,应该考虑穿着者系精神不正常或盲流乞讨等,此种情况在铁路交通事故的勘验中也经常遇到。

[1]王萍.法医学铁路损伤勘验[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45-68.

[2]潘卫军.衣着检验在命案侦查中的作用[J].警察技术,2008(6):21-23.

[3]刘钢,陈宝琦,王岩,等.铁路交通事故尸体检验1例[J].法医学杂志,2012,28(2):148.

[4]刘建锋,郑瓯翔,谢耀耀.“7·23”甬温线重特大高速铁路交通事故的法医学鉴定[J].法医学杂志,2012,28(5):371-372.

猜你喜欢
附着物衣物尸体
兵马俑修复:为你,千千万万遍
邛海湿地冬季初级生产力的研究
船底涂层有什么作用?
打败仗
保暖的衣物
动脑筋,仔细看
生命的起源,也许只是一具尸体?
女人衣物寄存公司
捡尸体
输电线路附着物测算系统测算功能模块的研究